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Ⅱ对豚鼠乳头肌、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血管紧张素Ⅱ对豚鼠乳头肌、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肾素-血管紧张素II系统(RAS)对保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稳态起重要的作用,但该系统功能的失调参与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等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血管紧张素II(Ang II)是RAS系统中重要的活性成分。Ang II是心肌肥厚,心衰的过程中引起组织肥厚性重构重要的体液因素。早期的临床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可能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降低心肌肥厚,心衰病人死亡率。近年,大量的临床报道表明,Ang II的I型受体AT1受体阻断剂对心衰病人具有与ACEI同样的减少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故二者成为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心衰病人的重要药物。上述结果提示,Ang II具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已知心衰,心肌肥厚时最突出的电生理改变是心肌细胞复极化过程变慢,而导致动作电位的延长。近年(2008年)有研究表明,心脏特异性过表达AT1受体基因的小鼠有显著的复极延迟,伴自发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年幼的转基因动物存在复极延迟及心律失常,而此时并不存在组织肥厚性重构。提示Ang II在引发心脏发生组织重构的同时还可直接参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重构。然而,目前Ang II对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影响的报道较少且结果很不一致。本试验旨在利用标准玻璃电极技术在多细胞标本上观察Ang II在生理情况下对豚鼠乳头肌、窦房结的动作电位的影响,为揭示Ang II潜在的致心律失常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一血管紧张素II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标准玻璃电极技术记录豚鼠乳头肌的动作电位,观察在给1μmol/L Ang II前后不同刺激频率下(0.5Hz,1Hz,4Hz)动作电位各参数:动作电位幅值(APA)、静息电位(RP)、超射值(OS)、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动作电位复极化30%时间(APD30)、动作电位复极化50%时间(APD50)、动作电位复极化90%时间(APD90)。应用1μmol/L Nimodipine(Nimo)阻断L型钙电流(ICa-L),E-4031阻断快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r),观察AngⅡ对APD30,APD50,APD90的影响。结果:(1)豚鼠乳头肌APD90在0.5Hz,1Hz,4Hz刺激频率下给与1μmol/L Ang II后分别缩短17%,25%,20%,平行对照的APD90缩短18%,22%,20%,两者相比,在低、中、高三个刺激频率下较同时间平行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APD30、APD50与APD90结果一致。(2)加入1μmol/L Nimo后APD30、APD50、APD90分别缩短28%,32%,30%,较平行对照APD30、APD50、APD90分别缩短13%,8%,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μmol/L Nimo的存在下加入1μmol/L Ang II,APD30、APD50、APD90无显著性改变(P>0.05)。(3)在依次加入1μmol/L Nimo,100nmol/L E-4031,1μmol/L Ang II后,APD30、APD50、APD90分别下降25%,23%,20%,与加入1μmol/L Nimo,100nmol/L E-4031的APDs比较,APD30、APD50、APD90无显著性改变(P>0.05),表明在ICa-L和Ikr被阻断的情况下,AngII对APD仍无明显作用。结论:在不同刺激频率下,与平行对照相比较,1μmol/L Ang II对APD30、APD50及APD90无显著性影响。在L型钙通道、Ikr阻断剂存在下,Ang II不影响动作电位时程。从而推断,Ang II不影响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整个复极过程。二血管紧张素II对豚鼠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对豚鼠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用标准玻璃电极技术记录豚鼠窦房结的动作电位,观察在给(10nmol/L2μmol/L)Ang II动作电位各参数变化:动作电位幅值(APA)、最大舒张电位(MDP)、4期自动除极速率(V4)、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动作电位复极化30%时间(APD30)、动作电位复极化50%时间(APD50)、动作电位复极化90%时间(APD90)、起博放电频率(RPF)。2在1μmol/L AT1受体阻滞剂洛沙坦(Losartan)或1μmol/L AT2受体阻滞剂PD123319存在下,观察Ang II作用的变化,判断Ang II通过哪一受体产生作用。3.观察L型钙通道阻断剂Nimo(1μmol/L)对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同Ang II引起的变化进行比较。4.用0.1mmol/L和1mmol/L Cs+阻断If电流,观察AngII对V4及RPF的影响。结果:(1)与给药前比较,Ang II在(10nmol/L2μmol/L)范围内可浓度依赖性降低豚鼠窦房结自律性(P<0.05)。经拟合剂量后得出Ang II降低自律性的IC50为375nmol/L。通过分析Ang II对豚鼠窦房结动作电位各参数的影响,发现Ang II可显著性降低V4 36%,提示Ang II可能通过降低4期自动除极速率影响豚鼠窦房结自律性。(2)首先加入1μmol/L Losartan自律性由148次/分钟降低至116次/分钟(P<0.05),在Losartan存在下,375nmol/L Ang II不再引起自律性的改变。1μmol/L PD123319不引起自律性发生显著变化。PD123319存在下,375nmol/L Ang II使自律性由137次/分钟降至120次/分钟(P<0.05)。(3)1μmol/L Nimo可以显著性降低APA20%,Vmax60%,HR47%(P<0.05)(4) 0.1mmol/L CsCl可使V4显著性降低V4 18%(P<0.05)。在0.1mmol/L CsCl存在下,375nmol/L Ang II可使V4继续降低至30%(P<0.05)。1mmol/L CsCl可使V4显著性降低V4 70%,而继续加入Ang II不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1 Ang II在(10nmol/L2μmol/L)浓度范围内可浓度依赖性降低窦房结自律性。IC50值为375nmol/L。2上述作用由AT1受体中介。3 Ang II可能通过抑制If电流降低豚鼠窦房结自律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血管紧张素II对豚鼠乳头肌、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血管紧张素II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血管紧张素II对豚鼠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管紧张素 II 对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影响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血管紧张素Ⅱ通过活性氧调控ACE和ACE2的表达[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5(02)
