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组织培养脱毒和病毒检测研究

马铃薯组织培养脱毒和病毒检测研究

论文题目: 马铃薯组织培养脱毒和病毒检测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植物病理

作者: 刘小凤

导师: 吴云锋

关键词: 马铃薯,病毒,脱毒,基质,检测

文献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病毒是导致马铃薯退化的主导原因。生产脱毒种苗是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主要手段。茎尖培养是马铃薯脱除病毒的重要手段。其原理是利用病毒在植物体内分的不均匀性,即根、芽尖分生组织含病毒量少或不含病毒,将茎尖切下,经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试管苗。脱毒试管苗经病毒检测确定已成功脱毒,经过切段快繁、温室或网棚内繁殖,获得脱毒扦插苗、微型小薯或原原种,再繁殖即可获得原种。本文就影响马铃薯组培苗的激素浓度,影响扦插苗的基质和营养液及应用RT-PCR法进行脱毒苗检测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浓度的NAA和KT对马铃薯组培苗的影响是不相同的,且二者有交互作用。 2、不同浓度的NAA和KT影响鲜重、根重、须根数和腋芽数的模型方程为: 其中(z1,z2,z3,z4)T=(鲜重,根重,须根数,腋芽)T。 3、通过该方程计算出鲜重最大时二者的浓度配比为NAA:KT=0.0649:0.6020,根重最大时二者的浓度配比为NAA:KT=0.0904:0.4260,须根数最多时二者的浓度配比为NAA:KT=0.0728:0.5193,腋芽数最多时二者的浓度配比为NAA:KT=0.0561:0.2420(单位均为ml/L)。综合考虑,最佳的浓度配合为:NAA约为0.05-0.08ml/L,KT约为0.4-0.6ml/L。 4、就不同基质对克新1号扦插苗的成活率及生长指标影响研究得出结论,以蛭石、腐熟羊粪、林地腐殖土按照体积比为3:1:1扦插苗成活率最高,蛭石、林地腐殖土体积比为3:1配制基质时次之,蛭石、腐熟羊粪按照体积比为3:1配制基质时再次之,但3种基质均比对照(纯以蛭石为基质)好,成活率分别比对照增加8.78,13.67和11.89个百分点; 以蛭石、腐熟羊粪、林地腐殖土按照体积比为3:1:1配制基质时,对克新1号扦插苗生长最为有利,苗的增长量、腋芽数、须根数及根长等指标均最好,蛭石、林地腐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退化的研究简史

1.2 危害马铃薯的病毒种类

1.3 危害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毒种类

1.3.1 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简写PLRV)

1.3.2 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简写为PVX)

1.3.3 马铃薯Y病毒(PYV)

1.4 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主要手段——茎尖组织培养生产脱毒种薯技术

1.4.1 茎尖脱毒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原理

1.4.2 影响病毒去除的困素

1.4.2.1 茎尖大小和病毒种类

1.4.2.2 化学制剂

1.4.2.3 高温处理

1.4.2.4 影响病毒去除的其它因素

1.4.3 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发展简史及原理

1.4.3.1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

1.4.3.2 马铃薯茎尖培养(stern/shoot tip culture)

1.4.3.3 影响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的因素

1.4.3.3.1 茎尖大小及芽的选择

1.4.3.3.2 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

1.4.4 无病毒苗、薯的快速繁育技术

1.4.4.1 马铃薯快繁技术研究

1.4.4 2 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1.4.4.2.1 不同水质配制培养基对组培苗的影响

1.4.4.2.2 碳源及其浓度对组培苗的影响

1.4.4.2.3 固定物对组培苗的影响

1.4.4.2.4 光照与营养元素

1.4.4.2.5 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

1.5 马铃薯病毒的检测技术

1.5.1 症状直接观测

1.5.2 指示植物检测法

1.5.3 免疫学方法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1.5.3.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简称ELISA)

1.5.3.2 免疫电镜测定(ISEM)

