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群营养状况调查及生活方式干预研究

社区人群营养状况调查及生活方式干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了解南京市某社区人群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分析疾病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2)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血脂异常人群的血脂、空腹血糖和血压等代谢指标的影响,评价其干预效果,为今后社区慢性病防治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为南京某高校社区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2986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描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和分布特点,分析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2)在基线体检人群中选出血脂异常人群,在剔除残疾人、精神障碍者及有其他重大疾病者后将其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干预前后形态学指标和一般观察指标。干预周期为1年。结果:(1)该人群总超重率和肥胖率为39.3%、9.6%,其中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5.5%、12.1%,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9.4%、5.6%,男性总超重率和肥胖率非常显著高于女性(P<0.01)。女性人群超重和肥胖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后各年龄段的超重率显著高于50岁之前各年龄段。(2)该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2.2%,高血压患病率为37.5%,糖尿病患病率为5.9%;且随着年龄和体质指数的增加,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随之增加;调查结果还表明,血脂水平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密切相关。(3)经过一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组人群BMI平均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其血脂和尿酸水平也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脂异常干预组人群TG、TC、UA水平下降有明显(P<0.01)。结论:(1)本社区居民的超重/肥胖问题不容乐观,防治超重/肥胖问题对降低人群营养相关慢性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危害该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在该社区迫切需要改善慢性病的预防、检测和治疗状况。(3)经过一年的生活方式干预,以饮食和运动为主要特色的干预措施对社区中老年人血脂异常人群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基线调查
  • 1.1.2 生活方式干预
  • 1.2 方法:
  • 1.2.1 基线调查
  • 1.2.2 生活方式干预
  • 1.2.3 质量控制
  • 1.2.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基线调查
  • 2.1.1 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 2.1.2 调查人群形态学检查结果
  • 2.1.3 调查人群营养相关慢性病检出情况
  • 2.2 生活方式干预
  • 2.2.1 干预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 2.2.2 干预对营养相关慢性病的作用
  • 讨论
  • 3.1 基线调查
  • 3.1.1 形态学检查结果分析
  • 3.1.2 营养相关慢性病检出结果分析
  • 3.2 生活方式干预
  • 3.2.1 干预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 3.2.2 干预对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影响
  • 3.2.3 干预效果的成因分析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肥胖,不可忽视的“时代病”[J]. 人人健康 2017(15)
    • [2].我国7岁以上儿童超重率达11%[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2(04)
    • [3].杭州市成人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 2015(10)
    • [4].我们眼中的世界“不一样”[J]. 教师博览 2013(09)
    • [5].我们眼中的世界“不一样”[J].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3(04)
    • [6].上海市15岁以上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4(02)
    • [7].辽宁省1991—2006年成人超重流行趋势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2(07)
    • [8].2015年和2013年安徽省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特征比较[J]. 疾病监测 2020(08)
    • [9].河南省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特征[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5)
    • [10].湖北居民超重与肥胖相关因素关系的探讨[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06)
    • [11].青岛市城乡35岁以上居民超重与肥胖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英文)[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03)
    • [12].成都市中老年机关干部体重指数和超重率肥胖率的变化趋势[J]. 海南医学 2008(09)
    • [13].2011年与2015年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近期流行趋势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0(01)
    • [14].2012—2017年三亚市健康管理老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趋势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9(09)
    • [15].郑州市社区老年人超重和肥胖与虚弱的关系[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08)
    • [16].青海省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22)
    • [17].减肥那些事儿[J]. 商业故事 2017(12)
    • [18].吉林省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现状调查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2)
    • [19].淄博市某地区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9(06)
    • [20].新疆5个监测点流动人口体质指数分布分析[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5(01)
    • [21].广东人那么爱吃,为何还会那么瘦?[J]. 财富生活 2018(14)
    • [22].肥胖症与国外流行的饮食减肥法[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09(03)
    • [23].山东省≥60岁老年人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04)
    • [24].2019年山西省学生营养状况流行现状调查[J]. 预防医学论坛 2020(07)
    • [25].深圳市某小学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现况调查分析[J]. 当代医学 2014(11)
    • [26].2013年中国不同省份儿童超重和肥胖现况[J]. 卫生研究 2020(02)
    • [27].一日三餐瘦从口入——减肥从科学配餐谈起[J]. 生命世界 2017(10)
    • [28].肥胖与减肥饮食[J]. 中老年保健 2013(06)
    • [29].兰州市20~59岁人群身体肥胖度及特征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 2013(08)
    • [30].北京市西城区超重和肥胖患病动态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10(02)

    标签:;  ;  ;  

    社区人群营养状况调查及生活方式干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