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初探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初探

一、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周倩[1](2020)在《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相关政策的调整,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由从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转变成关系到百姓生存生活的民生问题,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最早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概念,并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策略,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表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的就业任务即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0年全国两会,更是把稳就业放在了六稳之首的位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我国的就业实践问题提供了基本指导,其中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青年职业选择理论等,对当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直接的指导价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对其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新世纪以来,面对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显性问题这一新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以高校扩招制度、金融危机、战“疫”背景为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结合不同的时代特色,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在第一阶段制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在第二阶段规范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入伍服兵役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在第三阶段提出拓展就业升学渠道、网上就业服务、就业管理服务政策等,以引领大学毕业生积极就业,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政策保障。政策是党的理论最重要也是最接地气的转化形式,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大学生主体的角度发现我国大学生问题表现为就业区域选择差异大、就业观念落后、盲目考研逃避就业、“慢就业”现象严重等。然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客观、主观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劳动力供与求、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等存在矛盾;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就业与相关政策、创业服务体系均不健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滞后;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盲目追求高学历、存在就业歧视、过度强调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动力不足、思维保守缺乏创新意识等因素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如何实现大学生群体的高质量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要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各层面协调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团结一致、多措并举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政府层面,要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给予制度保障;高校层面,要强化责任意识,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用人单位层面,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完善用人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学生层面,大学生自身因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内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所专所长,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靳森媛[2](2020)在《哲学咨商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困难的现状,近些年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但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偏重于就业技巧和就业政策等方面的讲授,对大学生就业起更重要作用的职业素养的内容供给不足,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并没有进入到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视野中来。由于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价值层面范畴,因此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就要解决大学生价值层面上的问题,而哲学咨商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方面问题上有一定意义。哲学咨商是运用哲学思维和哲学知识,以哲学对话的方式进行探讨来帮助人们进行深刻思考和省察,从而解决人们观念层面难题的一种哲学实践活动。哲学咨商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四步法”,是在辩证地吸收借鉴哲学咨商有益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这是一种具有个性化、创新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有着开拓性的意义。

刘钊静[3](2020)在《学生化视角下大学与社区的互动研究 ——以上海市吴泾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快速城镇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大学城或大学新校区建设兴起。高校扩招和大学的空间拓展,使得大学与周边社区的互动也具有新的特征。学生化属于绅士化研究的一种类型,主要探讨大学生校外租住引发的社区问题。中国学生化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城和新校区建设比较成熟的大都市。对全球城市上海而言,学生化以及高校与社区互动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因此,本文以上海市吴泾镇为例,引入学生化和教育地理学的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与吴泾镇社区的互动过程、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受到快速城镇化的影响,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处于演化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萌芽、猛增与平稳发展三阶段。不同发展阶段,大学与社区的互动特征也不同,经历了从“闵大荒”到商业资本主导的空间生产。随着学生化,大学与社区增加了互动,改变了大学生和社区的日常生活空间,但也涌现出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及物质景观影响。出于安全因素而设的围墙、门禁社区等区隔了大学与社区,大学生与社区居民的身份、观念差异则成了无形的区隔。未来大学与社区的互动,重点需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及其组织深入社区,参与社区事务,同时更开放校园,促进校区和社区融合。

胡嘉瑜[4](2020)在《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教育部举行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发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时代呼唤。课堂是实施本科教育的主阵地,是保障立德树人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强烈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未来发展。但纵观当前,我国大学课堂教学危机普遍存在,难以激发学习激情和探究欲望的课堂日益为学生所厌倦。大学课堂应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场域,一流大学必须有卓越的教学。在机遇和挑战同在,崛起与衰落并存的全球化时代,激发中国高等教育“变轨超车”的潜能,需要对大学课堂教学重新进行目标定位,将卓越教学纳入高校的发展范畴,以卓越教学引领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研究认为大学卓越教学是由相对固定的教师和大学生在相对稳定的时空内,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双方围绕高深知识的传递,创生而进行的一种超出平庸与一般,追求出色与更好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既追求德性的生发与弘扬,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堂始终,又致力于创造优质的体验,吸引学生沉浸其中。追求卓越教学已成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之大势,2004年中国台湾地区出台“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2014年四川大学设立卓越教学奖,2015年英国政府提出卓越教学框架评估行动。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卓越教学思辨论证丰富,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卓越教学观;宏观层面卓越教学研究火热进行,但尚无课堂层面的实证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种类繁多,但难与卓越教学相契合。本研究认为高深知识是大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基调、教学学术是大学课堂教学的深层追寻、心流体验是大学课堂教学的高级诉求,因此在高深知识观、教学学术理论、心流体验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相关卓越教学研究成果建构了大学卓越教学框架,并先后通过专家咨询、框架指标清晰度访谈、预测试调查对框架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框架包括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组织、教学学术、认知收获、过程体验等七个维度31个要素。以修正后的大学卓越教学框架为依据编制了“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采取随机取样法对S大学的本科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970份,回收940份,问卷回收率为96.9%,有效问卷864份,问卷有效率为91.9%。随后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3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同时采用混合分析软件MAXQDA20对问卷开放题进行归类分析。在问卷分析结果基础上,访谈了5位教师,了解教师对卓越教学的看法以及他们遭遇的教学困境,以充分把握卓越教学视角下当前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当前大学课堂教学满意度评分为3.44分。