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兼论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政策思路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兼论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政策思路

论文题目: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兼论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政策思路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金融学

作者: 张松

导师: 林义

关键词: 养老基金,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文献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二战以后,《贝弗里奇报告》使得北欧国家纷纷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进入到充分发展阶段,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然而,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走上漫长的改革之路。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养老保险制度都开始部分或者全部引入基金积累制。 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原因何在?应该说人口结构失衡是直接的诱因,因为收现付机制的基本约束条件在于长期相对稳定的人口结构。然而,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则是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诱因所在。目前,该问题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中心议题,成为国际社会保障的前沿及热点研究领域,成为基金积累制改革取向的关键性约束条件。 本论文着眼于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理论框架,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二者良性互动的一般性约束条件。进而在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理论和一般性约束条件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实际情况,来讨论进一步实现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的政策思路。 第一章导论对本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说明和分析。 第二章着力于养老基金发展对资本市场影响的理论研究,分别从社会储蓄结构、养老基金受益人资产组合和金融市场均衡等三个角度进行理论阐释。 长期储蓄效应。即养老保险的基金积累制改革会对社会总储蓄的质方面产生影响,它可以优化社会储蓄结构,在社会总储蓄不变化的情况下,能够使长期储蓄大幅增长。并且,由于养老基金属于强制性、长期性储蓄,较之于其他机构它就更偏好于长期投资,从而将长期储蓄有效地转化为长期投资,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长期性资金,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一效应可表述为: P(养老基金)↑→S2l(长期储蓄)↑→Ml(长期资金供给)↑→C(资本市场)↑。流动性效应。即从养老金受益人角度分析,养老基金作为强制性储蓄,属于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当受益人将其部分收入缴入养老基金时,总资产的流动性结构发生变化,流动性资产减少,非流动性资产增加。基于受益人的流动性要求,他会出售非流动性资产,增持流动性资产,从总体来看,社会的金融资产需求将会增加,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一效应可表述为:P(养老基金)↑→L(资产流动性)↓→LA(流动性资产)↑→C(资本市场)↑。利率效应。在养老基金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它的金融资产需求增加,从而使得货币市场、准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市场需求增加。这将会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其中包括资本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无疑降低了企业等部门的资本成本,减低资本市场的风险溢价,减少市场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之间的差异。因此,养老基金的发展将通过降低金融市场实际利率的效应来促进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增长。这一效应可表述为:P(养老基金)↑→I(市场利率)↓→FAP(金融资产价格)↑→C(资本市场)↑。本章除了讨论养老基金影响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之外,还对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社会储蓄率、家庭部门资产组合、养老保险制度、养老基金投资策略和投资管制、金融体系构成、利率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和企业融资偏好等因素。第三章着力于资本市场反过来如何推动养老基金发展,从养老基金的增长来看,途径有二:新缴费和投资收益。资本市场对养老基金的影响则主要通过上述途径得以实现: 经济增长效应。即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将提高国民收入水平,进而增加养老基金新缴费,最终促进养老基金积累规模的增长。这一效应可表述为:C(资本市场)↑→E(经济)↑→Y(国民总收入)↑→P(养老基金)↑。投资收益效应。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养老基金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工具,从而有效改善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实现最优投资3组合,进而提高投资收益,促进养老基金的增长。这一效应可表述为:C(资本市场)↑→FT(金融工具)↑→IR(投资收益)↑→P(养老基金)↑。当然,经济增长效应和投资收益效应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资本市场规模和结构、资本市场效率、养老保险缴费率及养老基金投资行为的理性程度等。第四章基于二、三章所构建的理论框架,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方法对 22 个国家养老基金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指标进行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分为四大类:4 个国家具有 PF→ MC 关系,即养老基金单向促进资本市场发展;4 个国家具有 MC → PF 关系,即资本市场单向促进养老基金发展;12 个国家具有 PF≠ MC 关系,即二者没有因果关系;2 个国家具有 PF? MC 关系,即二者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本文结合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理论传导效应和各国实际情况来诠释上述实证结论。认为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并且是一种长期的、不断强化的互动过程。当然,这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即取决于传导效应的显著程度。传导效应的显著程度受制于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基金积累制改革模式、资本市场发达程度、养老基金发展速度、机构投资者结构等因素。第?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特色之处

