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族化汞团簇结构与电子性质的研究

硫族化汞团簇结构与电子性质的研究

论文摘要

II-VI族半导体量子点因其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硫族化汞(HgS、HgSe、HgTe)团簇与II-VI族半导体量子点的性质非常接近,由于硫族化汞块体材料是能隙为零或接近零的半金属,用其制成的量子点随尺寸的变化将经历从半金属到半导体的转变,使得这类材料制成的量子点发光器件具有更大的可调谐范围,并覆盖宽带通信的“窗口”频率,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团簇可看作是“裸”的量子点,是研究量子点的基础,同时,团簇本身的性质也是物理学家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由于受计算量的限制,第一性原理研究硫族化汞团簇相对较少。因此,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充分认识硫族化汞团簇的性质是很有意义的。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在GGA下计算了(HgTe)n(1≤n≤8)、(HgS)n(1≤n≤13)和(HgSe)n(1≤n≤8)团簇的基态几何结构、结合能、能隙等性质。通过计算分析,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①应用DMOL3程序计算分析(HgTe)n(1≤n≤8)团簇,并与CASTEP程序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DMOL3程序研究硫族化汞团簇的可行性。②(HgTe)n、(HgS)n和(HgSe)n团簇在1≤n≤6时的基态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在键角、键长上有差异。在n≥7时团簇的结构复杂,形状不规则。在1≤n≤8基础上构造出了(HgS)n(9≤n≤13)的初始结构。③硫族化汞团簇的结合能随团簇尺寸的增大,在团簇尺寸较小时(1≤n≤3)变化很快。随团簇的尺寸的增大,结合能起伏变化,出现局域极大值和极小值。(HgTe)n、(HgS)n和(HgSe)n团簇的结合能、能隙随尺寸的变化趋势相同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④随团簇尺寸的增大,(HgTe)n、(HgS)n和(HgSe)n团簇的结合能、能隙的关系复杂性增加,关联不明显。关于硫族化汞团簇几何结构与电子性质的计算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和发展,但仍有助于更深入系统的全面的认识硫族化汞团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团簇
  • 1.1.1 团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1.1.2 团簇的研究现状
  •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2 计算方法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2.1.1 Hohenberg-Kohn 定理
  • 2.1.2 Kohn-Sham 方程
  • 2.1.3 局域密度近似(LDA)
  • 2.1.4 广义梯度近似(GGA)
  • 3程序'>2.2 DMOL3程序
  • 3程序的计算原理'>2.2.1 DMOL3程序的计算原理
  • 3程序功能介绍'>2.2.2 DMOL3程序功能介绍
  • N)团簇的基态结构与电子性质'>3 (HGTEN)团簇的基态结构与电子性质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n团簇的基态几何结构'>3.3.1 (HgTe)n团簇的基态几何结构
  • n团簇的结合能'>3.3.2 (HgTe)n团簇的结合能
  • n团簇的能隙'>3.3.3 (HgTe)n团簇的能隙
  • 3.4 小结
  • N团簇的基态结构与电子性质'>4 (HGS)N团簇的基态结构与电子性质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n团簇的基态几何结构'>4.3.1 (HgS)n团簇的基态几何结构
  • n团簇的结合能'>4.3.2 (HgS)n团簇的结合能
  • n团簇的能隙'>4.3.3 (HgS)n团簇的能隙
  • n团簇的HOMO 和LUMO'>4.3.4 (HgS)n团簇的HOMO 和LUMO
  • n团簇的电子密度'>4.3.5 (HgS)n团簇的电子密度
  • 4.4 小结
  • N团簇的基态结构与电子性质'>5 (HGSE)N团簇的基态结构与电子性质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n团簇的基态几何结构'>5.3.1 (HgSe)n团簇的基态几何结构
  • n团簇的结合能'>5.3.2 (HgSe)n团簇的结合能
  • n团簇的能隙'>5.3.3 (HgSe)n团簇的能隙
  • n团簇的HOMO 和LUMO'>5.3.4 (HgSe)n团簇的HOMO 和LUMO
  • n团簇的电子密度'>5.3.5 (HgSe)n团簇的电子密度
  • 5.4 硫族化汞团簇基态结构与电子性质的比较
  • 5.4.1 硫族化汞团簇基态结构的比较
  • 5.4.2 硫族化汞团簇结合能和能隙的比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过渡金属硫族磷酸盐的两维铁电性研究进展[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文章精选[J]. 科学中国人 2020(15)
    • [3].二维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的相工程(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9(06)
    • [4].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5(09)
    • [5].硫族铅化物阳离子低电子态的理论研究[J]. 物理化学学报 2014(03)
    • [6].MnS、CdS的压致导电性能变化[J]. 有色金属工程 2020(08)
    • [7].一步法可控减薄和掺杂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9(12)
    • [8].氢诱导二维硫族化合物PtX_2的电磁特性研究[J]. 电子科技 2020(01)
    • [9].面向微电子应用的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制备进展[J]. 科学通报 2017(36)
    • [10].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制备、特性和光电应用[J]. 中国激光 2017(07)
    • [11].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柔性基底体系的模型与应用[J]. 物理学报 2018(21)
    • [12].攀西钒钛磁铁矿硫族元素工艺矿物学研究[J]. 中国矿业 2016(01)
    • [13].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用于电解水析氢研究的重要进展[J]. 物理化学学报 2016(06)
    • [14].二维硫族化物ScX_2电子结构的计算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3)
    • [15].硫族元素取代法制备原子层厚的MoS_2-MoSe_2平面异质结[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0(05)
    • [16].硫粉为硫源,多元醇辅助合成硫化钼纳米片(英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05)
    • [17].阴极氧还原催化剂Co基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0(S2)
    • [18].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J]. 现代化工 2015(12)
    • [19].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 化学学报 2017(10)
    • [20].氩气生长压力对脉冲激光沉积亚铜基硫族化合物薄膜组分的调控(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5(04)
    • [21].第四主族金属硫族化合物二维材料研究进展[J]. 科学通报 2017(20)
    • [22].含硫族元素碳硼烷半夹芯式有机金属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 [23].硫族纳米材料的合成、应用以及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J]. 生物加工过程 2019(04)
    • [24].类石墨烯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及其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J]. 材料导报 2016(11)
    • [25].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 化学学报 2015(09)
    • [26].超声电化学法制备纳米金属及硫族半导体研究进展[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01)
    • [27].科学前沿[J]. 科学中国人 2012(09)
    • [28].铜基硫族化合物热电材料(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9(01)
    • [29].p型透明导电材料及器件应用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9(09)
    • [30].Cu_2ZnSnS_4类四元硫族半导体的理论研究——以二元、三元、四元半导体的演化为思路[J]. 物理 2011(04)

    标签:;  ;  ;  ;  

    硫族化汞团簇结构与电子性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