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鲁迅还给学生

把鲁迅还给学生

———《祝福》教学过程

杨晋

(济南市第二中学,山东济南250011)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只有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语文课堂才算是成功的课堂。一直以来,鲁迅的文章是教师最不愿意讲的课文,因其与学生有时代隔阂,学生接受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可是想一想,文言文离学生们不是更远吗?难道学生与鲁迅的距离大于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所以,当对《祝福》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换了一种思路,不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学生,而是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笔者的问题实际是课下预习作业:反复阅读文章,搜集各种资料,赏析文中一个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列出一个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收上作业一看,学生的赏析归纳大致有如下方面:

1.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等人物形象分析;

2.鉴赏人物描写的方法,比如祥林嫂的“眼睛”,鲁四老爷的语言等;

3.环境描写的作用;

4.小说的主题。

学生的提问包括:

1.谁杀死了祥林嫂?

2.祥林嫂那么惨,为何得不到人们的同情?

3.小说是个悲剧,却有一个看上去很美好的结局,并还以“祝福”为题,这不矛盾吗?

4.为什么书房描写得那么仔细?

5.三次祝福、四次雪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6.祥林嫂改嫁时的表现是反抗吗?

7.祥林嫂是否有过幸福?

8.文中为何多次出现“春天”?

9.祥林嫂问了“我”三个问题,意在表达什么感情?

10.“我”为何不救祥林嫂?

……

这些赏析和问题几乎涉及到小说的方方面面,说明学生在课下是认真预习过了,对文章已有了一定程度的领悟。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只是阅读文本)笔者安排了一节小组交流讨论课,组员先将自己的赏析在组内朗读,然后各自提问,其他人试着用自己赏析的内容进行回答,最后每小组确定一个凭借组员手头资料无法回答的问题。

第三节课是全班同学交流讨论课。笔者将每小组的问题写在黑板上,除去重复和类似的,一共还有六个问题,按照小组讨论中用赏析回答问题的模式,每一小组可任意选择能回答的问题进行解答,回答完毕就将这个问题划掉。最后,黑板上剩下了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谁杀死了祥林嫂”,笔者布置大家就这一问题再讨论、再发言,互相补充之后,同学们得到了比较全面的答案。

这一环节中出了个小“意外”,是那个剩下的第二个问题“惹的祸”。在初步调查时学生并没有提出,而是这节课上一个学生突然问到的:文中为何两次说到“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读书很细致,有自己的思考,也说明学生的头脑不是教师能掌控的,教师的预设再充分,课堂上也会有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就考验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了。好在课前笔者的备课还算充分,立即调动头脑中存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分别在何种情况下出现这句话的,从而归纳出作为接受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封建意识的围绕、压迫时那种不完全的反抗性使得“我”在鲁镇待不下去了。

学生的思考,让课堂上的“生成”格外美丽。

这次教授《祝福》,课时只用了三节,但笔者感觉比以前用四五个课时全是教师在讲要好很多。笔者没有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地去阅读,凭借各自的能力,思他之所思,赏他之所赏,问他之所问,答他之所答,教师不去限制,只是适时点拨一下。事实证明,学生依靠自己是能读懂《祝福》,读懂鲁迅的。

所以,放开手吧,不用担心离了老师,学生对鲁迅和他的作品除了敬畏一无所知,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求知欲,也有寻求答案的能力,应该相信学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心目中也有不同的鲁迅。教师的灌输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

教师们,把鲁迅还给学生们吧,你只要引导就行。

标签:;  ;  ;  

把鲁迅还给学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