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时效的障碍机制

论民事诉讼时效的障碍机制

论文摘要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是各国民事立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其设立的目的既不是限制权利人行使权利,更不是鼓励义务人恶意脱逃债务之履行,而仅仅在于保护不应当再履行义务的义务人,以减少实际生活中恶意权利纠纷的产生,维护社会的稳定。诉讼时效障碍机制是利益冲突下诉讼时效制度对自身价值追求的反制,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是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的理论根源。世界各国在诉讼时效制度中大都相应规定了时效中止、中断的时效障碍制度。无论是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还是延长,三者都具有共同的功能设定和外在效果,即将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或因障碍无法行使权利的情形排除于诉讼时效之外,使诉讼时效期间所含的事实状态要素,真正能限定于权利人主观不行使权利的场合,以提高时效期间的“含金量”,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鉴于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的重要性,以及立法、司法、学界研究等方面的不足,本文以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的理论基础为出发点,通过具体制度对诉讼时效障碍机制分别作出阐述,以期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基础上,对我国的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的完善提供相应的对策。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部分,分别为民事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的理论基础、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不完成、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断和民事诉讼时效的延长。第一部分,在考察分析传统民法理论对诉讼时效制度正当性的理解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学界对于民事诉讼时效正当性的重新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认为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是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的理论根源,诉讼时效障碍机制是利益冲突下诉讼时效制度对自身价值追求的反制。第二部分,在考察民事诉讼时效中止与不完成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中止制度的特点和问题,以德国和台湾地区民法立法例为参照,认为未来的民事立法应当采取并列式立法、对法定事由予以全面的列举以及完善诉讼时效中止和不完成期间计算的类型化规则。第三部分,在考察诉讼时效中断的理论及其与时效中止的区别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德国和台湾地区民法立法例,从消除《民法通则》与《民事诉讼法》关于时效中断的冲突方面提出完善建议。第四部分,在考察了民事诉讼时效延长的理论基础后,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延长制度的特点,参照前苏联民事诉讼时效延长制度和英国民事诉讼时效延长制度,从明确时效延长适用事由、明确时效延长制度的适用范围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对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民事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的理论基础
  • (一) 民事诉讼时效的正当性及其反思
  • 1、民事诉讼时效正当性研究的意义
  • 2、传统民法理论对诉讼时效制度正当性的理解及反思
  • 3、民事诉讼时效正当性的重新认识
  • (二)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
  • 1、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
  • 2、常性诉讼时效和弹性诉讼时效
  • (三) 民事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的理论基础
  • 1、社会公平正义理念是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的理论根源
  • 2、诉讼时效障碍机制是利益冲突下诉讼时效制度对自身价值追求的反制
  • 二、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不完成
  • (一) 民事诉讼时效中止与不完成概述
  • 1、民事诉讼时效中止与不完成的区别和联系
  • 2、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中止制度的特点
  • (二) 民事诉讼时效中止与不完成的比较法考察
  • 1、德国民法上的诉讼时效中止与不完成
  • 2、台湾地区民法上的诉讼时效不完成
  • 3、德国立法例与台湾地区立法例的比较
  • (三) 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中止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
  • 1、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中止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2、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中止制度完善的建议
  • 三、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断
  • (一) 民事诉讼时效中断概述
  • 1、诉讼时效中断的理论基础及其与时效中止的区别
  • 2、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特点
  • (二) 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比较法考察
  • 1、德国民法上的诉讼时效中断
  • 2、台湾地区民法上的诉讼时效中断
  • 3、德国立法例与台湾地区立法例的比较
  • (三) 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中断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
  • 1、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中断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2、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中断制度完善的建议
  • 四、民事诉讼时效的延长
  • (一) 民事诉讼时效延长概述
  • 1、民事诉讼时效延长的理论基础
  • 2、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延长制度的特点
  • (二) 民事诉讼时效延长的比较法考察
  • 1、前苏联民事诉讼时效延长制度
  • 2、英国民事诉讼时效延长制度
  • (三) 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延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 1、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延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2、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中断制度完善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港两地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比较[J]. 中国公证 2019(03)
    • [2].民事诉讼时效适用问题研究——基于法治建构的微观视角[J]. 法制与经济 2018(05)
    • [3].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与商业银行应对之策[J]. 区域金融研究 2009(02)
    • [4].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与商业银行应对之策[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06)
    • [5].浅析民事诉讼时效的若干问题[J]. 法制博览 2020(02)
    • [6].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与商业银行应对之策[J]. 河北金融 2009(02)
    • [7].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与商业银行之应对[J]. 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2009(03)
    • [8].宋代民事诉讼时效论略[J]. 古代文明 2018(01)
    • [9].民事诉讼时效规则并入海事诉讼法律问题研究[J]. 法治论坛 2019(02)
    • [10].论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09(02)
    • [11].关于我国民事诉讼时效与调解制度的相关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 2016(02)
    • [12].试论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效力的重新定位[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1(08)
    • [13].试论普通民事诉讼时效的立法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08(33)
    • [14].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民事诉讼时效冲突探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06)
    • [15].论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体系[J]. 理论界 2011(11)
    • [16].试论提起诉讼与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断[J]. 价值工程 2014(21)
    • [17].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民事诉讼时效之衔接[J]. 法制与经济 2018(09)
    • [18].浅析民事诉讼时效制度[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2)
    • [19].从一起二审改判案例谈海事诉讼中的时效中断[J]. 法治研究 2008(07)
    • [20].浅析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不足与诉讼时效丧失——以农村金融机构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22)
    • [21].从一起二审改判案谈海事诉讼中的时效中断[J].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8(00)
    • [22].从两起司法案例看信访对诉讼时限的影响[J].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20(03)
    • [23].最高法院出台民事诉讼时效司法解释[J]. 民主与法制 2008(19)
    • [24].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是否受两年民事诉讼时效限制[J]. 中国劳动 2014(05)
    • [25].浅析民事诉讼时效制度[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9)
    • [26].银行运用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解读[J].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09(05)
    • [27].诉讼时效制度问题完善之刍议[J]. 中国职工教育 2013(06)
    • [28].两种时效制度的嫁接及其法律功效[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9(03)
    • [29].一起败在时效上的矿权出让合同纠纷案[J]. 资源导刊 2009(11)
    • [30].民事诉讼时效的几点反思[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标签:;  ;  ;  ;  

    论民事诉讼时效的障碍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