当前大学课堂教学距离卓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课堂教学总体得分为3.53分,各维度均值得分从高到低为教学组织(3.81)>知识传授(3.69)>立德树人(3.68)>课堂互动(3.55)>教学学术(3.52)>认知收获(3.26)>过程体验(3.15)。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1)不同性别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组织、教学学术五个维度以及总体均值上都存在显着差异,并且男生评分显着低于女生;(2)不同年龄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组织、认知收获、过程体验六个维度以及总体均值上存在着显着差异,并且00后学生的评分显着高于90后评分;(3)不同民族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学术、认知收获、过程体验六个维度以及总体均值上并不存在显着差异,仅在教学组织存在着显着差异,且少数民族学生评分显着低于汉族学生;(4)不同身份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学术、认知收获、过程体验六个维度以及总体均值上并不存在显着差异,仅在教学组织上存在着显着差异,且师范生评分显着低于非师范生;(5)不同年级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组织、以及总体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差异表现在:大一,大二显着高于大三、大四,且大四评分最低;(6)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学术、认知收获、过程体验以及总体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差异表现在:自然科学显着低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7)知识传授、立德树人、课堂互动、教学组织、教学学术、认知收获和过程体验这七个维度两两之间均在0.01的水平上存在显着的中低度正向相关;(8)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对因变量“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有显着正向影响的变量及其影响系数分别是认知收获(β=0.525)、知识传授(β=0.158)、过程体验(β=0.141)、立德树人(β=0.098)、课堂互动(β=0.077)。结合问卷和访谈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大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的课堂过程体验难以达到心流之境界;第二,学生的课堂认知收获尚无深层之进步;第三,大学课堂教学的学术性彰显不足;第四,大学课堂教学立德树人仍待深化;第五,大学课堂教学疏于关注男女性别差异;第六,“00”后大学生为课堂教学带来新挑战;第七,“大四现象”制约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第八,自然科学类专业教学质量有待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以助力大学课堂教学实现卓越:第一、创造心流体验吸引学生享受课堂:(1)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2)多方位提升师生互动质量;(3)课堂教学使用“挑战-技能平衡”策略。第二、依托深度教学促进学生高阶发展:(1)教师学会反思审查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2)教师为课堂合理增负以提升教学含金量;第三、推动教学学术增强课堂学术韵味:(1)改革相关制度以提升教学地位;(2)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第四、开展课程思政深化课堂立德树人目标:(1)唤醒教师课程思政意识;(2)挖掘课程内容思政元素。第五、立足学生背景差异力争因材施教:(1)因性施教开发男女发展潜力;(2)因龄施教顺应00后鲜明特点;(3)因级施教破解大四危机现象;(4)因科施教展现学科独特魅力。

丁瑞斯[5](2020)在《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文化领域繁荣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转型,但不能忽视这些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暗流涌动,试图寻找滋养和发展的沃土。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对于“意识形态问题”“信仰教育问题”和“历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相关重要讲话。特别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问题,他即表明了态度,也发表了观点,为我们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于理论武装需要紧握在手,才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扎根。反对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研究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几年,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95后”大学生是中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主力军,他们也是在校期间的主要成员。引导我国“95后”大学生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培育新时代发展情况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我国“95后”大学生,是指1995年及以后出生,进入到高等院校学习未毕业的中国在校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我国“95后”大学生正历经高校生活,大学期间作为他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如何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信仰是促进当前社会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信仰教育提出建设性建议,对于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研究历史虚无主义对“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文献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梳理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同时阐明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和新特征,针对两者的关系,以及两者在“95后”大学生身上的表现,归纳出我国“95后”大学生因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出现的误区,针对出现的误区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提出有效施策意见。具体来说,本论文拟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背景做了简要的叙述。分析国内外对于二者的研究现状,阐述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及历史虚无主义基本概述。阐明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相关概念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首要主题,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3.18”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加强、改进和发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解决高校怎么培养出人才的关键。与此同时,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潮,总是大行其道,它大肆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诋毁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成果,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把握历史虚无主义的含义,避免其对大学生思想造成误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我国“95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调查分析。主要分析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现实情况和“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态势。着重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影响所出现的问题,并开展调查研究,得出其问题表现,进而分析其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因素。整体而言,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体现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性在逐步增强,重要性在逐步提升。但不能忽视历史虚无主义对其影响所呈现消极的表现。一方面,间接影响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不清晰、教育内容不及时和教育方式不灵活;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体现在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环境娱乐化氛围过重、对国家发展的不自信和教育主体价值判断的片面性上。依据上述产生的影响体现,本文从隐性原因、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施策。针对上述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表现和造成的原因,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和教育体系几方面,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提出建设性的实施意见,以期达到能在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强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培育。一是丰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层面设立教育目标,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内容;利用对时政热点的结合来完善教育阵地。二是全社会协同优化环境。从优化政治信仰教育环境到强化政治信仰认同,从增强政治信仰教育精神到提升政治信仰教育高度来激发大学生国家认同。三是完善教育体系。倡导沉浸式体验,重视差异化实践,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提升,以尽可能多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事件节点到来之际,了解我国“95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帮助和引导其形成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的正确观念,不仅是高校政治信仰教育的重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

