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环境法的法典化

论中国环境法的法典化

论文摘要

成文法是大陆法系国家的第一法源,制定法典成为各国完善部门法法律的一大特色。中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成员之一,实现部门法法典化成为一种趋势。当前,中国民法法典的制定已被纳入立法规划,正如火如荼的进行。2007年3月10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的《物权法》,是民法法典制定过程中的里程碑。民法法典的制定引发学者们对部门法法典化问题的激烈争论。作为新兴学科的环境法是否可以实现法典化?这一问题还未引起大家的关注。诸多学者研究环境法的着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及矫正对策上,对环境法的未来发展走向问题鲜有研究和探讨。在知识多元化的今天,为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对各部门法的未来发展趋向提供借鉴,本文对中国环境法法典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研究。环境法法典化是成文法国家21世纪初环境法发展的一大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体现。法典是法律制度文明的核心,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途径,是大陆法系国家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和理想模式。法典化作为国家立法活动具有特定的政治意义,它借助法制的统一为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立法目的的实现,促进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发展与繁荣。中国环境法法典化问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明确环境法的立法目的、指导思想及解决环境法立法中存在的不足,完善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基本框架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文通过归纳演绎、比较分析、哲学分析及历史分析等方法论证了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存在基础,得出结论:中国环境法要实现法典化。正文分三部分论证中国为什么要实现环境法法典化与如何实现环境法法典化两大问题。第一部分简要概括法典化的内涵、法典的标准及法典化的意义。法典化是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和谐、系统的标准,对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编纂的过程。制定法典以统一性、超前性、完整性、法律简化与体系性为基本标准,实现法典化的过程中不能与之相背离。第二部分论述中国实现环境法法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自然法的嬗变与理性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罗马法传统,及国家的政治统一与经济发展,为我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实现提供理论可行性;世界各国环境立法趋同化与法典化现象,中国的法典化传统,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环境法学研究的繁荣,环境法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为我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行性。第三部分提出中国环境法典的立法构想。瑞典《环境法典》的颁布为我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实现提供了模板,我国以法律移植与本土化这一根本原则为基石,借鉴典型性国家的环境法立法模式,提出中国环境法典的“框架式、分阶段立法”模式。论文的创新性在于从理论上提出了中国环境法典的立法构想。中国环境法典的制定应吸收外来法的先进经验,借鉴本国现行民法法典的“渐进式”立法模式,制定一部总则意义上的法典。论文对此提出几点建议:中国环境法法典化应当采取“框架式、分阶段立法”的新模式;建构上实现法典与司法解释的结合;针对环境事务灵活多变的特点,实现法典的主动定期修改制度。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导论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学术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 主要创新点
  • 二、法典化的涵义、标准及意义
  • (一) 法典化的涵义
  • (二) 法典的标准
  • (三) 法典化的意义
  • 三、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必要性
  • (二) 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可行性
  • 四、中国环境法典的立法模式
  • (一) 典型性国家环境法的立法模式
  • (二) 制定环境法典的根本原则
  • (三) 中国环境法典的立法构想
  • 五、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诠释与路径: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社会资本之维——读《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中国环境法治考察》[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7(02)
    • [2].中国环境法研究的基本特点、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3].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法治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环境法治 2008(00)
    • [4].中国环境法40年历程回顾[J]. 世界环境 2012(03)
    • [5].当代中国环境法的“实施困境”与对策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1(22)
    • [6].三十年中国环境法治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7].呼唤回归的中国环境法——从“盐城水污染案”判决的公众回应谈起[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 [8].《中国环境法治》[J]. 中国环境法治 2015(00)
    • [9].从环境保护到环境保健——论中国环境法治的趋势[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0].中国环境法中的软法现象探析[J]. 政治与法律 2009(02)
    • [11].《中国环境法治》[J]. 中国环境法治 2014(02)
    • [12].《中国环境法治》[J]. 中国环境法治 2013(02)
    • [13].中国环境法上合作原则的演化路径与治理功能——以城市环境治理中认证能力为中心的考察[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4].从新《环境保护法》谈中国环境法治建设展望[J]. 商 2015(11)
    • [15].卷首语[J]. 中国环境法治 2008(00)
    • [16].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环境法治建设之成就[J]. 节能与环保 2019(01)
    • [17].比较环境法对中国环境法治之功效[J]. 清华法治论衡 2013(03)
    • [18].卷首语[J]. 中国环境法治 2009(00)
    • [19].中国环境法的形成及其体系化建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20].中国环境法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9(08)
    • [21].结构性陷阱:中国环境法不能承受之重——兼议我国环境法的修改[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2].金老师 我们都要成为您(代序)[J].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13(00)
    • [23].分两步走构建中国的环境法典——对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一些思考[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3)
    • [24].从后果控制到风险预防 中国环境法的重要转型[J]. 中国生态文明 2019(01)
    • [25].论中国环境法的法典化[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9(12)
    • [26].“十一五”中国环境法治回顾、评价与展望[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2(01)
    • [27].浅谈中国环境法与WTO规则的接轨[J]. 法制与社会 2008(27)
    • [28].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理论证成与方法自觉[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02)
    • [29].论中国环境法对PM2.5问题的应对[J]. 法制与社会 2015(29)
    • [30].卷首语[J].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10(00)

    标签:;  ;  ;  ;  

    论中国环境法的法典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