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由此带来了物种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且这些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进一步的发展。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服务功能恢复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同时,保护区的建立对当地的居民、企业乃至整个地区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对保护区内及周边居民尤为明显:由于保护区内的资源开采受限或被完全禁止,他们不得不改变甚至放弃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有些居民还不得不迁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保护区居民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牺牲,保护区由于他们的行为而为公众提供了更优质的生态服务,因此生态服务的受益者们应该对他们进行补偿,这不仅是顺利开展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公平理念的体现。然而我国系统、完整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尚未建立,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主体不清、标准不明、方式单一、资金不足等问题,构建合理有效的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前两部分有“提出问题”的作用,也为论文第三部分的“分析问题”和第四部分的“解决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部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即解决“什么是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问题。本章先列举了不同学科对生态补偿的几种表述,通过从中排除不应属于生态补偿的内容,得出生态补偿的定义。然后笔者通过几个相近概念的区分,界定了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最后将“生态补偿”与“自然保护区”结合起来,给出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定义,并分析了其特征。第二部分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解决“为什么要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的问题,并为之后具体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支持。这一部分运用生态学、经济学、法学的方法对生态补偿制度进行分析,突出了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法学理论基础,即将环境正义理论和环境权理论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中,特别指出保护区居民获得生态补偿的原因是他们天然享有以基于生存所需的利用环境与自然资源权利为内容的环境权。第三部分论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现状,得出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系统、完整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的结论,指出目前保护区生态补偿在补偿与受偿主体、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资金融通、立法体系五个方面存在缺陷。第四部分则针对上述缺陷,从立法模式的选择、基本原则的确立、基本法律制度的建立、资金融通机制的完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构建起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的创新点
  • (四) 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
  •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概述
  • (一) 生态补偿的涵义
  • 1. 不同学科对生态补偿的表述
  • 2. 对生态补偿的进一步认识
  • (二) 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界定
  • 1. 自然保护区相关概念辨析
  • 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管理体制
  • (三)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概念与特征
  • 1.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概念
  • 2.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特征
  • 二、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的生态学和经济学分析
  • 1. 生态学理论基础
  • 2. 经济学理论基础
  • (二)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的法理分析
  • 1. 环境正义理论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中的应用
  • 2.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原因的法理分析
  •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 (一)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实践
  • 1. 对直接经济利益受损者的补偿
  • 2. 对机会利益受损者的补偿
  • (二)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1. 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存在缺陷
  • 2. 补偿方式不合理
  • 3. 补偿标准缺失
  • 4. 补偿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存在漏洞
  • 5. 立法不完善
  • 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
  • (一)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立法的健全
  • 1. 补充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关于生态补偿的规定
  • 2. 分别颁布生态补偿与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性法规
  • 3. 配套制定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地方性法规
  • (二)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基本原则的确立
  • 1. 公平原则
  • 2. 协商原则
  • 3. 透明原则
  • 4. 差异原则
  • (三)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基本法律制度的建立
  • 1. 多元的生态补偿主体制度
  • 2. 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方式制度
  • 3. 公平但有差异的生态补偿标准制度
  • (四)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资金筹集与使用机制的完善
  • 1. 加强政府途径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筹资渠道
  • 2. 建立市场途径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筹资渠道
  • 3. 重视社会途径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筹资渠道
  • 4. 完善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与监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生态补偿制度的二元性[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2)
    • [2].陕北油气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效应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4)
    • [3].综合性生态补偿制度设计与实践进路——以福建省为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6)
    • [4].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创新演进[J]. 理论建设 2020(04)
    • [5].我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实施与完善建议[J]. 环境保护 2020(17)
    • [6].论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体系[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0(05)
    • [7].我国生态补偿制度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20(29)
    • [8].陕西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新西部 2019(05)
    • [9].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理论辨析与设计构想[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07)
    • [10].创新生态补偿制度的着力点[J]. 开放导报 2019(05)
    • [11].生态补偿制度[J]. 绿色中国 2017(23)
    • [12].生态补偿制度的法理基础初探[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 [13].生态补偿制度现状及其改进建议[J]. 铜陵学院学报 2017(06)
    • [14].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J]. 法制博览 2016(35)
    • [15].中国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与思考——以陕西省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12)
    • [16].水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若干问题及对策探析[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01)
    • [17].“治理”语境下福建省海洋生态补偿制度之完善[J]. 海峡法学 2017(01)
    • [18].协同发展视域下京津冀区际生态补偿制度构建[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9].国际经验对贵州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启示[J]. 低碳世界 2017(26)
    • [20].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5(06)
    • [21].生态补偿制度的确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J]. 学理论 2016(01)
    • [2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J]. 内蒙古林业 2016(02)
    • [23].浅谈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J]. 商 2016(22)
    • [24].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5].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10)
    • [26].公共财政视域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操作实践及借鉴意义[J]. 农学学报 2014(11)
    • [27].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探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8].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 中州学刊 2015(03)
    • [29].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立法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5(15)
    • [30].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J]. 知识经济 2015(11)

    标签:;  ;  ;  ;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