王帅[6](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启新征程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撞击着大学生之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及形成变化过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样态、时代特质,全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而更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聚焦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历程,研究其现实样态、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思想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思想热点因其带有的价值反映、对立和冲突,是个体观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集中突显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主体意图、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所处时代条件的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同时,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或者通过影响和指导人的实践而改造现实世界,甚至创造时代主题。作为大学生价值观集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其变化发展特点更深刻地反映出这一作用规律。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大学生代际特征愈加明显,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显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描绘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图景,从时代变迁过程中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从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规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3)。从时间发展上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担当者。高等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复杂时代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思想热点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解析。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阐释思想热点的涵义、形成特点和表现样态。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过程,从主体、介体、场域等要素入手,论述大学生思想热点“萌芽、汇聚、成型、释放、沉寂”的发展过程,探索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机理。思想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的前沿,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启动和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以来为划分,具体梳理各个历史阶段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变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描绘其在大学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基本样态。第三章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影响、制约甚至支配人们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本章主要对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变化的动因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从社会宏观环境、文化发展、教育改革、主体特征四个方面,追寻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的根源和动力。第四章凝练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特征规律。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彰显出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变化和演进体现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与价值形态变迁相协同、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等规律和特征。第五章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特点和演进规律,并以此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主要趋势。网络大数据调查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数据量大、较为客观;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查设计,易于开展交叉因素分析。两者互相配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状况,为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第六章重点研究探讨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出应重视和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关切,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趋势,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大学生的科学思想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把握重点环节,提升思想热点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并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正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关照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历史性梳理和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热点样态和特质的实证分析,着力描述大学生思想热点的现象特征,着力探究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本质核心,着力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演进的历史特点及制约其发展变化的主客观要素,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最后落脚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目标上,从而深刻彰显出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论文研究分析的逻辑闭环。

孙红刚[7](2019)在《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前后入学的大学生,通常被称为“90后”大学生群体,无论是人们对其日常学习表现的观感,还是对隐藏其后的学习动机的评论,都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为了获得准确的认识并跟进或调整相应的教育行为,有必要采用实证性的研究加以证明。本研究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5所典型高校的研究被试860名,选取黄希庭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及自编投射测验问卷,运用SPSS23.0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并对当前反映普遍的学习动机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了群组访谈,具体研究了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征,发现现象背后指向的深层矛盾,深入分析了造成当前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原因,具体了解了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调研结果提出优化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健康向上,且处于高位状态;指向“求知进取”的内在学习动机和指向“物质追求”的外在学习动机呈现并驾齐驱的局面;学习动机越来越趋向于有益社会、服务他人为主导的“社会取向”,同时也希望能处理好以成家立业、谋求地位为主导的“个人成就”之间的关系;他们在“有意义他人”对学习的影响上呈现出地域分化和逐步弱化的倾向;渴求成功与惧怕失败之间的动机张力越来越大等四种典型特征。典型特征背后体现出学习动机高位状态与学习效率不高、自暴自弃等实际情况之间的现实矛盾;对内在动机的认识不足与对外在动机的认识略显过度形成学习认知上的矛盾;“社会取向”学习动机正在变强,而“小群体取向”学习动机的积极作用正在弱化的现象并存,形成了教育管理上的矛盾;恰当处理学习受挫问题与极端化处理学习受挫问题之间形成了学习行为上的矛盾。本研究还发现,90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流健康向上,也存在学习动机强弱不当引起的学习效率低下、强制教育管理措施减弱自主学习动机、教育方式不当加剧功利化学习动机、教育效果不良减弱小群体取向学习动机、外围环境尚未有力促进社会取向学习动机、渴求成功与惧怕失败并存而易引发心理问题等六类学习动机问题。特别是在学习受挫情境下,可能会产生极端或长期负性情绪,有些会采取自暴自弃等逃避方式去应对现状。学校的类型属性对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影响比较显着,此外家庭教育背景和独生子女与否也存在重要影响。社会层面生成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评价不科学,引导不合理;学校层面在课程设置能否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管理服务的效果;家庭教育过于注重物质追求的急功近利策略,宽严不当的教育方法和社会服务引导较少的教育方式;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程度,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对学生成功经验的自信程度等都是造成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问题现状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政府和社会、家庭、学校三个实施主体角度提出十类优化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策略。此外,本文通过研究成果发现,可以在培养传统男性性格特质、增强社会特性和小群体特性以及消除社会在户籍、地域和家庭教育背景等基础条件方面的差异等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

马海燕[8](2019)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人文精神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文化动力,展现了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不断提升、发展和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人文精神水平的高下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因此,本文关注于这批伴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国力日益强盛时代而成长的90后、00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在新时代来临之际,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如何培育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了重大的时代命题。通过对人文精神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整理,以及对现状的分析,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虽然由于全球化进程加速,人类文明进一步趋同,但坚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国当代之人文精神意义重大。第二,探讨了当代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阐述了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价值导向。第三,本文基于互联网革命性发展和国外媒体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在大学建立融媒体平台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对文章撰写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等进行了论述,对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为全文作了基础铺垫。