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降逆是关键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降逆是关键

旺苍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元62820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的压力,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给我们的胃肠增加了许多负担。从而增加了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与增长率。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是逐渐提升的,疾病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很多疾病患者。那么,目前跟肠胃有关联的疾病有哪些呢?无疑是反流性食管炎。

一、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十二指肠与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部位引起的食管黏膜发生炎症、溃烂、纤维化及糜烂等发生的病变。其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为:反酸、烧心、吞咽困难等症状。

二、反流性食管炎病因分析

1.化学性内容物的刺激。

十二指肠与胃内容物发生化学性刺激反流倒入食管,引发的食管炎症性变化;胃食管功能异常,抗反流的能力下降,出现的反流症状;如果长期处于不断刺激食管黏膜,炎症一直持续存在,最终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2.饮食方面。

由于经常进食咖啡因食品、酒精、高脂肪饮食等,使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异常引发反流性食管炎。

3.消化液方面的。

由于胃里面的胃蛋白酶、胃酸与胆内的胆汁等消化液,是很容易引起对食管黏膜造成其伤害性。

4.神经方面调节失常。

由于神经体液调节失常可导致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减弱功能。

5.激素方面。

如长期以胃动素、胃泌素控制食管下括约肌来完成改善反流症状的,以此消化道和另外的激素会产生影响。

6.治疗手术是的机械刺激。

做胃插管、食管手术检查时手术的机械刺激,会产生其影响。

7.药物方面。

如果使用肾上腺素类药物,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如果女性长期口服黄体酮和避孕药等药物,这些药物都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及增加疾病率。

8.精神方面因素。

恐惧、焦虑、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都是诱发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

三、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

1.相关部位功能的抗反流屏障失控或被破坏。

抗反流屏障最重要就是可以阻止反流现象。其部位所起的作用为:(1)保持胃内压的压力,且对生理性起刺激反应收缩反应,发挥其阻止胃内容物的反流作用。(2)主要发挥其维持远端高于胃内压力和近端高于食管内压力作用。(3)主要发挥其近端的食管起松弛反应,使其胃内压力水平与其接近平稳状态作用。

2.细胞、组织的酸状态造成的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异常或损害,导致食管炎的发生。

3.食管部位功能异常,发生障碍。

4.食管黏膜严重缺乏抵抗力,如:对胃蛋白酸和胃液中的盐酸。

5.胃十二指肠功能异常。(1)胃排空异常。(2)胃十二指肠反流。

四、为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降逆是关键

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主要采取和胃降逆法治疗,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疗效成果,其治疗体会分析如下陈述。

(一)资料与方法

1.以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主要对象为研究课题分析,以符合内科学的诊断标准:患者有反酸、烧心、胸骨部位有灼痛感等症状,伴有情绪波动幅度大。再对患者进行分组,如:按年龄段与性别搭配分组。男性:10位(26-60岁);女性:10位(26-60岁)。A组:5男+5女,B组:5男+5女。

2.治疗的方法。

对A组的患者成员使用常用的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对B组患者成员进行口服胃降汤处方药治疗(中药方)。治疗以疗程为主要方式(10周一疗程)。然后对其两组的临床症状观察疗效。再对其跟进两组的患者情况进行1年时间内的随访,进行观察比较反流性食管炎的复发率差异结果分析。

2.判断的标准—显效、有效、无效

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基本会随之消失,经过食管内镜检查出的粘膜严重及糜烂面积也随之缩小,说明此治疗对其显效了;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反酸、烧心等症状已经得到减轻且发作的次数也随之减少,内镜检查面积缩小更小。无效是临床症状和内镜检查是没有发生好的变化,甚至变严重或恶化现象。

(二)治疗结果显示分析

1.对其近期治疗疗效比较。

对其A组与B组进行比较,B组的显效高于A组,B组的有效高于A组,B组的无效低于A组。因此,B组的治疗效果好。

2.对其远期治疗疗效比较。

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1年内的随访调查分析比较,再对比两者患者的分析结果显示为:B组的患者复发率较低。

(三)讨论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其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也有可能与患者的情绪波动与饮食习惯有关系,但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下端的括约肌抗反流功能失常,不能有效发挥其阻止内容物反流倒入食管的作用,从而使食管黏膜损伤。再加上现在人们生活的压力,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都是促进反流性食管炎病症的增加率。

中医理论中的反流性食管炎是属于泛酸范畴。其中以主要讲究脾胃是相互表里的,作用原理是:“脾主要升清,而胃主要是降浊”。胃以降为顺,如果饮食中不节制,引起上逆,胃就失去了降,所以情志不顺畅,形成肝气犯胃,从而引发反流性食管炎,所以采用和胃降逆法使肝疏解郁,所以是治好此病的关键。

和胃降逆汤主要采用张仲景的药学药方为基础,药方主要功效是下气消痰与将逆平肝。

总之,以上结果分析表明,采用和胃降逆法是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发生反复率较低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近期和远期的比较中都是很满意的,所以值得患者使用其治疗方法。

标签:;  ;  ;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降逆是关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