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福利管理问题研究

论企业福利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上海201108)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企业运营模式愈加成熟。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员工福利发挥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员工福利不仅是对薪酬的有效补充,而且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为企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在实践活动中,福利的具体体现形式不尽相同。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对收入分配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企业福利管理工作成为新的热点事件。本文以企业福利管理工作为主体,从风险管控角度出发,通过对福利项目管理的研究,旨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员工福利;企业福利;福利管理

一、福利与福利管理概念

福利是一种间接报酬,是员工薪酬的组成部分。福利是企业管理者为在职员工提供的补贴,譬如职工教育经费等。一般来说,福利包括两大类,一是现金补贴,二是非货币性福利。较为常见的有员工抚恤费、高温津贴、住房补贴、困难补助、独生子女费、餐饮补贴以及探亲假路费等等。

福利管理工作,是指企业管理者就福利项目筛选、标准制定、福利发放等一切与之相关管理工作的总称。福利工作的推进应遵循以下四个行为准则。一是必要性与合理性原则;二是统筹规划原则;三是实事求是原则;四是公平公正与普惠原则。

二、福利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福利管理工作存在滞后性

基于相关规定可知,福利管理工作理应归入至企业收入总额管理工作范畴内,与传统管理方式不同的是,福利管理工作将员工薪酬中的非工资组成部分纳入到了工资总额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从成本中所列支的项目,不再单独列账,一并纳入到工资总额中接受统一管理。与此同时,与之相关的管理工作应创建单独台账,以规定的薪酬标准为据予以执行,进而促进其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经过了解发现,在实践活动中,相关规范早已落实,不过与预期规划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实施效果与预期效果不符。福利管理工作所具有的滞后性能够通过管理工作时间跨度的延伸一窥究竟。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福利管理工作早已形成了固有模式,新模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有待验证。不可否认,传统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只是其行为准则和发展理念存在诸多弊端,亟待予以改善。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部分企业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对各方面所提供的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内在驱动力,其重要性愈加凸显。为实现人力资源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有必要本着未雨绸缪的原则,对福利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管控,进而实现其既定发展目的。

2.未严格遵循核算办法

在核算办法中,对员工福利的核算、审计等均有着相应的规范,除却员工工资、社保,一切与员工有关的福利项目均被纳入至员工工资总额中,通常来说会利用货币形式进行发放,其中包括员工交通补贴、餐饮补贴、节假日补贴等。那些未实现货币化的福利,将会被计入到福利管理费用中。根据规定,与企业无关的活动费用、管理费用等不允许从福利中列支。可是在实践活动中,部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所拥有的福利待遇过于宽泛,却忽略了基层员工福利待遇的落实,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员工心理失衡现象的产生,不利于其良好工作状态的保持,影响了其忠诚度的提升。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企业的长久发展。

3.福利项目结构过于单一

面对福利项目,企业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员工则属于被管理的群体。经过了解发现,传统的福利结构项目有着过于单一的特点,难以满足员工贷多元化所需,福利项目的管理成效并不理想,与企业管理者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者对福利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缺失。基于相关理论可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员工,其个人所需不尽相同。全面分析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两者所处地位和扮演角色存在客观不同,对待同一问题,其出发点和思考方式各有偏重。进一步分析,企业管理者多会从整体角度出发,对福利项目进行综合考量,使其与企业发展阶段特点相符;对于员工而言,随着其工作年限的增加,担任职务的不同,对福利项目的要求并不同,而且多会从自我发展角度出发,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福利项目。可以说,就福利项目而言,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难以达成一致。同时,受传统福利结构影响,企业福利政策有着过于单一的显著特点,与员工客观所需之间存在差距。

三、规范福利管理

1.促进员工福利管理体系的健全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准则,将员工合法利益视为重点,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出发,尽可能满足其实际所需,注重各项工作的合理分配,从实践角度出发,创建一个与企业发展特点相符的福利管理工作体系。福利管理工作的推进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支出计划应合情合理,二是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转,三是切实满足员工对福利的客观所需。同时,企业管理者应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变动对员工福利工作进行更新。此外,注重统一执行标准的制定,以便为员工福利体系的健全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注重企业员工福利管理工作力度的提升

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福利的重要性应有着全面而透彻的了解,不应只是将其视为是员工薪酬的有效补充。对于企业而言,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其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者在对福利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管控时,应注重对员工反馈意见的采集,使其对福利工作有着进一步的了解,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同时,应以国家相关规定为据,安排专人予以负责,时刻关注相关政策的改变与制度的更新,确保企业管理活动与国家相关法律条例要求相符。此外,企业管理者有必要进行监督与反馈机制的构建,通过对福利管理工作实施效果的梳理,为后续工作的改进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3.加强福利教育工作的开展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注重福利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尊重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实现宣传力度的提升,为企业福利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其实,企业管理者完全可以不拘一格,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达到宣传形式与现代理念的有效结合。

四、结论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作为其中的参与者发挥着不容小觑的推动作用,其发展现状和运营成果与民生息息相关。注重福利管理工作体系健全,促进其工作质量提升,不仅有助于员工良好工作状态的保持,同时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践环节,企业福利工作的推进应以国家相关法律条例为据,结合企业发展特点与员工客观所需,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不断予以完善,最终实现其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康丽娥.浅谈员工福利管理优化[J].空运商务,2018,(10):32-34.

[2]李晓云.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员工福利管理创新探讨[J].商情,2018,(34):124.

标签:;  ;  ;  

论企业福利管理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