第二章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

2.1 相关研究综述

2.2 养老基金的长期储蓄效应

2.2.1 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储蓄率的有关争议

2.2.2 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社会储蓄率

2.2.3 长期储蓄效应

2.2.4 养老基金投资偏好:长期投资

2.2.5 小结

2.3 养老基金的流动性效应

2.3.1 家庭部门资产组合

2.3.2 流动性效应

2.3.3 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因素

2.3.4 小结

2.4 养老基金的利率效应

2.4.1 金融市场结构

2.4.2 货币市场均衡

2.4.3 准货币市场均衡

2.4.4 股票市场均衡

2.4.5 金融市场均衡

2.4.6 利率效应

2.4.7 利率效应的影响因素

2.4.8 小结

第三章 资本市场与养老基金发展

3.1 资本市场的经济增长效应

3.1.1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3.1.2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

3.1.3 实体经济增长与养老基金发展

3.1.4 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因素

3.1.5 小结

3.2 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效应

3.2.1 养老基金投资收益与资本市场

3.2.2 投资收益效应的理论分析

3.2.3 投资收益效应的案例分析

3.2.4 投资收益效应的影响因素

3.2.5 小结

第四章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实证研究

4.1 全球养老基金的资本市场投资概述

4.2 研究方法及样本数据

4.2.1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4.2.2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的处理

4.3 实证分析

4.3.1 美国

4.3.2 部分OECD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4.3.3 主要结论

第五章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一般性约束条件

5.1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传导效应

5.1.1 养老基金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传导效应

5.1.2 资本市场促进养老基金发展的传导效应

5.1.3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理论框架

5.2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一般性约束条件

5.2.1 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

5.2.2 养老基金投资策略与投资管制

5.2.3 金融体系及一体化程度

5.2.4 利率市场化程度

5.2.5 资本市场规模、结构与效率

5.2.6 家庭部门资产组合和企业融资弹性

第六章 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现状及评价

6.1 基本养老基金入市现状及评价

6.2 企业年金基金入市现状及评价

6.3 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现状及评价

第七章 中国养老保险和资本市场的制度分析

7.1 中国养老保险的制度分析

7.1.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回顾

7.1.2 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基本养老保险与补充养老保险

7.1.3 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转制成本与国企改革

7.2 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分析

7.2.1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轨迹

7.2.2 资本市场制度安排:融资功能与投资功能

7.2.3 资本市场制度变迁:流通股与非流通股

第八章 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政策研究

8.1 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约束条件

8.1.1 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约束条件一:养老基金积累规模过小

8.1.2 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约束条件二:资本市场规模偏小、结构畸形、效率低下

8.1.3 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约束条件之三: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一体化程度低

8.1.4 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约束条件之四: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

8.1.5 小结

8.2 中国进一步实现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政策思路

8.2.1 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应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8.2.2 大力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多层次、市场化改革

8.2.3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速资本市场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效率

8.2.4 逐步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高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

8.2.5 进一步放松利率管制,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

8.2.6 建立和完善养老基金风险控制体系,有效化解养老基金投资风险

8.2.7 建立多元化的资产管理机构,稳妥地放松养老基金投资管制

8.2.8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04

参考文献

  • [1].资本市场非线性特征及预测理论的若干问题研究[D]. 任彪.天津大学2005
  • [2].基于GIS的中国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评价[D]. 宋绪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
  • [3].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1980-2004[D]. 刘剑锋.复旦大学2007
  • [4].投资者保护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省际差异研究[D]. 倪泽强.暨南大学2010
  • [5].有限理性下资本市场激励理论研究[D]. 王健.东北大学2007
  • [6].中国金融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理论与实证[D]. 刘林涛.武汉大学2012
  • [7].金融发展进程中的养老基金与经济增长研究[D]. 金凤伟.辽宁大学2012
  • [8].通货膨胀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D]. 程文卫.南开大学2009
  • [9].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 王姣姣.复旦大学2011
  • [10].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D]. 刘忠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标签:;  ;  ;  

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兼论中国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政策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