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提升途径沈荣煌

浅析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提升途径沈荣煌

(广东电网潮州饶平供电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潮州515700)

摘要: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杰出贡献,同时彻底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电力事业关乎社会民生,在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背景下,对于电能的需求度不断增长,如何保证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成为当前首要任务之一。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系统中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导致系统结构十分复杂,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出现安全隐患。就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展开分析,提出有效对策予以实践。

关键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提升途径

引言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彻底摆脱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用电供不应求的局面。供电是否可靠一般是依据其可靠率来进行检测的,指的是在具体进行统计的时间范围内,通过供电时间、统计小时数二者的比值获得的,所以要想提高供电可靠性则应该去缩短用户的均停电时间。

1供电可靠性的作用及意义

电气时代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种类也不断增多,但是因为电力系统充裕性较差,所以有时候是没有办法满足用户需求的,常常会出现停电的现象。而在停电的过程中,最让用户感到害怕的就是用电可靠性,严重的还会因为用电可靠性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出现伤亡事件,所以提高用电可靠性是提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一大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供电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2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2.1加强电网改造力度,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

我国对于电网建设重视程度较高,在智能电网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如何能够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成为当前首要任务之一。从电力系统角度来看,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应该贯穿于电网改造规划、设计和建造全过程,优先考虑供电可靠性,最后考虑电网经济性。

2.2提高供电及发电设备的可靠性

当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电网配电选择则应该不断的向着安全可靠、技术进步、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在配电网设备选取的时候应该应尽量的选取智能化、自动化和免检修的设备,从而通过设备可靠性的提高来提升供电的可靠性。例如再进行变压器选取的时候则应该尽量的选取那些低损耗、节能类型的变压器。配电网运行时候的负荷是有差异的,有些负荷较重,有些较轻,这时候其无功电流就会相对较大,不可避免的则会出现线路损耗的现象。所以在选取的时候应尽量的去选取无功补偿装置来实现对线路功率因素恒定的有效保障。为了规避雷电等对线路造成的损害,我们可以选用金属氧化物类型的避雷器,这种避雷器的优点是通流容量大、保护性能较好、结构简单,所以能够实现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2.3提高技术水平

第一,优化电源与输电方式,提升电源系统可靠性。提升发电设备与供电设备的可靠性。扩大导线截面,提升线路输送电能的容量。增加变电站联络线,分段控制,提升各站负荷转供能力,实现少停电的目标,提升供电可靠性。第二,提高配网供电自动化水平。科学选择与当地适应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对配网实施整套自动化监控措施,其主要内容有故障检测、故障定位、隔离故障点、重构网络和恢复供电等。采集并处理故障信息,采集配网实时状态、开关动作次数、设备、潮流动向及负荷情况等数据,检测并定位不同故障点位置,进行网络管理,合理拟定优化方案,结合一次性系统隔离故障,遥控恢复供电,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可配备带电作业的车辆与工具,以安全为前提进行带电作业,减少配网停电时间。

2.4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供电可靠性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背景下,为了可以有效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应该大力推行状态检修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采用停电检修。在当前电网改革背景下,电网检修如果长期采用停电检修,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到人们正常生产生活,所以可以通过应用免维护和可靠性较高的电气设备,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以往的周期性计划检修局限性较大,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设备运行需要,所以应该大力推广状态检修模式,根据设备设计运行情况和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和判断设备是否需要维修,如果存在故障需要及时有效予以解决,确保电气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带电作业可以在不断电的前提下进行检修和维修,技术性较强,但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威胁,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

2.5加快配电网络自动保护的建设速度

配电网络自动保护的实现能使得故障区段有效的隔离、恢复、诊断,实现配电网络的实时调整、负荷监测、运行方式变更、转移等,进而大大的减小停电的频率。这种技术措施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旧站,需要旧站进行综合性自动化改造,通过对配电网结线主模式的研究,依据实际制定出改造的具体方案并不断实施。

2.6强化用户安全用电管理

电力公司应定期检查用户的安全用电情况,如果发现有危及用电安全的现象,应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及时跟踪解决,避免因用户设备问题引发配网线路跳闸故障,保证其他用户稳定安全用电。强化用户继电保护定值管理,由生产技术部门统一核定用户继电保护定值,确保匹配上级保护,预防因用户设备事故引发配网线路越级跳闸故障。很多停电事故都是外部因素导致,如汽车撞电杆、不法分子偷盗电力设施及居民从高处扔杂物等,应预防偶发事件,增加巡线人手,并通过发宣传单、广播、电视及网络等途径大力宣传《电力法》与《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呼吁全社会关心电力设施,保护电力设施,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

3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组织途径

3.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提升管理人员管理意识

首先,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促使管理人员可以养成良好的管理意识,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贯穿于生产和管理全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正确看待自身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在掌握一定文化水平的同时,可以深入生产各个环节,更为充分掌握操作方法和管理软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应该聘用具备过硬专业能力的人才,负责可靠性管理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于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影响较为深远。其次,电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是一个整体,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所以,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及时共享信息,获得全方位的支持和配合,促使可靠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所以,还应该选择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可靠性管理网络得以顺利构建。最后,电力企业需要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和国家规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组织管理水平,明确相关负责人的权责所在,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切实提升可靠性管理水平。

3.2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力度

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应该提升运行维护管理力度,配备专业的故障抢修队伍。在运行维护管理中,综合考量天气因素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带来的影响,深入到各个环节,以便于解决电气设备中的缺陷问题。输电线路需要提升运行维护管理力度,如果是外力破坏需要加强控制,制定预防控制方案,配备维护检修队伍和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人员,尽可能避免电气故障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产生不良影响。

结语

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供电质量,对于社会经济增长和生产生活影响较大,这就需要供电企业能够正视自身职责所在,选择合理检修模式,配备专业维修人员,以便于及时有效处理其故障问题,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郭屹全,方勇.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综述[J].电子世界,2014,41(17):58-60.

[2]张富春,张富超,黄家栋.考虑雷电天气的大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J].中国电力,2016,23(5):44-48.

[3]王磊.针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19):75-76.

[4]宋晓通,谭震宇.基于自适应算法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3(Z1):1040-1044.

标签:;  ;  ;  

浅析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提升途径沈荣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