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土有机碳转化模拟系统研究

水稻土有机碳转化模拟系统研究

论文摘要

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有机质在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分、防止土壤侵蚀和退化、提供植物养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水稻土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土壤,了解人为管理措施条件下水稻土有机质的转化,是调控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基础。本研究在了解水稻土的特点和水稻的生长规律基础上,进行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2年),通过对各个处理22年的土壤有机质、人为管理措施以及气候环境等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旱地改为水田后,在不同的管理措施下水稻土有机质的演变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在获得上述试验资料的基础上,运用Delphi语言,建立了水稻土有机碳转化的计算机模拟模型,主要结果如下: 1、长期定位试验点不同管理措施条件下水稻土有机碳的演变 旱地红壤改作水田后,不同的处理随时间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有所增加。对于三种不同稻作制(冬泡、冬绿和冬油),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冬泡>冬绿>冬油:对于不同的施肥水平条件下,高量>常量>化肥;由于种植水稻是土壤处于淹水条件下,不同地下水位深度对耕作层土壤水分状况和通气状况影响的差异不明显,因而对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因此,在水稻种植的管理措施中,采取不同稻作制与不同施肥水平,对耕作层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极为重要。 2、水稻土有机碳转化计算机模拟模型以及验证 (1)水稻土有机碳转化模拟模型的转化模拟过程包含三个模块:水稻土的有机碳确定参数模拟模块,水稻土的有机碳不确定参数(固定模式)模拟模块,水稻土的有机碳不确定参数(不固定模式)模拟模块,可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模拟。 (2)所建系统使用了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了5个数据表,主要包括基础气象数据表、区域土壤固定参数表、外源有机碳输入表和土壤植物生长参数表,可以更加具体地得到其模拟的详实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有利于模拟结果的准确。水稻土有机碳转化模拟模型中水分影响函数采用分段函数,4-10月份间用处于淹水条件下的公式,其他月份取湿度校正函数,减少了部分基础气象数据的录入。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前言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土壤有机碳转化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3 国内的有关模型
  • 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旱地红壤改为水稻土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长期定位试验
  • 2.1.1 自然概况
  • 2.1.2 试验布置
  • 2.1.3 作物栽培与田间管理
  • 2.2 分析方法
  • 2.2.1 土壤采集和制备
  • 2.2.2 土壤有机碳分析测定
  • 2.2.3 水分含量测定
  • 2.2.4 试验数据处理土统计分析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稻作制下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 3.2 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 3.3 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 4 小结
  • 第三章 水稻土有机碳转化模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1 土壤有机碳模型建模原理
  • 2 水稻土有机碳转化模拟模型的建立
  • 2.1 模型的基本结构
  • 2.2 模型影响因子的基本函数
  • 2.2.1 影响因子的确定
  • 2.2.2 影响因子的基本函数或系数
  • 2.3 水稻土土壤有机碳的各组分比例的确定
  • 2.3.1 新鲜有机物料的易分解组分比例的确定
  • 2.3.2 水稻土有机碳的易难分解组分以及固定碳含量的确定
  • 2.4 模型的核心算法
  • 3 模型的计算机开发
  • 3.1 计算机开发语言的选择
  • 3.2 模型系统组成
  • 3.2.1 水稻土有机碳确定参数模拟模块的实现
  • 3.2.2 水稻土有机碳不确定参数模拟模块的实现
  • 3.2.3 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模块的实现
  • 3.2.4 水稻土有机碳GIS演示模块的实现
  • 3.3 系统的工作环境
  • 3.3.1 系统硬件配置
  • 3.3.2 系统软件配置
  • 3.4 编码
  • 4 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1 主要参数估计
  • 1.1 土壤外源有机碳的输入量
  • 1.2 土壤外源有机物料的易分解比例估算
  • 1.3 气候因子
  • 1.4 土壤因子
  • 1.5 模拟初始值的确定
  • 1.6 定量评价模型的方法
  • 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稻作制下土壤有机质的模拟
  • 2.2 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有机碳的模拟
  • 2.3 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模拟
  • 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珠江口夏季海陆源有机碳的模拟研究——分布特征、贡献比重及其迁移转化过程[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1)
    • [2].生物有机碳肥在大白菜上的施用效果[J]. 磷肥与复肥 2020(01)
    • [3].有机碳肥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 2020(02)
    • [4].有机碳肥对保罗兰睡莲开花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0)
    • [5].有机碳肥对香榧幼林生长影响研究初报[J]. 林业科技 2017(04)
    • [6].生产高质量的有机碳肥 颠覆有机肥传统标准与工艺[J]. 中国农资 2017(35)
    • [7].土壤有机碳破解众多难题[J]. 中国农资 2017(34)
    • [8].植物碳营养系列报道之四 研究有机碳营养 发展有机碳肥[J]. 中国农资 2013(48)
    • [9].森林生态系统植硅体及其封存有机碳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9(12)
    • [10].砒砂岩与沙重构土体中有机碳的矿化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10)
    • [11].变废为肥的法宝——有机碳肥技术[J]. 中国农资 2018(04)
    • [12].大棚作物如何应用有机碳肥[J]. 中国农资 2018(09)
    • [13].有机碳养分组合的肥效研究[J]. 磷肥与复肥 2020(03)
    • [14].有机碳技术与化肥产业结构性改革[J]. 化肥工业 2016(05)
    • [15].连续14年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总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01)
    • [16].外源有机碳对植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 2017(06)
    • [17].有机碳肥与农业现代化[J].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5(09)
    • [18].有机碳肥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7)
    • [19].生物炭及秸秆对水稻土各密度组分有机碳及微生物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6(18)
    • [20].弱光照条件下有机碳营养对水稻生长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5(04)
    • [21].有机碳肥应用七原则要记住[J]. 中国农资 2018(11)
    • [22].不同退耕年限对菜子湖湿地表土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2(08)
    • [23].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轻组有机碳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2(14)
    • [24].长期施肥下灰漠土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的含量及其演变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1)
    • [25].西藏草地开垦后土壤表层氮素及有机碳特征研究[J]. 草业科学 2010(09)
    • [26].对“有机碳肥”的探讨[J]. 农业工程技术 2019(02)
    • [27].新型肥料的时代需求与技术创新[J]. 磷肥与复肥 2019(10)
    • [28].不同培养温度下长期施肥红壤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特征研究[J]. 土壤 2019(05)
    • [29].绿素对西北冰洋海源有机碳埋藏的指示意义[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06)
    • [30].有机碳肥重要品种介绍[J]. 中国农资 2017(45)

    标签:;  ;  ;  ;  ;  

    水稻土有机碳转化模拟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