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对城镇空间形态及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高速公路对城镇空间形态及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驱动已经加快。城镇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已发生重大改变。本文以改革开放城市迅速扩张为契机,以中国中部城市为基本空间范围,研究在高速公路背景下的城市形态特征并总结其演变规律,考察高速公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及其在用地布局上的延续。希望能对“后高速公路时代”城市规划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方面作出一些有意的探索。首先,以南京市城市形态历史变化为例,归纳总结高速公路对城市形态动态变化的影响。然后,通过对湖南全省各个城市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形态变化及用地结构调整受高速公路影响程度,并总结高速公路作用规律。最后,通过对研究成果总结,对“后高速公路时期”的城市建设提出发展建议。高速公路对一个城市以及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对城镇用地变化也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与其他类型公路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制约力与吸引力的共同影响。只有在高速公路与城市其他公路相接的地点以及出入口处才吸引城市用地向其方向扩展,在其他区域则引力并不大。现高速公路结点处附近用地主要存在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居住区郊区化趋势、购物中心和配送中心发展趋势。高速公路建成大大缩短了都市圈内部各市的时空距离,一方面,给市场性强、时效性强、效益高的农业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相应大大地改变了土地的利用结构,造成园地、林地增加,耕地减少,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另一方面,工业用地也大大增长。高速公路所带来的巨大交通优势和经济优势有助于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交通优势加上市场优势将很好的转化为流通优势和经济优势,使得沿线的商业土地面积急剧增大。高速公路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显著的影响着城市内部交通的规划建设及城市用地空间结构。因此,分析高速公路背景下城镇内部空间形态及空间结构的变化意义重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者对城市形态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对城市形态的研究
  • 1.2.3 有关交通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形态及演变的一般性分析
  • 2.1 城市形态的概念
  • 2.2 城市形态的分类
  • 2.2.1 环形放射形模式——传统模式
  • 2.2.2 卫星城市——分散主义的对策
  • 2.2.3 线形城市——自然地安排
  • 2.2.4 棋盘形城市模式——东方的思想
  • 2.2.5 巴洛克轴线系统模式——形体化的极致
  • 2.2.6 星楔状模式——历史的过程
  • 2.2.7 星云状城市——大都市形态
  • 2.3 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变
  • 2.3.1 中国古代、近代城市形态
  • 2.3.2 中国现代城市增长的不同阶段
  • 2.3.3 中国大都市空间扩展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通网络对城市形态发展的影响
  • 3.1 交通对城市形态发展的作用
  • 3.2 交通技术创新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 3.2.1 马拉有轨车时代(1832-1890)
  • 3.2.2 电车时代(1890-1920)
  • 3.2.3 市际和郊区铁路发展阶段(1900-1930)
  • 3.2.4 汽车阶段(1930-现在)
  • 3.2.5 高速公路与环形路快速发展时期(1950-现在)
  • 3.3 过境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 3.3.1 相切式
  • 3.3.2 相离式
  • 3.3.3 相交式
  • 3.3.4 环形放射式
  • 3.3.5 多环放射式
  • 3.3.6 自由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4.1 高速公路对城市形态扩张的影响
  • 4.2 高速公路对城市形态动态变化的影响
  • 4.3 高速公路连通类型对城市形态影响
  • 4.3.1 环城高速连通型
  • 4.3.2 高速围城连通型
  • 4.3.3 高速外围通过型
  • 4.3.4 高速公路贯通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 5.1 高速公路对城市用地结构的影响
  • 5.1.1 动态比较
  • 5.1.2 现状比较
  • 5.2 高速公路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
  • 5.2.1 总用地布局规律研究
  • 5.2.2 不同用地的布局变化
  • 5.3 高速公路对用地的作用规律
  • 5.3.1 非典型轴向发展规律
  • 5.3.2 门槛的边界规律
  • 5.3.3 差异影响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产业更新对近郊小城镇空间的重塑——以郑州市狼城岗镇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20(02)
    • [2].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分异研究[J]. 华中建筑 2020(06)
    • [3].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研究[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7(06)
    • [4].吉林省东部地区特色城镇空间形态解析[J]. 甘肃科技纵横 2017(05)
    • [5].南京市桠溪城镇空间风貌提升规划设计[J]. 城市环境设计 2017(03)
    • [6].2000年来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综述[J]. 现代城市研究 2017(07)
    • [7].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的时空异质性[J]. 地理科学 2017(10)
    • [8].产业转移与城镇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珠三角为例[J]. 经济地理 2014(12)
    • [9].坝区小城镇空间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惠水县为例[J]. 城市地理 2017(06)
    • [10].中小城市近郊区小城镇空间模式初探[J]. 城市地理 2016(06)
    • [11].新世纪城镇空间的影像叙事[J]. 电影文学 2017(23)
    • [12].南京市“撤县并区”的城镇空间作用力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 2017(02)
    • [13].海岸带小城镇空间规划及用地分类探讨[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03)
    • [14].小城镇空间形态优化研究[J]. 建筑与预算 2013(06)
    • [15].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思路与策略探讨——以兴化市主城区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20(11)
    • [16].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下的三峡库区城镇空间发展引导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07)
    • [17].我国镇(乡)域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阶段模式与特征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2(12)
    • [18].苏州小城镇空间发展与动力机制的适变性关系总结[J]. 小城镇建设 2009(05)
    • [19].快速交通引导下的区域城镇空间组织[J]. 城市发展研究 2008(S1)
    • [20].《江苏省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指引》项目介绍[J]. 江苏城市规划 2019(01)
    • [21].古代西南地区城镇空间历史地理关系研究[J]. 新建筑 2016(06)
    • [22].省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城镇空间形态研究——以江苏为例[J]. 华中建筑 2012(12)
    • [23].山水城镇空间营建的思考[J]. 科技信息 2011(04)
    • [24].基于资源枯竭理论的黑龙江煤炭城镇空间发展研究[J]. 小城镇建设 2011(08)
    • [25].锡林郭勒草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分析[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26].西藏城镇空间的艺术性优化设计[J]. 规划师 2016(08)
    • [27].近代民族城镇空间的文化解析——以甘孜县老城区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2)
    • [28].黄土高原沟壑区小城镇空间增长分析[J]. 小城镇建设 2011(04)
    • [29].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J]. 地理研究 2019(10)
    • [30].小城镇“遗传系统”的失衡危机及其应对策略[J]. 山西建筑 2017(07)

    标签:;  ;  ;  ;  ;  

    高速公路对城镇空间形态及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