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1937—1945)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1937—1945)

论文摘要

在中国话剧发展进程中,上海职业话剧的历史具有典型意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职业话剧发轫、繁荣、衰落的历史与其说是一个地方某种艺术样式的历史,毋宁说是当时中国大众文化的成长史。1933年,唐槐秋创办的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横空出世,这是“五四”以后的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体。随后,上海又出现了业余剧人协会等职业剧团,职业化成为戏剧界的热门词汇。职业话剧体制的形成,促使话剧在上海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导演、演员,形成一个数量可观的话剧观众群体。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陷,政治控制的弱化与商业的强化,使职业化在特殊的境地下超常发展,话剧成为市民阶层一种重要的娱乐样式,名演员、名编剧、名导演,灿若群星,这种局面甚至被一些史家称为“畸形繁荣”。在已有的对上海职业话剧的研究成果中,或者因为囿于时代认识局限,过分强调了政治因素,或是因为简单的“抗战”视角,论述上偏向民族主义,或是因为时代语境下某种趋同的认识定势,视话剧发展中的某些因素(如商业化)而不见。此外,绝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将话剧作为单一的文本来研究,放弃了对演出活动的观照。本文作者认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话剧在上海更多的是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存在的,它的消长虽然有社会形态变迁、行政管理的因素,但主要是市场之手在操控。在研究中,作者更多地依赖一手文献,并结合对部分当事人进行的访问,对某些疑点加以廓清,在论述中适度引入西方大众文化、文化研究理论,力图准确揭示上海职业话剧的发展规律,考察其如何成为大众的消费品,如何影响上海的都市生活,重新绘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话剧地图。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第一章对上海话剧成为大众文化产品的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分析,第二章对上海职业话剧的商业化特征及生产机制进行分析,特别指出传媒在这一进程中的特殊作用,第三章进一步分析了上海职业话剧在审美趣味上对市民心理的迎合,并客观指出其得失,第四章从剧院、剧团、剧评三个方面提出论点,认为上海职业话剧具有公共领域的特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对象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此时此地”:泥淖中的剧运
  • 第一节 消费之都的经济、文化与政治
  • 第二节 戏剧产品与大众的日常生活
  • 第三节 通往商业化之路
  • 第二章 作为大众文化的戏剧生产
  • 第一节 市民社会与审美嬗变
  • 第二节 戏剧生产体制
  • 第三节 传媒的盛筵
  • 第三章 大众与小众:迈向趣味戏剧
  • 第一节 西方文明的翻版
  • 第二节 诗与俗的化合
  • 第三节 费穆:电影化的实验
  • 第四章 公共领域:都市戏剧的文化营造
  • 第一节 剧场与城市
  • 第二节 苦干剧团:松散的共同体
  • 第三节 众声喧哗中的戏剧批评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剧人访谈
  • 附录(二):上海职业话剧大事记(1937—1945)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公报》视野下的“中旅”首次北方巡演——以天津为例[J]. 戏剧文学 2012(12)
    • [2].“职业化”与“民间化”的末路——论中国旅行剧团解散后的恢复与破灭[J]. 戏剧艺术 2019(04)
    • [3].话剧之子——戴涯[J]. 回族文学 2013(06)
    • [4].天津何时能少一点“不许”[J].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4(Z2)
    • [5].献给话剧百年的一瓣馨香[J]. 金山 2009(06)
    • [6].周恩来与“中旅”[J]. 上海戏剧 2008(08)
    • [7].演员唐若青:公共空间里的越轨者[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5(04)
    • [8].剧团研究:话剧史研究的扩展域与突破口[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2(03)
    • [9].风雨四名伶[J]. 天津政协 2013(04)
    • [10].当年海上“日出”时 写于曹禺百年诞辰之际[J]. 上海戏剧 2010(08)
    • [11].论曹禺剧作演出史研究的成就——《曹禺剧作演出史》评述[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8(01)
    • [12].《信》的戏剧改编及其在中国的演出[J]. 戏剧之家 2017(19)
    • [13].陈绵论[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6(01)
    • [14].从《雷雨》的传播和接受看其经典地位的确立[J]. 民族艺林 2017(02)
    • [15].《日出》的诞生与首演的曲折[J]. 上海采风 2016(07)
    • [16].经典传世 大师永在——纪念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J]. 大舞台 2010(03)
    • [17].曹禺《争强》为何被弃演[J]. 博览群书 2011(07)
    • [18].嘉兴名人[J]. 嘉兴学院学报 2008(01)
    • [19].无心插柳亦成荫——谈唐槐秋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02)

    标签:;  ;  ;  ;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1937—194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