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发展的制度冲突与制度协调

保险业发展的制度冲突与制度协调

论文摘要

中国保险业经历了50多年的曲折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中国保险业主要采取了西方社会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效率,激发了工作热情,实现了市场竞争。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其固有的弊端不断显现,逐步演化为诚信机制的匮乏、管理机制的悖论以及人才机制的失效,这些问题成为抑制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这些困境并非是简单的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他们是制度冲突导致的结果。从实际情况来看,纯粹的西方管理模式忽视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关系;过于强调了理性的作用而忽视了感性的选择行为;忽视了中国文化和场域的作用。因此,当前保险行业所遇到的困境是由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冲突造成的,片面的强调正式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忽视非正式制度的潜在作用最终导致了正式制度的失效,因此必须在制度协调的基础上完善保险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如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不相协调,就有可能出现剧烈的文化冲突,影响发展与稳定,从而导致十分严重的结果。制度协调要求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必须形成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关系。制度协调是完善保险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制度的建构必须建立在真实的社会基础之上,必须依据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经济,以及行动者行动展开的意义及场域。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
  • 一、保险的认知与保险业的发展
  • 二、保险商品的经济社会属性
  • 三、保险业困境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考察:制度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一、制度认知与制度协调
  • 二、理性选择与理性超越
  • 三、自发秩序与制度生成
  • 四、中国社会与感性选择
  • 第三章 制度冲突与诚信危机
  • 一、商业保险诚信现状
  • (一) 对吉林省商业保险需求及信誉的调查概况
  • (二) 公众对商业保险公司的服务的评价
  • (三) 公众对商业保险公司的社会信誉的评价
  • (四) 公众对保险行业的服务和评价
  • 二、保险制度与诚信认同的冲突
  • 三、风险认知与保险认同的冲突
  • 四、构建中国保险业诚信制度
  • 第四章 制度冲突与管理机制的悖论
  • 一、保险业改革的困境
  • (一) 市场改革与保险绩效
  • (二) 管理机制改革与员工认同感的丧失
  • 二、管理制度变迁与发展障碍
  • (一) 保险业发展的障碍因素
  • (二) 中国人保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 (三) 麦肯锡管理模式及其后果
  • 三、制度改革与管理困境: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通化市分公司为例
  • 四、制度协调与企业文化建构
  • 第五章 制度冲突与人才机制的失效
  • 一、保险业人才困境
  • (一) 人才匮乏
  • (二) 分布失衡
  • (三) 流动无序
  • 二、保险业人才机制失效的后果
  • 三、社会资本与人才机制失效
  • (一) 保险业对社会资本的引入
  • (二) 社会资本优先:人保财险通化市分公司状况
  • (三) 社会资本与保险绩效:工作展开的真实逻辑
  • 四、制度协调,完善人才机制
  • 结论 制度协调与保险业的发展
  • (一) 保险业正式制度存在缺陷
  • (二) 保险业的制度冲突
  • (三) 制度协调是保险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保险业发展的制度冲突与制度协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