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光缆规划方法及重点关注问题

接入网光缆规划方法及重点关注问题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在网络转型和用户接入宽带化的新形势下,本文详细阐述了接入光缆网的规划流程和规划原则,并结合网络规划实践经验,就需求的确认、光缆网与ODN的映射关系、不同业务需求对基础网络的要求、预覆盖与薄覆盖、资源命名等重点关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光缆网;光分配网;规划方法

接入光缆作为业务接入的物理媒介,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路由组织复杂,加强接入光缆的规划,特别是主干层接入光缆的规划,对于充分利用建设资金、优化网络结构、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接入光缆规划原则

接入光缆规划应在市场趋势和网络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对接入光缆的建设提出长远的考虑。接入光缆的规划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战略性原则。接入光缆网络作为电信业务发展和各层业务网络接入网络的重要基础物理网络,是各种用户接入电信网络的“第一公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接入光缆规划建设需要以目标通信网的战略规划作为发展指导,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FTTH/FTTB的推进,考虑相关的突发因素和风险性,满足较长时间内的电信业务需求。

2.尊重现状原则。接入光缆的规划一般是在现有接入光缆已经覆盖或部分覆盖规划区域的情况下进行的,重复进行接入光缆建时必须重点考虑规划区内业务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现有的接入光缆网络组网情况。在光缆尚未成环,但已经具备成环条件的区域进行优先的建设。

3.经济性原则。由于接入光缆的规划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在投资建设上将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对于接入光缆的规划需从投资效益进行考虑,通过不同的建设方式减低投资,达到投资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4.适度超前原则。搭建调度灵活、管理方便,合理的组网结构和布局的接入光缆网络,光纤资源尽量靠近用户,满足多业务综合接入需求。缩小黄金区域配线光缆覆盖范围,优先实现重要大客户及重要商业大楼的FTTH;优先实现重要小区的FTTH;其余地区以推进FTTC为主。在接入光缆的规划中,战略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规划分区的划分和需求预测中,尊重现状原则在接入光缆的建设模式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济性原则体现在接入节点的选择及芯数的选定上。

二、重点关注问题

1.需求的确认。在实施ODN规划时,终端用户需求及用户光节点定位是衡量拟建方案合理性的根本依据,因此用户需求的确认在整个规划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现固网运营商而言,由于当前提供服务的窄带和宽带用户数量众多,因此通过其资源管理系统及其他后台客户支撑系统,可方便地获得终端用户分布信息。对于新增需求,则按市场线条的营销区域进行划分,由各区域客户经理提供基础需求数据。现有改造客户可通过借鉴铜缆网客户分布经验数据来获得,而增量客户则由市场线条来提供,从而汇总出完整的需求数据。与固网运营商做法不同的是,新进入宽带接入领域的运营商(如原移动运营商),由于其宽带用户数量几乎为零,没有任何可参考借鉴的经验数据,因此通常是通过“扫街”方式对城市中大客户、新建楼宇等进行逐个摸查来获得需求信息的。

2.光缆网与ODN的映射关系。一般情况下,建议城市接入光缆网按3层结构进行规划。其中:用户光节点为光缆网络的末梢节点,主要形态为建筑物内的光缆交接箱、接头盒、用户接入设备;配线光节点将多条引入光缆汇聚成配线光缆后上联至主干光节点,主要形态为小区/路边的光缆交接箱、接头盒;主干光节点将多条配线光缆汇聚成主干光缆后上联至中继节点,主要形态为路边的光缆交接箱/光交接间(接入网机房)。楼内皮线光缆不纳入接入光缆网络范畴内。ODN分层结构见图1,接入光缆网分层结构见图2。

图1ODN分层结构

图2接入光缆网分层结构

由图1和图2可知,接入光缆网规划和ODN不存在必然的联系,ODN只有在PON下才有意义。ODN是指从OLT设备的PON端口到ONU间的光纤链路,其馈线、配线和引入光缆与接入光缆网的主干、配纤、引入光缆间并没有严格地一一对应关系。ODN的分光模式有多种多样,因此接入光缆网的节点定义不宜以分光器为主要参照,而应依据物理局(所)和网元来界定。

3.不同业务需求对基础网络的要求。在带宽需求爆炸式增长的情况下,利用光缆网作为底层承载已成为当前的必然选择。构建一张统一的光缆网作为业务网的基础,已成为各运营商的共识。上述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只有将统一的光缆网

作为业务网络的承载网,才能达到统筹规划、综合利用的目的,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网络重复投资、降低网络维护复杂度。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排斥光缆网需根据业务网的特点来协调建设。比如:低等级互联网接入业务可采用PON来承载,组网特点是星形结构;目前基站业务主要采用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分组传送网(PTN)来承载,组网特点是星形结构。未来基站业务有可能按网格形部署;对于高等级的集团业务来说,则需区分客户等级,高等级客户可考虑提供双物理路由接入方案供其选择。另外,根据集团业务客户的机房可能会定期断电停机检修的特点,因此不建议承载集团客户的传输系统与承载运营商自有业务网的传输系统共同组网,以避免影响到自营网络的可靠性。

4.预覆盖与薄覆盖。在实际提供业务时,不同客户有着不同的开通时限要求。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客户的业务开通时限要求将越来越短。在市场竞争环境下,贴身化服务、快速响应及综合业务解决方案已成为各运营商争夺市场的法宝。为缩短业务开通时限,需提前实施网络资源的预覆盖工作。预覆盖是指当前尚无确定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先将部分网络资源部署到潜在客户周边,待客户需开通业务时以缩短开通时间。为节省建设资金,预覆盖工作不能盲目开展,也同样需要统筹考虑合理布局。事先应摸清潜在客户的分布情况,以确定预覆盖区域。由近年来城市光缆网建设经验可知,其建设瓶颈往往是因管道、机房等基础设施资源无法按时到位造成的,而不是受制于光缆线路和设备系统的建设。因此实施预覆盖首先要重点考虑管道等基础资源的部署情况,其他资源可待业务明确后再行投放。只有在把握较大的区域,才可考虑敷设光缆到路边,甚至敷设光缆入楼。预覆盖和薄覆盖的出发点都是尽可能地避免无效的网络投资。在竞争环境下,重要集团客户和大型新建楼盘都会成为运营商争夺的重点。但用户最终只会选择其中之一,因此需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市场争取情况实施薄覆盖。也就是说,其网络能力应按终端用户数量的一定比例进行部署,而非实施100%的全覆盖。

5.资源命名。光缆网的规范命名可有效地避免概念混淆,它对于规划、建设及维护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作为铜缆网的替代,光缆网网元的命名除考虑自身特点外,还要尽可能地参考铜缆网的传统命名规则。目前,接入光缆网主流物理网元命名有主干光交接箱、配线光交接箱、园区光交接箱、用户光配线盒及用户终端信息面板等,线缆命名有主干光缆、配线光缆、引入光缆及驻点网综合布线等。需要强调的是,接入光缆网网元的规范命名应从规划阶段开始。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建设、验收、维护各环节,以及后台资源管理系统都需保持命名的

一致性。

对于接入光缆的规划,应注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同时要保证网络升级和发展的持续性;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制定建设方案;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建立接入光缆建设、使用的管理规划和流程。

参考文献:

[1]秦雨.接入光缆规划方法探讨.广东通信技术,2017-03.

[2]毛瑞,光纤通信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9.

标签:;  ;  ;  

接入网光缆规划方法及重点关注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