第二部分是人文精神的理论概述。这部分主要对人文精神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首先从三个方面对人文精神的理论来源进行了阐述:马克思关于人文精神的主要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借鉴;然后讨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三个内在要素:核心是人,具有强烈的社会取向、道德取向和价值指向;最后对人文精神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科学精神、大学精神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关系论证。第三部分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要义。这个部分首先从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民族复兴两个角度讨论了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为依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的三个培育原则;以及“真、善、美”三个方向的培育内容;指出了两个培育方向,即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部分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这部分主要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缺失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与原因分析,辩证地阐述了因当代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等因素对大学生人文精神造成的诸多影响。文章的第五部分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一是从践行真、善、美的角度分析了人文精神的培育方案;二是从高校角度,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融媒体平台建设这两个重点途径;三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运用;家庭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自我完善这四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在提升人文精神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期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当代,我们一方面要传承和发扬人类古老的文明和智慧,另一方面要与时代发展和变革相俱进,以促进人文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培养中国的大学生以卓越的精神面貌带动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继而推动世界文明的前进,以期共赴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共同的未来。

曹崇[9](2019)在《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文中指出新自由主义是当今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由于它主张市场原教旨主义,被认为是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一种回归。出于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需要,它有着经济上“自由”和政治上“保守”的双重特征。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导致了垄断,“程序正义”掩盖了实质不公,其建立“个人的社会秩序”的主张引发了道德危机。新自由主义实质是资本试图建立世界霸权秩序的工具。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新自由主义通过各种方式向全球渗透,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作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当代大学生天然具备了“市场范式”的思维特征。由于知识积淀不足和生活阅历的匮乏,很多大学生不了解新自由主义,继而对于新自由主义的实质产生了认知迷惑,引发了很多消极影响。新自由主义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向校园渗透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本文通过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从学理的层面深刻剖析新自由主义内在理论缺陷;运用历史的方法,比较分析新自由主义影响大学生的阶段特征,厘清其影响的历史嬗变轨迹;引入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建立抵制新自由主义传播,消解其在大学生中影响的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五章两个部分。在绪论中深入论述了选题的时代背景,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阐述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此为基础,第一章梳理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渊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分析其理论缺陷,并从历史的角度论述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第二章分析新自由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影响,通过回顾影响历史,研究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机理和大学生的心理机理,系统的阐述了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第三章从现实的角度、影响介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分析新自由主义在大学生中影响的原因。通过对影响原因的分析,不但可以增强抵制新自由主义影响的有效性,而且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第四章重点论述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从消解理想信念、扭曲价值观、模糊道德标准方面,全面阐述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第五章针对上文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实际措施。加强马克思在高校中的话语主导权,引导学生认清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社会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本文的研究始终遵循问题导向,按照从理论到实践,再升华到理论的研究途径。分析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影响特点、影响原因、以及针对性措施等,运用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视角,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实现了理论创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依据。

王振宇[10](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是学界和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重点,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面临的时代课题。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其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是历史赋予大学生的时代使命,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首要问题是辨明基础概念。责任是源于人们社会交往实践的客观存在,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对现实的人的现实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愈加复杂,这就导致责任的内容、表现形式等范围逐渐扩大。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作为人们自觉履行责任时的心理态度和情感体验,其形成和发展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客观责任诉求、大学生自身的时代特征都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赋予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新的时代意义,同时也重新诠释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等概念。对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是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础和前提。对问题的把握和破解,必须立足于现实境遇,客观审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是强化培育实效的前提。调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要选取科学严谨的调查方法,尽可能全面准确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对策。作为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青年,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既面临传统培育工作中未解的难题,又必须积极回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责任诉求。这就要求必须有一种孕育于新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支撑。历史发展大势下应运而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关于青年、使命、责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等重要问题的相关论述,是对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是结合大学生精神世界发展需求及思想实际的先进培育理论,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面临时代问题的最好解答,是指导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的先进思想。它规定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为培育活动顺利推进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培育必须明确培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目标是培育过程的起点和归宿,概括了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体现着国家、社会和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期望,深刻回答了为谁培育人、培育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育人的问题。内容既体现了培育的性质,更蕴含着培育之目的,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为指导确定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内容,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还必须遵循培育规律与价值相结合而形成的培育原则,并运用这些原则处理各要素间的关系和矛盾。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面临崭新的时代环境,同时也面临新的矛盾。在全面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环境,深入挖掘其培育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其培育引导规律,对于正确认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功能与价值、合理选择培育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培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以现实境遇为基础,其最终目的都在于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实践探索的前进和深化。创新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方法,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途径,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又要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现实基础,同时还要遵循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时代境遇,丰富培育手段,创新培育载体,充分发挥家庭培育的基础性作用、学校培育的主渠道作用、社会培育的平台和依托作用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各种培育合作实践,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密切配合的立体化协同育人培育格局。

