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具性控制和二级控制对心理资本的影响:中国大陆与澳门特区的跨文化差异研究

社会工具性控制和二级控制对心理资本的影响:中国大陆与澳门特区的跨文化差异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心理资本逐渐成为新兴学科积极组织行为学的代表性概念,原因在于它能同时对众多职场上极具价值的品质起到促进的作用,能有效预测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及对绩效有效提高。比较心理资本所产生的价值和生成它的成本,心理资本所产生的价值远比生成它的成本巨大得多,由于心理资本的培训只需要短暂的时间和低廉的花销,其突出的性价比是吸引现代管理学家青睐的主要原因。研究根据Luthans提出的心理资本理论、Rothbaum提出的控制感双机制模型以及Spector提出的社会工具性控制理论,考察中国大陆和澳门特区在心理资本、二级控制和社会工具性控制的跨文化差异,同时考察心理资本与二级控制和社会工具性控制的关系。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心理资本及控制感的研究文献,将西方比较成熟并通过实证论证的心理资本和控制感的理论应用到跨文化研究中,并且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发现心理资本研究的漏洞,提出了控制感对心理资本影响的理论假设,同时提出各个变量在中国大陆文化和澳门文化当中存在差异。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分别来自澳门的152名被试和来自中国大陆的212名被试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用SPSS16.0和Amos18统计分析工具,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基本证实了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大陆居民和澳门居民在二级控制、社会工具性控制和心理资本均具有显著差异,中国大陆均明显高于澳门;(2)无论在中国文化还是澳门文化下,社会工具性控制对心理资本有着显著且正向的影响而与二级控制没有显著的关系。在本文的最后部分分析研究结论与价值后,进一步探讨了本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相关的发展方向。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2 理论综述
  • 2.1 心理资本的理论综述
  • 2.1.1 心理资本的理论基础
  • 2.1.2 心理资本的定义
  • 2.1.3 心理资本的组成
  • 2.1.4 心理资本的测量
  • 2.1.5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 二级控制
  • 2.2.1 二级控制的理论基础
  • 2.2.2 二级控制的形式
  • 2.2.3 二级控制的相关研究
  • 2.3 社会工具性控制
  • 2.3.1 社会工具性控制的理论基础
  • 2.3.2 社会工具性控制的界定
  • 2.3.3 社会工具性控制的相关研究
  • 2.4 澳门特区的文化
  • 2.4.1 澳门文化的多元性
  • 2.4.2 澳门文化和香港文化的共同点
  • 2.4.3 中国大陆和澳门的文化差异
  • 2.5 文献研究小结
  • 3 研究构思和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的总体构思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方法
  • 3.4.1 研究样本
  • 3.4.2 测量方法
  • 3.4.3 测量工具
  • 3.4.4 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样本情况分析
  • 4.2 二级控制、社会工具性控制及心理资本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 4.2.1 量表信度分析
  • 4.2.2 心理资本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4.2.3 社会工具性控制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4.3 大陆和澳门被试二级控制、社会工具性控制及心理资本状况分析
  • 4.3.1 大陆和澳门被试二级控制的基本状况分析
  • 4.3.2 大陆和澳门被试社会工具性控制的基本状况分析
  • 4.3.3 大陆和澳门被试心理资本的基本状况分析
  • 4.4 中国大陆和澳门特区的社会工具性控制、二级控制与心理资本在两地的跨文化差异比较
  • 4.5 社会工具性控制和二级控制与心理资本在两地的关系分析
  • 4.5.1 社会工具性控制和二级控制与心理资本在两地的相关分析
  • 4.5.2 社会工具性控制和二级控制与心理资本在两地的回归分析
  • 4.6 人口统计变量差异的比较
  • 4.6.1 社会工具性控制、二级控制及心理资本的性别差异分析
  • 4.6.2 社会工具性控制、二级控制及心理资本的年龄差异分析
  • 4.6.3 社会工具性控制、二级控制及心理资本的学历差异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分析
  • 5.1 研究结论
  • 5.1.1 澳门文化的探索
  • 5.1.2 关于二级控制与心理资本关系的探索
  • 5.1.3 关于社会工具性控制与心理资本关系的探索
  • 5.1.4 社会工具性控制的年龄差异
  • 5.1.5 文化与特质相容性的考虑
  • 5.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5.2.1 理论意义
  • 5.2.2 实践意义
  • 5.3 研究局限
  • 5.3.1 澳门文化的推测
  • 5.3.2 社会工具性控制解释的局限性
  • 5.3.3 抽样的局限性
  • 5.3.4 缺乏对澳门土生葡人的文化探索
  • 5.4 研究展望
  • 5.4.1 文化样本的扩充
  • 5.4.2 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的扩充
  • 5.4.3 澳门文化的进一步探索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简体版
  • 调查问卷繁体版
  • 相关论文文献

    • [1].澳门特区检察制度独具特色[J]. 党政视野 2015(Z1)
    • [2].热点[J]. 今日中国 2017(03)
    • [3].论澳门特区立法会间选制度设计及其完善方向[J]. 当代港澳研究 2015(01)
    • [4].全球视野中澳门特区府际关系的战略选择[J]. 亚太经济 2010(05)
    • [5].温总理在珠海[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0(06)
    • [6].中国澳门特区恶性肿瘤流行的现状和预防对策[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8(01)
    • [7].热点[J]. 今日中国 2019(08)
    • [8].澳门特区中药安全监管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 中国药事 2008(08)
    • [9].对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质询的分析:1999—2008[J]. 法学家 2009(01)
    • [10].我在澳门特区做记者[J]. 对外传播 2008(12)
    • [11].2007—2016年澳门特区居民自杀情况分析[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8(03)
    • [12].热点[J]. 今日中国 2019(12)
    • [13].澳门限塑:细水滴灌,久久为功[J]. 今日中国 2020(01)
    • [14].文化澳门 风景正好[J]. 今日中国 2020(02)
    • [15].错位代表性及其根源分析——以澳门特区第五届立法会选举为中心[J]. 当代港澳研究 2013(03)
    • [16].“社会企业”与“食物银行”:澳门特区的社会管理创新刍议[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03)
    • [17].习近平关于“依法治澳”的新理念新论述[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6(03)
    • [18].澳门特区语言政策的政策体系析评[J]. 中国语言战略 2019(02)
    • [19].澳门特区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要求[J]. 学前教育 2018(09)
    • [20].“一国两制”下澳门特区的政治发展(1999-2009)[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4)
    • [21].澳门购物认准“诚信店”[J]. 消费者报道 2015(06)
    • [22].国务院批复同意澳门特区填海造地[J]. 城市规划通讯 2009(23)
    • [23].善用澳门独特优势 助力国家长远发展[J]. 中国发展观察 2019(24)
    • [24].数读天下[J]. 小康 2019(01)
    • [25].澳门特区基本法中平等原则的司法审查基准——以典型案例的视角[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06)
    • [26].加强宪法和基本法宣传教育 保障爱国爱澳传统薪火相传[J]. 港澳研究 2018(02)
    • [27].“一国两制”下澳门特区的政治发展(1999~2009)[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3(01)
    • [28].2018年内地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知识产权研讨会在甘召开[J]. 河南科技 2018(27)
    • [29].变革与发展:回归以来澳门特区政治生态观瞻[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4)
    • [30].澳门“红包”带来的思考[J].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2014(01)

    标签:;  ;  ;  ;  

    社会工具性控制和二级控制对心理资本的影响:中国大陆与澳门特区的跨文化差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