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眼中的家庭价值观:比较与发展

上海大学生眼中的家庭价值观:比较与发展

论文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经济、政治和宗教制度等社会制度的运作方式、目标和惯例能体现处人们更看重哪些文化价值观”(Schwartz, 1999),因此,对于家庭情境中的价值观的研究是对社会文化认识的重要方面。目前跨文化心理学领域有很多关于中国人价值观的研究文献,但这些研究普遍都将“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对价值观做整体的研究,对中国价值观和外国价值观做出了比对,而对具体的价值观的深入探讨比较少。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华人心理学家从本土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做了一些很深入的研究,“孝顺”作为最重要的家庭价值观之一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虽然如此,本土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往往是传统的价值观,研究的对象往往是台湾、香港等地的华人,对中国大陆的现代价值观和对价值观的历时研究很少。在中国社会日渐开放,变化日新月异的同时,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势必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发生种种改变。上海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与外国文化的接触也较其他地区更加广泛而深入,因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上海大学生的价值观最能代表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趋势。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已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据估算,到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65%,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将是年轻人的大多数,对大学生的研究可以加深对整个年轻一代的理解。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大国,行销世界的美国工业和文化产品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国,加上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普及,可以说美国的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当中。大众传媒是很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关于大众传媒对价值观影响的探索有利于了解对价值观变化造成影响的因素。“客观现实或许存在,但人类永远不可能‘知晓’现实:人类只能拥有对现实的感知(Singer, 1987)”,因此我们承认本研究不太可能获得某一人群对于他们自我价值观的精确结论,更遑论其间接了解的别国价值观。然而,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自我与他人价值观的“感知”。本研究通过对上海10所大专院校的178名大学本科学生的问卷调查,探索了当今上海大学生的家庭价值观的现状。家庭价值观调查问卷涉及以下几方面问题:父母与子女间的等级观念、父母与子女的亲密程度、父母对于子女顺从的期望、子女的顺从程度、父母对于子女赡养的期望、子女赡养父母的责任感、子女十八岁开始的独立程度、光耀门楣与自我实现的取舍、亲子关系与夫妻关系的重视程度、婚姻稳定与浪漫感情孰轻孰重、夫妻对于家庭经济和家务劳动之间的分工、夫妻间决策权的分配、家庭与其他方面的重要性对比等。通过询问其对美国价值观的印象和评价,本研究预测到与以往中国的“传统”家庭价值观相比,今后家庭中亲子关系将更加亲密,更少等级感与权威感。夫妻关系将变得更加平等,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况将发生改变:妻子会分担家庭的经济负担,丈夫也应做家务劳动。子女将在经济和思想上更加独立,但作为“孝顺”中核心的赡养老人的观念将不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大学生们在家庭价值观方面很大程度上认同美国的价值观。研究也发现,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们价值观的变化有较大影响,流行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大学生们普遍对中文媒体比较了解。外文媒体中美国的情景喜剧和好莱坞电影对大学生们影响最大,而书报杂志等文字媒体影响较小。主位(emic)指的是本地化的和在语境中独特的事物,客位指的是广泛包含的、普遍的系统(两词从音位phonemic和音素phonetic两词的词根衍生而来)。大多数的中国人价值观研究都是主位研究,目的是找出中国人的特点,或者将中国人的价值观体系与其他国家的相对比。然而,设计更加明确的主位研究应该能够与客位研究的体系相比对或是相结合。本文也尝试将对大学生的家庭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与对中国人的价值观研究成果相比照,力图将对中国人家庭价值观的研究纳入对中国人整体文化价值观的研究体系中。通过对Hofstede和Schwartz研究成果的对照,本文发现,上海大学生的家庭价值观与客位研究的成果有相似之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从主位研究到客位研究的可操作性。本研究侧重于上海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感知,这也意味着文中讨论的价值观可能是只是他们的误感知或刻板印象。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没有提及被调查人群的感知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异、媒体在影响人们感知中起到的作用、误感知对人们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但相信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将对我们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相互作用等方面大有裨益。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FIGURES AND TABLE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CHINESE VALUES STUDIES
  • 1.2 CHINESE FAMILY-RELATED VALUES
  • 1.3 US FAMILY-RELATED VALUES
  • 1.4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 1.5 ISSUES ON PERCEPTION
  • CHAPTER TWO METHODOLOGY
  • 2.1 RESEARCH OBJECTIVE
  • 2.2 RESEARCH STRUCTURE
  • 2.2.1 Previous values research instruments
  • 2.2.2 Research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 2.3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
  • 2.3.1 Development of pilot questionnaire
  • 2.3.2 Pilot study
  • 2.3.3 Revision of pilot questionnaire
  • 2.4 RESEARCH QUESTIONS
  • 2.5 SAMPLE
  • 2.6 ANALYTICAL APPROACHES
  • CHAPTER THREE RESULTS
  • 3.1 RESPONDENT PROFILES
  • 3.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3.3 COMPARISONS OF MEANS
  • 3.4 SUMMARY OF RESPONSES ON MEDIA
  • 3.5 FOCUS GROUP INTERVIEW
  • CHAPTER FOUR DISCUSSION
  • 4.1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VALUES OF SHANGHAI COLLEGE STUDENTS
  • 4.2 COMPARISON WITH ETIC LITERATURE
  • 4.3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 4.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 REFERENCES
  • ENGLISH REFERENCES
  • CHINESE REFERENCES
  • INTERNET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预调查问卷
  • 正式调查问卷
  • TRANSLATED PILOT QUESTIONNAIRE
  • TRANSLATED QUESTIONNAIRE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上海大学生眼中的家庭价值观:比较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