二、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一)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
        (三)存在的不足
    三、主要内容与架构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一)劳动力商品理论
        (二)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
        (三)青年职业选择理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一)毛泽东时期的就业理论
        (二)邓小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三)江泽民时期的就业理论
        (四)胡锦涛时期的就业理论
        (五)习近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第二部分 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一、高校扩招制度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0—2008年)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三)“三支一扶”计划
        (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9—2019年)
        (一)就业服务政策
        (二)入伍服兵役政策
        (三)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三、战“疫”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20年至今)
        (一)拓展就业升学渠道
        (二)网上就业服务政策
        (三)就业管理服务政策
第三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归因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大学生就业选择存在区域差异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创新
        (三)大学生盲目追求考研逃避就业
        (四)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归因
        (一)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
        (四)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
        (五)大学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第四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紧握市场脉搏,政府助力发展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拉动大学生就业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优化就业服务体系
    二、高校完善培养模式,把握就业导向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二)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三、用人单位明确用人标准,促进公平正义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二)招聘信息公开化,构建公平竞争机制
        (三)“校地企”三方合作,实施精准培养计划
    四、大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一)树立正确就业观,实现自我价值
        (二)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实践能力
        (三)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哲学咨商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哲学咨商
        2.1.2 职业素养
    2.2 哲学咨商的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实践哲学
        2.2.2 哲学的行动理论
第3章 哲学咨商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可行性分析
    3.1 哲学咨商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依据
        3.1.1 哲学咨商的价值引领功能
        3.1.2 职业素养属于价值层面的范畴
    3.2 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哲学咨商原则
        3.2.1 目标与方法相结合原则
        3.2.2 理性对话原则
        3.2.3 个性化服务原则
        3.2.4 价值提升原则
第4章 哲学咨商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探析
    4.1 实现理路
        4.1.1 倾听善诱
        4.1.2 问题具象
        4.1.3 化解症结
        4.1.4 素养提升
    4.2 实证探索
        4.2.1 个体咨商案例
        4.2.2 团体咨商案例
    4.3 意义与局限
        4.3.1 “四步法”的意义
        4.3.2 “四步法”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研究
致谢

(3)学生化视角下大学与社区的互动研究 ——以上海市吴泾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案例区概况
    2.1 概念界定
        2.1.1 教育地理学
        2.1.2 社区
        2.1.3 互动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从绅士化到学生化
        2.2.2 学生化概况及发展
        2.2.3 大学与社区的互动研究进展
    2.3 案例区概况
        2.3.1 吴泾镇概况
        2.3.2 华东师范大学概况
第三章 大学与社区互动的过程及阶段
    3.1 新校区的成立及其与社区互动的形成
    3.2 萌芽阶段:2006-2012年
    3.3 猛增阶段:2012-2018年
    3.4 平稳发展阶段:2018 年至今
    3.5 小结
第四章 大学与社区的互动方式
    4.1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
    4.2 院系及社团与社区的互动
    4.3 大学生个人与社区的互动
    4.4 小结
第五章 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影响分析
    5.1 社会层面
    5.2 经济层面
    5.3 文化层面
    5.4 物质景观层面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大学与社区互动的阶段性
        6.1.2 大学与社区构成的空间是割裂的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大学卓越教学研究
    (二)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三)文献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框架的构建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1.高深知识观
        2.教学学术理论
        3.心流体验理论
    (二)大学卓越教学框架的构建
        1.大学卓越教学框架图解
        2.大学卓越教学框架的特征
        3.大学卓越教学框架各维度的内涵
    (三)大学卓越教学框架的修正
        1.专家咨询
        2.框架指标清晰度访谈
        3.大学卓越教学框架第一次修正结果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访谈法
    (三)问卷预测试调查
        1.项目分析
        2.信度分析
        3.效度分析
        4.大学卓越教学框架第二次修正结果
    (四)正式问卷的施测
        1.问卷审核
        2.数据清洗
        3.数据转化
五、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现状描述分析
    (二)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差异性分析
        1.大学课堂教学现状性别差异分析
        2.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年龄差异分析
        3.大学课堂教学现状民族差异分析
        4.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师范生身份差异分析
        5.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年级差异分析
        6.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学科差异分析
    (三)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各维度相关性分析
    (四)以学生满意度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五)基于MAXQDA对问卷开放题的归类分析
    (六)小结
六、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课堂体验难以达到心流之境界
    (二)学生的课堂认知收获尚无深层之进步
    (三)大学课堂教学的学术性彰显不足
    (四)大学课堂教学立德树人仍待深化
    (五)大学课堂教学疏于关注男女性别差异
    (六)“00”后大学生为课堂教学带来新挑战
    (七)“大四现象”制约本科教学质量提高
    (八)自然科学类专业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七、大学课堂教学实现卓越的对策
    (一)创造心流体验吸引学生享受课堂
        1.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2.多方位提升师生互动质量
        3.课堂教学使用“挑战-技能平衡”策略
    (二)依托深度教学促进学生高阶发展
        1.教师学会反思审查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2.教师为课堂合理增负以提升教学含金量
    (三)推动教学学术增强课堂学术韵味
        1.改革相关制度以提升教学地位
        2.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四)开展课程思政深化课堂立德树人目标
        1.唤醒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2.挖掘课程内容思政元素
    (五)立足学生背景差异力争因材施教
        1.“因性施教”开发男女发展潜力
        2.“因龄施教”顺应00后鲜明特点
        3.“因级施教”破解大四危机现象
        4.“因科施教”展现学科独特魅力
八、研究反思与展望
    1.研究的创新
    2.研究的不足
    3.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趋势与不足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主要拟创新点和难点
