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动力煤煤粉自燃倾向性研究

典型动力煤煤粉自燃倾向性研究

论文摘要

煤是一种由多种官能团、多种化学键组成的有机大分子。所有煤种均有自热的属性,当自热积累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时,将会发生自发燃烧。煤炭自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了很多活性基团的变化,在不同反应阶段遵从不同的反应机理。本文选取三种典型动力煤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自燃特性进行了研究:(1)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不同氧化温度下煤样反应性,分析煤中各官能团在自燃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得到了各官能团在煤氧化自燃过程中的反应顺序为:胺基>甲基、芳香亚甲基>羧酸、酯类、乙烯基>醚类。同时对三种煤样进行差谱分析,分析自燃特性为:黑山煤>神府煤>涪陵煤。(2)应用吸氧量法鉴定煤种的自燃倾向性,得到结果为:黑山煤0.68ml/g干煤,神府煤0.65ml/g干煤,涪陵煤0.50ml/g干煤。自然特性为:黑山煤>神府煤>涪陵煤。(3)采用热重法,研究煤自燃氧化升温过程,选取了6个特征温度点,对不同变质程度和不同粒度煤样的特征温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4)采用DSC法研究不同含水率的神府煤样,发现神府煤存在一最易自燃的临界水分值,在12-16%之间。(5)采用活化能为鉴定煤自燃倾向的指标参数,将煤的热重反应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失重阶段、增重阶段、着火后阶段,通过对38种机理反应模型参数的回归拟合,选定了不同的机理模型。并用Coats-Redfern法求解活化能。得到结论与红外分析和吸氧量法鉴定煤自燃倾向结果相同,为黑山煤>神府煤>涪陵煤。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煤炭自燃机理
  • 1.1.1 黄铁矿导因
  • 1.1.2 细菌导因
  • 1.1.3 酚基作用
  • 1.1.4 煤氧复合作用
  • 1.2 煤炭自燃的基础理论
  • 1.2.1 煤的自燃过程
  • 1.2.2 影响煤炭自燃的因素
  • 1.3 煤的自燃倾向性研究现状
  • 1.4 自燃倾向性鉴定方法综述
  • 1.4.1 双氧水法
  • 1.4.2 吸氧量法
  • 1.5 选题的目的和工作思路
  • 第二章 煤自燃氧化过程中的分子结构研究
  • 2.1 结构的红外光谱研究
  • 2.1.1 实验设备和样品制备
  • 2.1.2 实验过程
  • 2.1.3 煤样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 2.3 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煤的自燃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吸氧量鉴定煤自燃倾向性研究
  • 3.1 煤样的采取和制备
  • 3.2 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氧复合热重实验
  • 4.1 热重分析法简介
  • 4.1.1 微商热重法
  • 4.1.2 影响热重法测定结果的各种因素
  • 4.2 差热分析法
  • 4.2.1 差热分析法原理
  • 4.2.2 差热分析的影响因素
  • 4.3 热分析技术对煤的研究应用
  • 4.3.1 在煤的工业分析中的应用
  • 4.3.2 在煤热解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 4.3.3 热重分析在煤的燃烧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 4.4 热重实验研究
  • 4.4.1 样品制备
  • 4.4.2 仪器设备
  • 4.4.3 实验过程
  • 4.4.4 实验结果
  • 4.5 对煤氧复合过程中特征温度点的分析
  • 4.5.1 热重分析特征点的确定
  • 4.5.2 煤氧负荷过程各特征温度点
  • 4.5.3 特征温度点影响因素分析
  • 4.6 水分含量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
  • 4.6.1 实验条件
  • 4.6.2 实验结果
  • 4.6.3 曲线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重曲线动力学分析
  • 5.1 热分析动力学分析基本方法与分类
  • 5.1.1 热重动力学
  • 5.1.2 热重动力学的数据处理方法
  • 5.2 基于活化能指标对煤自燃的动力学分析
  • 5.2.1 活化能作为自燃倾向性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5.2.2 活化能的动力学求解
  • 5.3 机理函数的选择
  • 5.4 活化能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今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济宁矿区埋深影响下粒径对煤自燃倾向性的影响[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煤自燃倾向性及测定中的影响因素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05)
    • [3].基于煤自燃倾向性的绝热氧化时间预测方法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21)
    • [4].煤自燃倾向性及测定中的影响因素[J]. 煤炭与化工 2017(08)
    • [5].煤自燃倾向性的氧化动力学测定方法不确定度评定[J]. 山东煤炭科技 2016(01)
    • [6].煤自燃倾向性鉴定实验方法探讨[J]. 山东煤炭科技 2015(09)
    • [7].煤自燃倾向性色谱法实验研究及改进[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05)
    • [8].煤的组成与结构对自燃倾向性的影响研究[J]. 煤炭技术 2019(08)
    • [9].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法测试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02)
    • [10].基于红外技术的水分对煤自燃倾向性影响的研究[J]. 煤炭技术 2017(07)
    • [11].煤自燃倾向性测试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 煤矿安全 2016(03)
    • [12].煤自燃倾向性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J]. 煤质技术 2014(01)
    • [13].基于活化能的煤自燃倾向性研究[J]. 能源与节能 2014(11)
    • [14].准确测定煤自燃倾向性的方法[J]. 煤矿安全 2010(01)
    • [15].不同自燃倾向性煤的指标气体产生规律实验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8(04)
    • [16].火力发电厂设计中煤自燃倾向性判定方法探讨[J]. 电力勘测设计 2018(S1)
    • [17].煤自燃倾向性样品稳定性的研究[J]. 煤质技术 2015(05)
    • [18].煤自燃倾向性检定方法不合理分析[J]. 低碳世界 2014(09)
    • [19].煤自燃倾向性测试方法综述[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9(02)
    • [20].豹子沟矿煤层自燃倾向性封闭耗氧试验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8(03)
    • [21].升温速率对煤炭自燃倾向性的影响[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17)
    • [22].基于交叉点温度法煤自燃倾向性评定指标的物理内涵[J]. 煤炭学报 2015(02)
    • [23].基于温升速率的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30)
    • [24].煤自燃倾向性的氧化动力学测定中温度测量电路设计[J]. 工矿自动化 2013(05)
    • [25].程序升温条件下煤自燃倾向性实验研究[J]. 煤炭科技 2018(01)
    • [26].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硫铁矿石自燃倾向性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1(01)
    • [27].色谱吸氧鉴定法测定煤自燃倾向性的经验探讨[J]. 煤质技术 2015(05)
    • [28].基于活化能指标硫矿石自燃倾向性的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8(10)
    • [29].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分级的云模型及其应用[J]. 自然灾害学报 2018(01)
    • [30].基于DSC的煤自燃倾向性研究[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2)

    标签:;  ;  ;  

    典型动力煤煤粉自燃倾向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