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模型血浆蛋白质组变化的初步研究

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模型血浆蛋白质组变化的初步研究

论文题目: 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模型血浆蛋白质组变化的初步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普通外科学

作者: 王建东

导师: 李荣,徐迎新,刘斯奇

关键词: 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血浆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质谱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 1.建立血浆蛋白质组研究平台,掌握去除小鼠血浆白蛋白的方法以及进行血浆2-DE所需要的各种条件。2.了解CLP术后不同时间段小鼠血浆蛋白质组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1.应用SDS-PAGE、2-DE及胶图分析软件对各种条件下去除血浆白蛋白的效果做出评价,从中选择最佳方案。2.制备盲肠结扎穿孔(CLP)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只游离盲肠、不做结扎及穿孔作为对照组。在术后不同的时间点抽取血液,去除血浆中的白蛋白后,再行2-DE。同组相同时间点的5个个体胶图做一个虚拟平均胶,然后将同一时间点的CLP组与假手术组的虚拟平均胶匹配,再到个体胶图中比对,确认差异蛋白质斑点,对其行胶内消化、MALDI-TOF-MS质谱仪鉴定、数据库搜索。 研究结果 1.使用DEAE-Cibacron Blue 3GA可去除80%的血浆白蛋白。去除白蛋白后,2-DE显示的蛋白质斑点由处理前的211±19个增加到392±11个,而且许多斑点的蛋白质表达量也明显增加,并可发现更多的差异点。同一个体的平行胶图的平行性、可重复性满意,显示的蛋白斑点在分布、表达量和染色、背景等方面基本一致。2.虚拟平均胶匹配分析发现,在术后4h,CLP组与假手术组有43个蛋白质斑点未能匹配,但将这些差异点在个体胶中分析,均未能在4对以上的胶图中出现。3.使用虚拟平均胶匹配分析发现,术后24h时CLP组与假手术组共有122个蛋白质斑点未能匹配;在个体胶中加以分析后,证实CLP组较假手术组有39个斑点上调,其中18个为新出现的;CLP组中无下调的蛋白质斑点。经胶内消化、质谱鉴定、蛋白质数据库搜索发现,有33个斑点得到鉴定,分属于8种蛋白质:补体c3、富亮氨酸α2糖蛋白、低分子量激肽原、α1酸性糖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血清淀粉样蛋白P、血红素结合蛋白、转铁蛋白。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小鼠血浆蛋白质组技术平台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盲肠结扎穿孔小鼠的血浆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5

相关论文

  • [1].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刘骥.第二军医大学2009
  • [2].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研究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D]. 袁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
  • [3].人肝癌细胞转移相关的蛋白质组和标记分子研究[D]. 丁士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
  • [4].急性肺栓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李圣青.第四军医大学2005
  • [5].应用组织芯片对脑创伤下小胶质细胞凋亡的研究及小胶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蒋平.第二军医大学2005
  • [6].脓毒症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过程中器官损害特点及NF-κB结合活性的随龄改变在感染导致MODSE启动机制中的意义[D]. 许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7].痢疾杆菌免疫及温度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应天翼.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8].蛋白质组学分离和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D]. 许雪姣.复旦大学2005
  • [9].病毒性肝炎的蛋白质组研究[D]. 方彩云.复旦大学2005
  • [10].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肝癌血清标记物[D]. 冯钜涛.复旦大学2005

标签:;  ;  ;  ;  ;  

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模型血浆蛋白质组变化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