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列相液晶中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传输的理论研究

向列相液晶中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传输的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如今,关于空间非局域非线性光孤子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高潮。光孤子的研究不仅扩展了我们对基本物理现象的理解,而且光孤子本身在光子信息处理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本文对向列相液晶中的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传输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液晶中的非局域孤子和Snyder等提出的强非局域孤子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基于非线性的液晶孤子传输方程,采用Gauss形式的试探解,不仅得到了预倾角等于45°时孤子传输的解析解,而且还在临界功率附近得到了呼吸子的解析解。得到了呼吸子束宽振荡的周期公式和束宽最大(最小)值公式,并和Conti和Assanto等人得到的公式作了比较。通过数值计算发现我们的结果比Conti和Assanto等人的结果更合理。本文共分四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概念及向列相液晶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了向列相液晶盒中非线性折射率的成因,向列相液晶中的孤子传输基本理论。比较了液晶非局域孤子模型和Snyder模型的不同之处。第三章:给出向列相液晶中的单孤子解和呼吸子解。得到了呼吸子束宽振荡的周期公式和束宽最大(最小)值公式,并和Conti和Assanto等人得到的公式作了比较。第四章:研究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目录
  • 第一章 序论
  • 1.1 引言
  • 1.2 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研究简介
  • 1.3 液晶简介
  • 1.3.1 液晶的定义与分类
  • 1.3.2 分子排列的有序度
  • 第二章 向列相液晶中的孤子传输基本理论
  • 2.1 向列相液晶盒中非线性折射率的成因
  • 2.1.1 液晶中的阈值电场
  • 2.1.2 向列相液晶盒中非线性折射率的成因
  • 2.2 向列相液晶中的孤子传输理论
  • 2.3 液晶中的孤子模型和 Snyder 模型的比较
  • 第三章 向列相液晶中的单孤子解和呼吸子解
  • 3.1 向列相液晶中的孤子解
  • 3.2 向列相液晶中呼吸子解
  • 3.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公开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用FDTD模拟分析高阶色散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2].高阶色散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J]. 光学仪器 2008(02)
    • [3].五次非线性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4].数值模拟高阶色散和非线性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J]. 光散射学报 2009(02)
    • [5].影响光孤子传输的因素分析和可能的解决方案[J]. 光散射学报 2010(01)
    • [6].非均匀光纤中暗孤子传输特性研究[J]. 物理学报 2015(09)
    • [7].光纤中随时间变化的三阶非线性对类明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J]. 量子电子学报 2010(03)
    • [8].光纤中三阶色散对类明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 [9].三阶色散对色散管理孤子传输的影响[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0].高速孤子传输系统稳定性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10)
    • [11].光孤子通信的波分复用应用[J]. 科技信息 2011(35)
    • [12].光子晶体波导中的孤子传输及其延迟特性研究[J]. 物理学报 2011(10)
    • [13].色散管理中的双孤子传输研究[J]. 咸宁学院学报 2010(06)
    • [14].双折射对孤子传输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控制[J]. 激光与红外 2010(12)
    • [15].几种因素对色散管理孤子传输的影响[J]. 光通信研究 2011(01)
    • [16].二阶孤子的传输和相互作用[J]. 应用光学 2008(02)
    • [17].拉曼散射与自陡峭效应对皮秒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5(05)
    • [18].超高速通信系统中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多孤子传输影响[J]. 光电子技术 2015(01)
    • [19].光子晶体光纤中非线性自陡峭对高阶孤子传输的影响[J]. 激光与红外 2008(05)
    • [20].高阶色散和五阶非线性对类明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1].高阶色散情况下光纤中基黑孤子传输特性的变分研究[J]. 激光杂志 2008(03)
    • [22].基于空间光孤子的温度传感器原理[J]. 硅谷 2011(15)
    • [23].随机双折射对光孤子传输影响的研究[J]. 光子学报 2010(10)
    • [24].负折射介质中可控自陡峭效应对孤子传输的影响[J]. 光子学报 2008(07)
    • [25].基于光纤中光孤子传输模型方程的求解和分析[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6].三阶色散和受激拉曼散射效应对呼吸孤子作用的相互平衡[J]. 量子光学学报 2012(01)
    • [27].拉曼增益对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3(10)
    • [28].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J]. 通讯世界 2019(12)
    • [29].基于辛普森公式的对称分步傅里叶变换孤子串的传输特性(英文)[J]. 光子学报 2015(01)
    • [30].光子晶体光纤零色散点的控制研究[J].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9(02)

    标签:;  ;  ;  ;  ;  

    向列相液晶中强非局域空间光孤子传输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