        1.4.1 主要拟创新点
        1.4.2 难点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及历史虚无主义基本概述
    2.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概述
        2.1.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
        2.1.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代特征
        2.1.3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影响
    2.2 历史虚无主义基本概述
        2.2.1 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
        2.2.2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特征
        2.2.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影响
    2.3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系
    2.4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关系
        2.4.1 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2.4.2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2.4.3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2.4.4 世界与人生的关系
        2.4.5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3章 我国“95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的基本情况
        3.1.1 问卷的设计
        3.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1.3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3.1.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95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积极影响
        3.2.1 积极影响的典型表现
        3.2.2 积极影响典型表现的归因分析
    3.3 历史虚无主义对“95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消极影响
        3.3.1 消极影响的典型表现
        3.3.2 消极影响典型表现的归因分析
    3.4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分析
        3.4.1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冲击
        3.4.2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分析
第4章 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施策
    4.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4.1.1 围绕意识形态安全确定教育目标
        4.1.2 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制定教育内容
        4.1.3 结合时政热点完善体系化教育阵地
    4.2 全社会协同优化环境,激发大学生国家认同
        4.2.1 优化政治信仰教育环境,以境育人
        4.2.2 强化政治信仰教育认同,以情感人
        4.2.3 增强政治信仰教育精神,以神引人
        4.2.4 提升政治信仰教育高度,以志励人
    4.3 完善教育体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4.3.1 集成教育内容和方式,倡导沉浸式体验
        4.3.2 重视教育差异化教学,促进行为价值认同
        4.3.3 强化理论与实践教育系统提升,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6)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概览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解析
    一、思想热点相关概念释义
        (一)思想热点的基本涵义
        (二)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三)思想热点的表现形态
    二、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
        (三)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借鉴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及演进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的主要条件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和运行过程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价值蕴涵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时代发展的协同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78 年-1992 年)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92 年-2002 年)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02 年-2012 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12 年至今)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特征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政治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成就
        (三)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
        (四)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地位提升
    二、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冲击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三、教育改革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引导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涵育
    四、主体自我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一)知识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二)心理因素复杂特征突出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构成明显
        (四)社会角色多样性转变衍生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性表征
    一、时代环境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逻辑起点
        (一)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思想热点演进样态
        (二)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思想热点演进方向
        (三)科学技术进步改变思想热点演进速率
    二、发展需求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内在动因
        (一)大学生成长诉求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反映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体现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价值观形态变迁的协同效应
        (一)价值目标务实化与思想热点内容的通俗化
        (二)价值标准多维化与思想热点评价的差异化
        (三)价值取向多样化与思想热点类型的多层次化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差异发展的反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不同步变化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非线性变化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第五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实证研究
    一、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一)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方法概述
        (二)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样本情况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一)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概述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数据描述与分析
    三、调查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一)思想热点的多样主题中凸显情感内核
        (二)思想热点的态度价值总体积极向上
        (三)思想热点的表达方式深受网络亚文化影响
        (四)思想热点集中反映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发展趋向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更加突出
        (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加深刻
        (三)文化融合创新的影响更加广泛
第六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问题关切
        (一)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
        (二)把握和满足思想热点的合理性需求
        (三)正视和应对思想热点的非理性表达
    二、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发展趋势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科学性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联动机制
    三、打牢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思想基础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增强自信
        (三)坚持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培养导向
    四、把握提升思想热点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一)遵循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二)在增强课堂内外协同中加强引导
        (三)在强化网络主旋律传播中加强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突出问题:理论发展与现实应用之间的反差
        二、研究者的工作实际需求:国家发展需求与 90 后大学生刻板印象的反差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学习动机研究
        二、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
        三、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评析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核心概念
