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群体之劳动权研究

灵活就业群体之劳动权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剧变使失业风险在各领域快速扩展,金融风暴的狂卷又将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工推到了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不得不涌入灵活就业领域来解决自身生存问题。然而,由于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在现行法律中缺乏针对性规定,其权益诉求往往难以得到法律的明确支持。在人权意识高扬的当今时代,既然国家还不能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在公民通过自身劳动来维持生存的自力救济中,保障其劳动的权益理应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立足于这一社会现状,本文以宪政建设为视野,以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宪法学、法理学以及部门法学知识,采用归纳、列举、比较等多种分析研究方法,在对灵活就业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揭示了当前我国灵活就业群体劳动权面临的多重困境,及其事后救济措施的缺位。本文进而提出,我国当前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制以及公权力介入机制等方面的缺陷是造成上述困境的制度性成因。最后,本文以对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理论的阐述为支撑,在社会制度改造、事前立法、事中督导以及事后救济等四个层面,展开了灵活就业群体劳动权保障体系的架构设想,试图在宪政层面上做一些智识性思考,为该群体劳动权益的实现提出一些建构性意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1. 灵活就业理论概述
  • 1.1 灵活就业的界定
  • 1.1.1. 概念选择
  • 1.1.2. 概念界定
  • 1.2 灵活就业在全球的发展
  • 1.2.1 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
  • 1.2.2 各国的实践状况
  • 2. 灵活就业群体劳动权之现状分析
  • 2.1 权利的多重困境
  • 2.1.1 平等就业权被忽视
  • 2.1.2 休息权无保障
  • 2.1.3 劳动报酬权不稳定
  • 2.1.4 职业培训权缺失
  • 2.1.5 职业安全权被践踏
  • 2.1.6 团体权利缺失
  • 2.2 事后救济制度的缺位
  • 2.2.1 就业者的定位模糊
  • 2.2.2 劳动关系缺乏规范性
  • 3. 灵活就业群体劳动权保障的制度瓶颈
  • 3.1 户籍制度的制约
  • 3.1.1 户籍制度导致社会分层和社会断裂
  • 3.1.2 社会分层与断裂助长权利的不平等态势
  • 3.2 社会保障制度的桎梏
  • 3.2.1 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
  • 3.2.2 社会保险缺乏接续和转移设计
  • 3.2.3 社会保障机构缺乏精细化管理
  • 3.3 教育制度的偏颇
  • 3.3.1 灵活就业群体受教育程度的先天不足
  • 3.3.2 灵活就业群体受教育程度缺陷的代际传递
  • 3.4 公权力正当性介入机制不健全
  • 3.4.1 劳动立法覆盖面狭窄
  • 3.4.2 劳动监察制度乏力
  • 3.4.3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
  • 4. 灵活就业群体劳动权保障的宪政架构
  • 4.1 灵活就业群体劳动权保障的理论基础
  • 4.1.1 自生自发秩序
  • 4.1.2 罗尔斯正义论
  • 4.1.3 社会平等理念
  • 4.2 灵活就业群体劳动权保障的制度设计
  • 4.2.1 社会制度改造
  • 4.2.2 事前立法保障
  • 4.2.3 事中督导机制
  • 4.2.4 事后救济制度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新兴非标准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 长白学刊 2020(03)
    • [2].重庆市大渡口区总工会为户外灵活就业群体打造“温馨驿站”[J]. 中国工运 2020(06)
    • [3].关注新型就业群体合法权益[J]. 检察风云 2019(02)
    • [4].多管齐下,力促新增就业群体稳定就业[J]. 就业与保障 2017(11)
    • [5].关注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群体[J]. 百姓生活 2016(11)
    • [6].论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保障[J]. 山西青年 2017(17)
    • [7].我国灵活就业现状研究[J]. 商 2016(26)
    • [8].当前青年就业群体的职业稳定性问题研究——以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为例[J]. 中国劳动 2014(06)
    • [9].我国灵活就业群体社会养老保险对策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2)
    • [10].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需求与对策研究——基于重庆市363名“棒棒”的调查分析[J]. 南方人口 2008(02)
    • [11].聚焦新型就业群体 变局与新局[J]. 中国工人 2020(09)
    • [12].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探讨[J]. 中国市场 2017(28)
    • [13].农民工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矛盾分析——基于对重庆市158名“棒棒”的调查[J]. 西部论坛 2010(01)
    • [14].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基于目标匹配的视角[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11)
    • [15].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人,这些就业渠道要知道[J]. 记者观察 2016(04)
    • [16].重庆市九龙坡区总工会“七个到位”推进灵活就业群体入会[J]. 工会信息 2019(21)
    • [17].HR盯上了00后[J]. 人力资源 2018(04)
    • [18].女性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生态与就业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成都市调查数据的分析[J]. 农村经济 2010(06)
    • [19].国外对弱势就业群体的研究及其政策启示[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3)
    • [20].“最难就业年”如何破解?[J]. 教育与职业 2013(25)
    • [21].论城市弱势就业群体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11)
    • [22].“灵活就业”研究的起点与难点:概念与界分[J]. 黑河学刊 2020(01)
    • [23].灵活就业群体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新探[J]. 现代经济探讨 2020(10)
    • [24].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以养老保险为例[J]. 学理论 2010(13)
    • [25].应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 浙江经济 2009(10)
    • [26].城乡就业相互拉动效应模型及实证分析[J]. 管理评论 2016(01)
    • [27].个人收入同步增长的保障制度设计:15城市证据[J]. 重庆社会科学 2013(11)
    • [28].外来流动就业群体的“住有所居”与公租房政策思考[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2)
    • [29].试论对油田社区困难就业群体的职业指导[J]. 中外企业家 2011(23)
    • [30].论城市弱势就业群体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4)

    标签:;  ;  ;  ;  

    灵活就业群体之劳动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