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山西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在国家对“三农”工作重视程度及支持力度逐渐加大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山西效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发挥规模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本文就如何实现山西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山西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实地考察与专家咨询相结合、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等方法分析山西效益农业的构成要素和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提出山西不同类型区效益农业发展模式与方向以及适合山西重点发展产业。本文阐述了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当前山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山西省受自身自然资源、耕地、水资源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制约,历年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求,产需缺口较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本文针对山西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山西效益农业的构成要素可以有优良农作物品种、绿色产品、旱作农业和节水工程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等组成,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重点研究了山西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技术服务、财政支持、农村金融服务)和山西不同类型区效益农业发展模式与方向(城郊工矿农业区、传统农业区、生态脆弱农业区),提出效益农业发展的方向:城郊工矿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传统农业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等多种经营,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改造传统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走种、养、加一条龙路子,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生态脆弱农业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加强农田建设、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并重点确定了四大发展产业:特色小杂粮、特色畜禽、绿色蔬菜、干鲜果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效益农业的内涵
  • 1.1 效益农业的内涵
  • 1.1.1 效益农业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 1.1.2 效益农业的核心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1.1.3 效益农业的基本前提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 1.2 效益农业的特征
  • 1.2.1 效益农业是市场农业
  • 1.2.2 效益农业是高收益农业
  • 1.2.3 效益农业是科技密集型农业
  • 1.2.4 效益农业是产业化的农业
  • 第二章 山西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1 耕地面积少引发粮食供给不均衡
  • 2.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 2.3 科技创新及科普惠农工作到位不及时
  • 第三章 山西效益农业的构成要素
  • 3.1 农作物优良品种
  • 3.2 绿色产品
  • 3.3 旱作农业和节水工程技术
  • 3.4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 第四章 山西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
  • 4.1 技术服务
  • 4.1.1 农业技术推广
  • 4.1.2 农村技术承包
  • 4.2 财政支持
  • 4.2.1 政府财政支农资金
  • 4.2.2 专项支农资金
  • 4.3 农村金融服务
  • 4.3.1 农村金融服务的作用
  • 4.3.2 农村信用社
  • 第五章 山西不同类型区效益农业发展模式与方向
  • 5.1 城郊工矿农业区
  • 5.1.1 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促进了效益农业
  • 5.1.2 当前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3 未来农业发展模式与方向
  • 5.2 传统农业区
  • 5.2.1 农区效益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 5.2.2 农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3 未来农区发展方向
  • 5.3 生态脆弱农业区
  • 5.3.1 发展态势
  • 5.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3 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 5.3.4 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
  • 第六章 山西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 6.1 特色小杂粮
  • 6.2 特色畜牧业
  • 6.3 绿色蔬菜
  • 6.4 干鲜果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游客忠诚研究[J]. 农业经济 2019(10)
    • [2].大数据时代下农业发展模式的变革契机及路径选择[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3].国外三大成功农业发展模式值得借鉴[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7(01)
    • [4].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 农技服务 2016(16)
    • [5].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J]. 青海农技推广 2017(01)
    • [6].大陆与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J]. 世界农业 2017(04)
    • [7].低碳视角下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探究[J]. 中国市场 2017(13)
    • [8].浅论不同地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J]. 农技服务 2017(11)
    • [9].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发展模式初探——以黄骅中捷产业园区为例[J]. 智富时代 2017(03)
    • [10].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 花卉 2016(06)
    • [11].近十年(2004-2014)我国不同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 城市地理 2015(22)
    • [12].国内外科技型农业发展模式对贵州的借鉴价值[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10)
    • [13].新时代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文化农业的提出与构建[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9(03)
    • [14].青海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J]. 农业工程技术 2017(17)
    • [15].浅谈中国稻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环境管理思路[J]. 青海环境 2017(03)
    • [16].适度规模经营: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J]. 当代经济 2016(05)
    • [17].探讨都市区环境下的城郊农业发展模式[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17)
    • [18].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探讨[J]. 农技服务 2016(09)
    • [19].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基准探讨高效农业发展模式[J]. 北京农业 2015(28)
    • [20].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亟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经济 2013(01)
    • [21].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术语述略[J]. 学习月刊 2012(04)
    • [22].对当前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 北京农业 2012(12)
    • [23].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J]. 生态经济 2011(10)
    • [24].农业发展模式的术语体系研究之背景、意义与原则[J]. 学习月刊 2011(22)
    • [25].我国农业发展模式术语概念体系的建立[J]. 学习月刊 2011(24)
    • [26].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1)
    • [27].中国农业的生态性困境及其出路——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J]. 学理论 2010(27)
    • [28].城市郊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效益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19)
    • [29].美国农业发展模式是否适应中国?[J]. 世界农业 2018(04)
    • [30].川东丘陵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索——以遂宁市大英县为例[J]. 四川农业科技 2017(05)

    标签:;  ;  ;  ;  

    山西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