        一、动机
        二、学习动机
        三、90 后大学生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节 量化数据的搜集与分析
        一、问卷选择
        二、问卷的试测与修订
        三、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案
        四、数据的搜集与分析
    第三节 质性数据的搜集与分析
        一、访谈对象的选择
        二、质性材料的收集
        三、质性材料的分析
第三章 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情况
        一、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情况
        二、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分项目情况
    第二节 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数据分布特征
        一、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特征
        二、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独生子女特征
        三、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户籍特征
        四、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家庭所在地特征
        五、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家庭教育背景特征
        六、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转专业/学特征
        七、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年级特征
        八、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学校类别特征
        九、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科类别特征
    第三节 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殊性分析:基于与80 后、70 后大学生的比较
        一、90 后、80 后、7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情况比较
        二、90 后、80 后、7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性别差异比较
        三、90 后、80 后、7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年级差异比较
第四章 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原因的回归分析
        一、变量的操作化
        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第二节 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资源配置尚不均衡、社会评价尚欠科学
        二、学校原因:课程设置脱节社会、教师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管理强制性多
        三、家庭原因:过于注重物质需求、家庭教育宽严不当、社会服务引导较少
        四、个人原因:学习认知尚不丰富、自我效能发挥不足、学习任务选择差异
第五章 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与策略
    第一节 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分析
        一、学习受挫情境下的情绪及应对问题
        二、动机强弱不当造成的学习效率低下问题
        三、强制管理措施减弱自主学习动机问题
        四、教育方式不当加剧功利学习动机问题
        五、教育效果不良减弱小群体取向学习动机
        六、外围环境尚未有力促进社会取向学习动机
        七、渴求成功与惧怕失败并存的学习动机易引发心理问题
    第二节 优化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策略
        一、政府和社会:合理配置资源、规范课外教育、促进放权服务、加强舆论引导
        二、家庭:提倡严慈相济教育、改善家庭引导策略
        三、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改善师德师风、改变强制管理、加强辅导干预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特征
        二、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指向的矛盾
        三、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形成机制
        四、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问题
        五、优化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策略
    第二节 思考与讨论
        一、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思考
        二、90 后大学生学习动机讨论
    第三节 创新与局限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本文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3.3 实证研究法
    1.4 本文创新点
        1.4.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影响
        1.4.2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
        1.4.3 大学建立融媒体体系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第2章 人文精神的理论概述
    2.1 人文精神的理论来源
        2.1.1 马克思关于人文精神的主要理论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1.3 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借鉴
    2.2 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内在要素
        2.2.1 人文精神的内涵
        2.2.2 “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
        2.2.3 人文精神中的社会取向
        2.2.4 人文精神中的道德取向
        2.2.5 人文精神中的价值指向
    2.3 人文精神相关概念辨析
        2.3.1 人文精神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区别
        2.3.2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3.3 人文精神与大学精神
第3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要义
    3.1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
        3.1.1 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3.1.2 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2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原则
        3.2.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3.2.2 坚持以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为依托
        3.2.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
    3.3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内容
        3.3.1 “真”是人文精神的基础
        3.3.2 “善”是人文精神的根本
        3.3.3 “美”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3.4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方向
        3.4.1 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4.2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4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的表现
        4.1.1 创新活跃度增强
        4.1.2 自由而全面发展意识的提升
    4.2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的原因分析
        4.2.1 良好的社会支持
        4.2.2 “后喻时代”的激励
    4.3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4.3.1 缺乏对“真”的执着追求和客观评判
        4.3.2 缺乏对“善”的信仰笃定和知行统一
        4.3.3 缺乏对“美”的审视能力和独立思考
    4.4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4.4.1 高等教育办学中的功利倾向
        4.4.2 “中国式家长”的教育裹挟
        4.4.3 网络媒体传播下多元文化的冲击
第5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
    5.1 大学教育践行人文精神之“真善美”
        5.1.1 鼓励和培育大学生探求和坚定“真”
        5.1.2 引导大学生悟“善”的道德情怀
        5.1.3 提升大学生审“美”的创造力
    5.2 高校改革发展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养成
        5.2.1 高校改革发展须与时代发展要求同步
        5.2.2 融媒体平台建设助力引领信息时代话语权
    5.3 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人的支持与配合
        5.3.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
        5.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智慧运用
        5.3.3 中国家庭教育在新时代的转变
        5.3.4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完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新自由主义概述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基本概念
        一、新自由主义起源和发展
        二、新自由主义观点和流派
        三、“自由”和“保守”之辩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矛盾理论体系
        一、个人和集体概念的紧张关系
        二、一元和多元价值的逻辑悖论
        三、新自由主义政策投机性特征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影响
        一、新自由主义在我国影响过程
        二、新自由主义影响方式的嬗变
第二章 新自由主义影响大学生的特点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影响的历史特点
        一、浪漫主义萌芽—涌入时期
        二、激进主义对抗—泛滥时期
        三、实用主义需求—复杂时期
        四、多种方式并举—扩散时期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影响机理
        一、扬弃传统“5W”传播模式,注重传播环境的营造
        二、发挥传播群体“长尾效应”,注重传播效果固化
        三、时刻在线的虚拟传播机理,压缩和解构现实空间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契合途径
        一、通过认证契合诱使大学生认知接受
        二、通过需求共鸣形成大学生情感认同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原因
    第一节 全球化和信息化提供了“时代土壤”
