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蜡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制及降凝机理探究

高蜡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制及降凝机理探究

论文摘要

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能够显著改善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质,对于增产柴油、提高柴汽比,增加炼油厂柴油生产的灵活性,提高经济效益。我国柴油以高蜡柴油为主,现有的柴油流动改进剂对高蜡柴油的感受性较差,因此开发对高蜡柴油感受性好的柴油流动改进剂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对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开发与合成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结合大量的实验数据对加剂后柴油与添加剂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和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柴油流动性改进剂降凝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归纳总结,并提出室内DFI合成、筛选及评价的方法步骤。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讨论了影响柴油流动性改进剂降凝效果的因素。而内因是影响柴油流动性改进剂降凝效果的根本因素,它包括柴油的组成性质和降凝剂的结构特点。除此之外,加剂处理过程等外在因素也对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降凝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首先是α-甲基丙烯酸长链酯的合成。因为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是一种重要的聚合单体,其均聚物或与苯乙烯、马来酸酐等单体的共聚物可作为成品油流动改进剂及原油降凝剂。其次是聚合物DFI的合成。经查阅大量文献和专利,考虑到低毒、经济、高效等因素,根据可能的降凝机理,我们最终确定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十六胺、十八胺等为基本原料,按不同配比合成了多个系列的聚合物,并用红外光谱(IR)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第三阶段为测试部分。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柴油中正构烷烃的组成与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国标法测试基础柴油的冷滤点(简称CFPP)。结合所测定的各种数据,对加剂前后柴油的性质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推断和总结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降凝机理。然后再以降凝机理作为指导,合成具有针对性的柴油流动性改进剂。实验证明,本实验室合成的降凝剂可使以大庆原油为原料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生产的几种0#高蜡柴油的冷滤点降低3-5℃。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文献综述
  • 1.1 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历史概况
  • 1.3 柴油流动改进剂的化合物种类
  • 1.4 作用机理
  • 1.5 机理研究的实验仪器及方法
  • 1.6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发展趋势
  • §2 本论文研究概况
  • 2.1 新型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理论开发依据
  • 2.2 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柴油流动性改进剂降凝效果的影响因素
  • §1 序言
  • §2 柴油流动性改进剂降凝效果的影响因素
  • 2.1 柴油的组成和性质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 2.2 降凝剂结构和性质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 2.3 加剂处理过程对降虑效果的影响
  • 2.4 复配作用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 §3 降凝剂与柴油的配伍规律
  • 第三章 柴油流动性改进剂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1 单体的合成
  •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2 实验内容
  • 1.3 酯化产物的表征
  • 1.4 结论
  • §2 聚合物的合成
  •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 实验内容
  • 2.3 聚合物红外光谱(涂膜法)分析
  • 2.4 结论
  • 第四章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效果评价
  • §1 柴油主要性质分析
  •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2 气相色谱法分析柴油中正构烷烃含量及分布
  • 1.3 柴油冷虑点测试
  • 1.4 蜡晶形态观察
  • §2 柴油降凝剂的降虑效果测试
  • 2.1 降凝剂结构和性质对降虑效果的影响
  • 2.2 加剂处理过程对对降虑效果的影响
  • 2.3 复配作用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 2.4 结论
  • §3 DFI 与柴油相互作用机理
  • 3.1 柴油主要性质分析
  • 3.2 DFI 结构性质分析
  • 3.3 DFI 分子与正构烷烃的作用机理
  • 3.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保卫蓝天,柴油车治污这场“攻坚战”该怎么打?[J]. 运输经理世界 2019(04)
    • [2].柴油润滑性及润滑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 化工管理 2020(03)
    • [3].柴油中总污染物含量测定的探析[J]. 科技资讯 2020(08)
    • [4].提高柴油润滑性分析结果准确度[J]. 石油化工应用 2020(04)
    • [5].2019年山东省柴油消费市场变化浅析[J]. 化工管理 2020(11)
    • [6].柴油车后处理国Ⅵ技术简析[J].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06)
    • [7].唐山市柴油货车活动水平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6)
    • [8].柴油电喷车辆冷启动困难解决方案[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0)
    • [9].站站出招实现柴油逆增长[J]. 中国石油石化 2020(11)
    • [10].打蛇打七寸 尾气精准治——广东全面开展柴油车用车大户执法检查[J]. 环境 2020(06)
    • [11].船舶低硫柴油系统设计的分析与优化[J].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0(03)
    • [12].降解柴油嗜盐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07)
    • [13].一种混合劣质柴油加氢改质技术的应用[J]. 辽宁化工 2020(06)
    • [14].新标准下柴油车加载减速法的浅析[J]. 时代汽车 2020(11)
    • [15].韶关石油:“三个加强”促机出柴油大幅增长[J]. 国企管理 2019(Z3)
    • [16].柴油脱硫加氢反应的研究[J]. 当代化工研究 2020(17)
    • [17].为什么冬天柴油会“结冰”?[J]. 石油知识 2019(01)
    • [18].柴油难买亦难卖[J]. 中国石油石化 2017(23)
    • [19].浅谈重型柴油车认证公告的申报[J]. 汽车实用技术 2018(22)
    • [20].严控柴油润滑性改进剂在低硫车用柴油调和中的加入量[J]. 化工设计通讯 2016(07)
    • [21].农机如何安全使用柴油[J]. 农业装备技术 2017(01)
    • [22].关于柴油的二三事[J]. 石油知识 2017(02)
    • [23].轻型车燃用费托柴油的实际道路排放特征[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05)
    • [24].密封性对柴油闪点的影响[J].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5)
    • [25].浅谈柴油的组分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J]. 化工管理 2017(11)
    • [26].柴油乳化及其对浮选影响的研究[J]. 选煤技术 2017(02)
    • [27].柴油分析准确性影响因素探析[J]. 化工管理 2017(18)
    • [28].柴油润滑性实验探究[J]. 化工管理 2017(21)
    • [29].柴油调合优化方案及效果[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07)
    • [30].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与柴油反应的实验探究[J]. 当代化工 2017(08)

    标签:;  ;  ;  ;  ;  

    高蜡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制及降凝机理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