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资源约束问题的研究——以铜工业为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作者: 李剑
导师: 崔彬
关键词: 有色金属工业,铜工业,资源约束,来源和机理,解决的途径
文献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特别是铜矿资源短缺的局面不仅威胁着国家的资源安全,还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认识和解决我国铜矿资源对铜工业乃至经济增长的约束问题刻不容缓。 本文将铜工业作为一个系统,创新性地应用资源约束理论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出发,定量分析了当前我国铜工业的约束环节及其约束程度;通过建立C-D生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铜工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揭示了铜工业资源约束的来源及其产生的机理。论文对于其它自然资源约束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目前我国铜工业结构不合理呈“倒宝塔型”,位于基础地位的铜矿业是铜工业的约束环节。 2、产能闲置率和原料进口依存度是计量约束环节对铜工业约束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铜矿业的薄弱地位不仅使得后续生产环节大量产能闲置,2001年粗铜、精铜、铜材加工产能闲置率分别达到了3%、19%和39%;还使得铜矿业后续产业原料进口依存度逐年上升,其中精铜原料进口依存度从1994年46%上升到2002年的65%。另外,GDP对精铜消费量的弹性系数可作为计算约束环节对国民经济制约程度的指标,2002年GDP对精铜消费量的弹性系数为0.88。 3、铜工业资源的约束来源具有多重性,其中铜矿资源短缺是约束的主要来源。 (1) 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我国铜矿资源的质和量的特点决定了铜工业资源约束的主要来源是铜矿资源。 (2) 2002年我国铜工业中技术水平最高的行业为冶炼业,其次为铜材加工业,最后为铜采选业;我国铜采选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铜冶炼、加工业已处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行列。就目前我国采、选、冶的技术经济水平来看,即使提高10~15个百分点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铜精矿的产量仍然无法满足冶金工业的需求,更满足不了我国精炼铜的实际消费。因此,铜采选业资本和技术投入不足是铜工业资源约束的次要来源。 4、我国铜采选业和铜材加工业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生产要素的投入符合生产效益;相反,铜冶炼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生产要素的投入不符合生产效益。国家必须调整投资方向,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铜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环节上,必须增加技术投入挖掘国内铜矿资源的潜力;更为重要的是必须采用贸易进口和到国外去勘查、开发并举,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地利用国外铜矿资源,降低风险,确保铜矿资源的稳定供应。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定位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1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1.1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进展
2.1.2 自然资源稀缺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
2.1.3 理论模型实例
2.2 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3 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取向
2.3.1 日本的资源状况
2.3.2 日本的全球资源战略
2.4 国外研究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2.4.1 自然资源稀缺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启示
2.4.2 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启示
2.4.3 日本资源全球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铜工业资源约束及其约束程度分析
3.1 理论基础
3.1.1 资源约束理论
3.1.2 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
3.1.3 资源约束理论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的比较
3.2 铜工业的约束环节
3.3 铜工业的约束程度分析
3.3.1 约束环节对铜工业的制约程度
3.3.2 约束环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铜工业资源约束的来源和机理分析
4.1 国内投入与产出定量研究进展
4.2 资源开发领域生产函数
4.2.1 C-D生产函数简介
4.2.2 资源开发领域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
4.3 铜工业投入与产出的因果关系
4.3.1 本次工作选用的生产函数
4.3.2 样本及变量选取说明
4.3.3 统计计算
4.3.4 结果分析
4.4 我国铜矿资源开发技术经济水平的约束体现
4.4.1 产业集中度
4.4.2 技术水平
4.4.3 生产成本
4.5 我国铜矿资源特点的约束体现
4.5.1 我国铜矿资源质和量对产出的制约
4.5.2 我国铜矿资源类型以及空间分布的制约因素
4.5.3 我国铜矿资源区域分布对铜工业布局的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全球的角度看我国铜工业资源约束
5.1 世界铜矿资源对我国可供性分析
5.1.1 国内外铜矿资源储量的可供性对比
5.1.2 世界铜的供求平衡分析
5.1.3 世界铜矿产品进出口情况
5.1.4 我国铜产品进出口情况
5.2 世界铜市场对我国进口和利用铜精矿的影响
5.2.1 世界铜市场主要参量对我国铜精矿进口的影响
5.2.2 世界铜市场对我国利用进口铜矿资源性产品的影响
5.3 世界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的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5.3.1 我国海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现状
5.3.2 世界矿产资源全球配置的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策建议
6.1 立足于国内资源
6.2 资源全球配置
全文总结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论
7.1.1 正确认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7.1.2 铜矿业是铜工业的约束环节
7.1.3 约束环节造成的约束程度
7.1.4 铜工业资源约束的来源和机理
7.1.5 利用海外铜矿资源的可行性和风险分析
7.2 本文的创新
7.2.1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新认识
7.2.2 应用资源约束理论分析铜工业结构
7.2.3 构建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一般性生产函数
7.2.4 定量分析铜工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7.2.5 定量分析资源分布与铜工业布局的关系
7.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7.3.1 完善资源开发领域的生产函数模型
7.3.2 定量分析“资源诅咒”对我国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 2005-07-19
相关论文
- [1].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整合研究[D]. 孙麟.武汉理工大学2012
- [2].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体系研究[D]. 李金发.中国地质大学2004
- [3].我国矿产资源可供性系统研究[D]. 梁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4].典型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迁移规律与污染评价研究[D]. 廖国礼.中南大学2005
- [5].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综合评价[D]. 王淑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6].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建设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D]. 李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7].黑龙江有色—贵金属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任凤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8].云南省铜资源经济与铜产业价值链结构研究[D]. 武音茜.昆明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