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周细胞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紧密连接形成影响的研究

视网膜周细胞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紧密连接形成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 新生血管性视网膜病变常见于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是一类危害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其共同的特征是形成病理性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这些血管失去正常的生长抑制,缺乏重建和成熟,渗漏性强,是导致视网膜水肿、出血和增殖等病变的根本原因。 视网膜微血管壁由两种细胞组成:视网膜周细胞(retinal pericytes,RPCs)和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MECs)。RNV的生成是一个由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相互作用,众多细胞因子和信号途径时序性参与和制约的多步骤、复杂过程。两种细胞相互作用的平衡对正常的血管生成和维持至关重要,一种细胞的损害会影响另一种细胞。在血管生成中,内皮细胞处于主导地位,既往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内皮细胞,对其作用已有了较多的认识。周细胞作为血管生成和血管功能的重要调节细胞,尤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周细胞作为首发的受损细胞,使其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RNV的形成是视网膜对缺血缺氧的一种紧急代偿,但这种代偿失去了正常血管生成的调控和抑制机制,从而产生了管壁结构不健全、易渗漏的新生血管。目前消除新生血管的治疗,如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激光光凝视网膜无灌注区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视网膜水肿、出血等病变带来的视力损害,但同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1 免疫磁珠法原代纯化视网膜周细胞及内皮细胞培养和鉴定
  • 1.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免疫磁珠原代分离周细胞
  • 1.2.2 细胞传代
  • 1.2.3 细胞形态观察及活力实验
  • 1.2.4 免疫组化鉴定
  • 1.2.5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 1.2.6 细胞冻存和复苏
  • 1.3 结果
  • 1.3.1 细胞形态学特点
  • 1.3.2 细胞免疫化学鉴定
  • 1.3.3 细胞生长规律
  • 1.4 讨论
  • 1.4.1 周细胞分离纯化方法改进
  • 1.4.2 周细胞鉴定
  • 2 周细胞对内皮细胞增生移行管腔形成的影响及Flk-1调节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建立细胞共培养系统
  • 2.2.2 周细胞条件培养液制备
  • 2.2.3 细胞缺氧模型
  • 2.2.4 细胞增生实验
  • 2.2.5 细胞移行实验
  • 2.2.6 细胞管腔形成实验
  • 2.2.7 RT-PCR
  • 2.2.8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
  • 2.3.1 共培养系统的建立
  • 2.3.2 共培养细胞MTT比色实验
  • 2.3.3 共培养细胞FCM细胞周期测定
  • 2.3.4 共培养内皮细胞Flk-1mRNA水平
  • 2.3.5 PCM对内皮细胞增生影响MTT实验
  • 3H-TdR掺入实验'>2.3.6 PCM对内皮细胞增生影响3H-TdR掺入实验
  • 2.3.7 PCM对内皮细胞移行的影响
  • 2.3.8 PCM对内皮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
  • 2.2.9 PCM对内皮细胞Flk-1表达影响
  • 2.4 讨论
  • 2.4.1 周细胞对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
  • 2.4.2 PCM对内皮细胞增生和管腔移行的影响
  • 2.4.3 周细胞通过Flk-1途径调节内皮生长
  • 3 周细胞及其衍生的Angl对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
  • 3.1 材料和设备
  • 3.1.1 主要设备
  • 3.1.2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处理因素
  • 3.2.2 实验分组
  • 3.2.3 免疫荧光染色
  • 3.2.4 Western blot检测
  • 3.2.5 RT-PCR检测
  • 3.2.6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免疫荧光染色
  • 3.3.2 Western blot
  • 3.3.3 RT-PCR
  • 3.3.4 不同浓度Angl对内皮细胞表达occludin影响
  • 3.4 讨论
  • 3.4.1 常氧下PCM及Angl抗体对TJs表达影响
  • 3.4.2 缺氧下PCM及Angl抗体对TJs表达影响
  • 3.4.3 Angl对内皮TJs表达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应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观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视网膜变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02)
    • [2].手术治疗视网膜下残留过氟化碳液体的临床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 2020(02)
    • [3].《视网膜·16》[J]. 美术学报 2018(06)
    • [4].《视网膜·1》(局部)[J]. 美术学报 2018(06)
    • [5].基于稀疏表示的视网膜眼底图像血管检测[J]. 软件导刊 2017(02)
    • [6].激光笔致视网膜光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J]. 国际眼科杂志 2017(05)
    • [7].360度视网膜切开联合剥除视网膜增殖膜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15)
    • [8].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小鼠视网膜内的表达[J]. 眼科新进展 2017(05)
    • [9].医疗器械非相干光辐射视网膜热危害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09)
    • [10].正常人群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测量[J]. 眼科 2016(05)
    • [11].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 2015(10)
    • [12].iPad Mini还需理性面对[J]. 电脑迷 2012(23)
    • [13].高压氧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挫伤的疗效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10)
    • [14].香烟烟雾对小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结构的影响[J]. 眼科新进展 2020(01)
    • [15].从小鼠视网膜多种成像方式探讨眼科光学成像技术进展[J]. 中国激光 2020(02)
    • [16].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浅层微血管的早期改变[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20(08)
    • [17].中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基于半球形视网膜的人造眼[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0(04)
    • [18].视网膜相关疾病基因治疗的现状[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05)
    • [19].北京市50岁以上人群高度近视眼合并视网膜劈裂的患病率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05)
    • [20].视网膜内环境平衡失调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7(17)
    • [21].视网膜血氧饱和度测量技术综述[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06)
    • [2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前后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的改变[J]. 眼科新进展 2017(10)
    • [23].中西药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发玻璃体积血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07)
    • [24].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疗效[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11)
    • [25].松解性视网膜切开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J].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5(02)
    • [26].有效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及非增殖期视网膜形态改变[J]. 河北医学 2015(10)
    • [27].视网膜钙黏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研究现状[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5(09)
    • [28].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视网膜感光能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新医学 2015(09)
    • [29].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10)
    • [30].大嘴侃IT之视网膜屏[J]. 电脑迷 2012(21)

    标签:;  ;  ;  ;  ;  ;  ;  ;  ;  ;  ;  

    视网膜周细胞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紧密连接形成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