        一、影响的“应然性”—市场经济形成的制度空间
        二、影响的“现实性”—社会问题聚焦了舆论平台
        三、影响的“可能性”—网络时代提供了技术手段
        四、影响的“必须性”—意识形态对立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影响介质灵活多样
        一、“合法”影响—谋求制度空间中的错位契合
        二、“合情”影响—引导舆论平台中的公众情绪
        三、“实时”影响—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影响特征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因素
        一、主体间性关系不够完善—教育过程实效性不足
        二、角色双重引发定位模糊—辅导员职业定位不准
        三、“大思政”意识不强—课程思政体系尚需完善
        四、社会实践和理论学习脱节—实践育人功能不强
        五、评估体系不够客观—对教育发展方向引导不力
    第四节 当代大学生的群体行为特点
        一、多元化价值倾向—萌发个人主义
        二、虚拟化生活方式—消解教育效果
        三、功利化思维视角—道德品质欠缺
        四、“巨婴化”特征—责任意识不强
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消极影响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消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
        一、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削弱集体主义价值观
        三、淡化民族文化自信心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扭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一、崇尚拜金主义,“市场”嵌入了“社会”
        二、注重享乐主义,“消费”化解了“奋斗”
        三、强化个人主义,“个人”超越了“集体”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模糊大学生的道德标准
        一、权利和义务概念的错位
        二、正义和公平观念的淡漠
第五章 应对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的对策
    第一节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作用
        一、筑牢教育的政治底色,完善学习实践体系
        二、增强话语表达内生力,实现理论掌握群众
        三、形成中国特色话语权,切实增强对话能力
    第二节 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建构主体间性关系,加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增强职业获得感,强化辅导员队伍规范建设
        三、谋“大思政”理念,健全“三全育人”体系
        四、结合第一课堂,发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功能
        五、结合高校实际,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
    第三节 消除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认清新自由主义的实质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正确道德判断标准
    第四节 优化育人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一、完善科学发展理念,消除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现实基础
        二、加强新媒体建设,提升主流声音在虚拟空间的“音量”
        三、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导向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10)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概述
    一、基本概念释义
        (一) 责任
        (二) 责任感
        (三) 社会责任感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界定与培育内涵
        (一) 新时代大学生的界定
        (二) 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
        (三)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界定
        (四)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涵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时代意义
        (一)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题中之意
        (二)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动力
        (三) 新时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四)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化程度提升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审视与培育反思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
        (一)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二) 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表现
        (一) 主体意识觉醒,重视自身责任
        (二) 注重社会公德,愿对他人负责
        (三) 文化认同较高,国家责任强烈
    三、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一) 责任认知与行为脱节
        (二) 对自身责任感的缺失
        (三) 对他人责任感的缺失
        (四) 对国家责任感的缺失
        (五) 对未来责任感的缺失
    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部分家庭培育陷入功利化困境
        (二) 部分学校培育缺乏实效
        (三) 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 大学生自身新特点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 各培育渠道未能形成培育合力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指导思想
    一、确立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指导思想的依据
        (一) 指导思想必须积极回应时代责任诉求
        (二) 指导思想必须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
        (三) 指导思想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
        (一) 立足时代之基,回应时代责任诉求的科学理论
        (二) 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 体现继承发展,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最新成果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环境、矛盾和规律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环境
        (一) 物质环境
        (二) 精神环境
        (三) 网络环境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矛盾
        (一) 社会客观责任要求与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的矛盾
        (二) 培育者自身责任感水平与社会客观责任要求之间的矛盾
        (三) 社会客观责任要求与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之间的矛盾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引导规律
        (一) “适应超越”规律
        (二) 知行统一规律
        (三) 双向互动规律
        (四) 合力作用规律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
        (一)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根本目标
        (二)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具体目标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容
        (一) 对自身和家庭的责任感
        (二) 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 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四) 对人类和自然的责任感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原则
        (一) 责任认知与责任实践相结合原则
        (二)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原则
        (三) 培育理论与大学生实际相适应原则
        (四) 培育与自我培育相结合原则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方法
        (一) 渗透式、柔性的灌输法
        (二) 以身作“责”的榜样示范法
        (三) 以文化人的情感培育法
        (四) 与现代传媒相结合的隐性培育法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途径
        (一) 发挥家庭培育的基础性作用
        (二) 突出高校培育的主阵地作用
        (三) 以社会角色为突破口发挥社会实践培育效力
        (四) 发挥大学生自我培育的主体性作用
        (五) 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协同培育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周倩.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2]哲学咨商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研究[D]. 靳森媛.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3]学生化视角下大学与社区的互动研究 ——以上海市吴泾镇为例[D]. 刘钊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卓越教学视角下大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 胡嘉瑜. 西南大学, 2020(01)
  • [5]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我国“95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 丁瑞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6]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D]. 王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D]. 孙红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8]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 马海燕. 辽宁大学, 2019(05)
  • [9]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D]. 曹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
  • [10]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 王振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标签:;  ;  ;  ;  ;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