    • [2].搜风祛痰法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LOX-1 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05)
    • [3].核因子-κB在HUVEC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的作用[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9(03)
    • [4].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06)
    • [5].血管紧张素Ⅱ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通路调控过氧化氢酶的表达及促进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04)
    • [6].室旁核血管紧张素Ⅱ在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发大鼠高血压中的作用及机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5(05)
    • [7].缬沙坦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血脑钠肽的影响机制探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11)
    • [8].洛沙坦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12)
    • [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通过氧化应激机制参与血管反应性的调节[J]. 生理科学进展 2011(02)
    • [1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 2011(01)
    • [11].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产生的活性氧簇参与延髓的心血管反射(英文)[J]. 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1(04)
    • [12].苦参总黄酮抑制大鼠心肌纤维化作用研究[J]. 中草药 2015(20)
    • [13].激动κ-阿片受体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AT1受体途径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探讨[J]. 心脏杂志 2013(02)
    • [14].葛根素对AngⅡ诱导HUVECs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12)
    • [15].血管紧张素II体外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机制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03)
    • [16].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高血压患者前列腺中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AT1分布及表达的研究[J].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8(04)
    • [17].间苯三酚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11)
    • [18].血管紧张素II经酸性鞘磷脂酶/神经酰胺通路致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J]. 心脏杂志 2017(01)
    • [19].白藜芦醇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肥大的抑制作用[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6(02)
    • [20].小檗碱对血管紧张素II诱导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04)
    • [21].受体成分蛋白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血管紧张素II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过氧化物酶1表达调控中的作用[J]. 生理学报 2015(02)
    • [22].血管紧张素Ⅱ通过上调白细胞介素-8受体表达增加单核细胞黏附[J]. 中国循环杂志 2014(05)
    • [23].β-氨基丙腈饮水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埋泵建立小鼠主动脉夹层模型[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7(04)
    • [24].芪苈强心提取物阻断Smad3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分化[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4(06)
    • [25].外源性棕榈酸减轻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II共同介导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损伤机制的初步探讨[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5(05)
    • [26].Affymetrix基因芯片研究高血压对小鼠血管基因表达的影响[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4(02)
    • [27].黄芪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肾脏AngⅡ水平及血压的影响[J]. 甘肃科技 2014(14)
    • [28].运动对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及受体影响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3(29)
    • [29].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AAS特性的初步分析[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3(05)
    • [30].荞麦花叶中芦丁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体外抑制作用[J]. 华西药学杂志 2010(04)

    标签:;  ;  ;  ;  ;  

    血管紧张素Ⅱ对豚鼠乳头肌、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