《庄子》生态自然观与认知隐喻建构

《庄子》生态自然观与认知隐喻建构

论文摘要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表层的语言现象,还是深层的认知机制。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论文通过研究发现,隐喻是《庄子》中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而《庄子》中的生态自然思想也是通过隐喻传递的。因此,论文决定从认知隐喻角度分析《庄子》中的生态自然观。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庄子》的生态自然观,同时对本文的语料来源和语料使用情况做出说明。第二章运用Lakofr&Johnson的隐喻理论,研究了《庄子》中的隐喻在生态自然观建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为:《庄子》中主要通过动物隐喻、植物隐喻以及畸人隐喻传达了万物平等的观念;通过旅程隐喻、水隐喻传达了人与自然应当是“天人合一”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当“法自然”、“法无为”的理念。《庄子》的生态自然观通过上述隐喻得以较为全面和完整地显现出来。第三章结合中国传统修辞学中对比喻的分类方式,分析了《庄子》中生态自然观相关的隐喻的句法形态,并研究了作为隐喻语义结构成分的喻底、喻体在《庄子》生态自然观建构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第四章从语篇层面入手,运用了任绍曾、苗兴伟、廖美珍、王松鹤等学者的语篇隐喻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了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在建构《庄子》生态自然观中所起的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分析
  • 1.1.1 中国古代典籍的认知隐喻研究概况
  • 1.1.2 《庄子》的认知隐喻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语料情况说明
  • 1.4.1 《庄子》版本、注本及真伪情况简介
  • 1.4.2 本文语料来源
  • 1.5 《庄子》生态自然观简述
  • 第2章 《庄子》生态自然观的概念隐喻分析
  • 2.1 认知隐喻理论及概念隐喻理论概述
  • 2.1.1 概念隐喻及其运作机制
  • 2.1.2 概念隐喻的特点
  • 2.1.3 概念隐喻的分类
  • 2.2 《庄子》中与生态自然观相关的概念隐喻
  • 2.2.1 方位隐喻
  • 2.2.2 本体隐喻
  • 2.2.3 结构隐喻
  • 2.3 概念隐喻在《庄子》生态自然观建构中的作用
  • 2.3.1 方位隐喻与生态自然观
  • 2.3.2 本体隐喻、结构隐喻与生态自然观
  • 第3章 《庄子》生态自然观隐喻的语句研究
  • 3.1 《庄子》生态自然观隐喻的句法形态
  • 3.1.1 显性隐喻
  • 3.1.2 隐性隐喻
  • 3.1.3 比喻的变式
  • 3.2 隐喻的语义结构成分与《庄子》生态自然观建构
  • 3.2.1 喻底与人和自然关系的解读
  • 3.2.2 喻体式隐喻与突显“自然”的特征
  • 第4章 《庄子》生态自然观的语篇隐喻建构
  • 4.1 语篇隐喻
  • 4.1.1 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
  • 4.1.2 隐喻的语篇建构工作机制
  • 4.2 语篇映射方式与《庄子》生态自然观的建构
  • 4.2.1 《庄子》生态自然观相关语篇中的主要映射方式
  • 4.2.2 《庄子》生态自然观相关语篇中的其它映射方式
  • 4.3 《庄子》生态自然观相关语篇中映射方式的总体特点及其作用
  • 4.3.1 《庄子》生态自然观相关语篇中映射方式的总体特点
  • 4.3.2 语篇隐喻的作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庄子》生态自然观与认知隐喻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