1.5.4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1.5.4.1 核酸斑点杂交(Nucleic Acid Spot Hybridization,简称NASH)

1.5.4.2 反转录-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RT-PCR)技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脱毒与培养

2.1.1 马铃薯脱毒苗的组织培养(诱导分化培养)

2.1.1.1 供试材料

2.1.1.2 消毒剂及消毒方法的选择

2.1.2 继代培样

2.1.3 扦插育苗

2.1.3.1 不同基质对扦插苗质量的影响

2.1.3.2 不同营养液对扦插苗质量的影响

2.2、脱毒苗的检测

2.2.1.试验材料

2.2.2.实验方法

2.2.2.1.引物设计

2.2.3 常规RT-PCR方法检测:

2.2.3.1 植株总RNA提取

2.2.3.2 RT-PCR

2.2.3.3 核酸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2.3、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组织培养

3.1.1 继代培样中激素对扦插苗的影响

3.1.2 继代培养中激素对组培苗各生物学指标影响的模型方程

3.2、扦插育苗

3.2.1 不同基质和不同营养液对马铃薯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

2.2.2 不同基质和不同营养液对马铃薯扦插苗生长状况特性的影响

3.3 常规RT-PCR方法对茎尖组培苗脱毒效果的检测

3.3.1 马铃薯脱毒苗RNA的提取

3.3.2 脱毒后幼苗的RT-PCR检测结果

3.3.2.1 脱毒前与脱毒后幼苗的PVX的RT-PCR检测结果

3.2.2.2 脱毒前与脱毒后幼苗的PVY的RT-PCR检测结果

3.2.2.3 脱毒前与脱毒后幼苗的PLRV的RT-PCR检测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结论部分

4.2、讨论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7-04-06

参考文献

  • [1].马铃薯三种主要病毒的ELISA和RT-PCR检测技术的研究[D]. 路平.甘肃农业大学2005
  • [2].马铃薯两种病毒的RT-PCR和ELISA检测技术的研究[D]. 吴丽萍.甘肃农业大学2006
  • [3].马铃薯甲虫遥感监测技术研究[D]. 齐静.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 [4].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发育与飞行能力关系的研究[D]. 岳荣强.石河子大学2013
  • [5].加拿大进境马铃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及RT-PCR病毒检测技术研究[D]. 吴婕.四川农业大学2010
  • [6].法国、荷兰、俄罗斯三国进境马铃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及RT-PCR病毒检测技术研究[D]. 刘星.四川农业大学2009
  • [7].马铃薯甲虫种群空间格局与扩散研究[D]. 李晶.新疆农业大学2015
  • [8].黔南烟区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D]. 刘会忠.湖南农业大学2012
  • [9].马铃薯甲虫抗药性分子检测及潜在治理措施的发掘[D]. 师晓琴.南京农业大学2012
  • [10].马铃薯甲虫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D]. 罗华东.西南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脱毒马铃薯田间快繁种薯研究[D]. 李杨.四川农业大学2007
  • [2].马铃薯新品种试管壮苗培育的研究[D]. 田新华.东北农业大学2006
  • [3].贵州省盘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及产业发展的研究[D]. 金辉.华中农业大学2006
  • [4].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D]. 张春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5].专用马铃薯高效脱毒技术的研究[D]. 杨雪芹.石河子大学2007
  • [6].马铃薯组织培养及试管薯形成的研究[D]. 韦莹.广西大学2007
  • [7].高效马铃薯茎尖脱毒、快繁及微型薯繁育技术研究[D]. 王付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 [8].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体系优化研究[D]. 盖琼辉.西南农业大学2005
  • [9].马铃薯微型脱毒种薯生产及生产用种繁育体系研究[D]. 唐子永.山东农业大学2004
  • [10].马铃薯的茎尖脱毒、复壮及RT-PCR检测[D]. 周璨林.新疆大学2006

标签:;  ;  ;  ;  ;  

马铃薯组织培养脱毒和病毒检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