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模板论文-蔡军,胡琰琰,兰明明

微生物模板论文-蔡军,胡琰琰,兰明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模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硅藻土,螺旋藻,化学镀Cu@Ag,镀液比例

微生物模板论文文献综述

蔡军,胡琰琰,兰明明[1](2014)在《基于微生物模板复合化学镀的轻质导电颗粒制造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两种典型的生物微粒(硅藻土和螺旋藻)作为成形模板,采用化学镀工艺在其表面包覆Cu@Ag层,来制备生物型核壳式导电微粒。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SZT-2A型四探针测试仪对化学镀Cu@Ag后生物微粒的外观形态、表面形貌、镀层成分及导电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化学镀铜液和化学镀银液的使用比例,可以获得表面镀层质量优异的生物型导电微粒;与纯金属粉相比,生物型导电微粒的比重显着降低,是一种轻质导电微粒。(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4年19期)

毕磊,潘纲[2](2014)在《微生物自模板法制备多孔中空微球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作为一种生物质资源不仅具有种类繁多、生物量巨大、易于再生且廉价易得的特点,而且微生物本身就具有高度复杂的微/纳米构造和丰富的功能基团,经过修饰和处理就可以得到结构和功能多样的微/纳米材料.微生物自模板法直接利用微生物天然的球形构造并以其自身物质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处理形成多孔中空微球,具有无需制备模板、反应步骤少和化学试剂消耗量低等优点,与传统的软、硬模板法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本文将利用微生物自模板法制备多孔中空微球的主要合成方法归纳为:溶剂顺序抽提法、高温碳化法和水热碳化法.微生物通过上述3种方法并结合表面修饰可以得到组成丰富、功能多样的多孔中空微球,使其在活性物质封装、控释给药、核磁成像、电极材料、催化及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当今时代,发展微生物自模板法制备多孔中空微球有着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4年25期)

王莉霞[3](2013)在《微生物模板法制备多孔TiO_2薄膜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二氧化钛薄膜因其在太阳能电池及污水治理等方面具有诸多优点,从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制备高活性的多孔薄膜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探索了一种以微生物为模板,结合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具有多级次结构纳米TiO_2薄膜的方法。利用可见光或紫外光对亚甲基蓝或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及羟基自由基产生的效率来评价薄膜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接触角测量(Contact anglemeasurement)、紫外-可见透射光谱(UV-visible spectroscopy)等仪器研究其内部结构及表面形貌。本论文实验系统地研究了焙烧时间、钛溶胶与微生物模板加入比例、薄膜厚度、Au(Ag)等贵金属的掺杂量等参数的变化对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模板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多级次结构的纳米TiO_2薄膜。微生物模板的加入提高了薄膜的光吸收效果。该法制备的TiO_2多孔薄膜在相同条件下对亚甲基蓝或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优于P25薄膜及普通TiO_2薄膜,而且多孔TiO_2薄膜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效率也明显优于普通TiO_2薄膜;焙烧时间、钛溶胶与微生物模板加入比例及薄膜厚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同时还探索了以鞭毛为模板制备TiO_2/Au(Ag)/TiO_2夹心结构的复合薄膜。实验发现该薄膜的夹心结构起到了稳定金属纳米颗粒的作用,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随着Au(Ag)掺杂量的增加而提高,但紫外光催化活性影响不明显。通过本研究工作表明:微生物模板法制备的具有多级次孔洞结构的TiO_2薄膜以及TiO_2/Au(Ag)/TiO_2夹心结构的复合薄膜;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多级次结构,能够对光进行多重散射,从而提高太阳光利用率。该制备方法为TiO_2薄膜在提高光利用率方面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3-04-01)

吕伟,周明,刘长隆[4](2012)在《微生物模板辅助制备ZnO空心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葡萄球菌作为模板,通过醋酸锌和叁乙醇胺(TEA)反应成功得到ZnO空心微球。采用SEM、TEM、XRD和TG表征所得的ZnO空心微球,得到了空心微球的基本形貌,并发现了细菌模板在高温下易去除的特点。还研究了不同细菌和叁乙醇胺(TEA)加入量以及静置时间对空心微球的影响,发现加入高浓度的细菌液和TEA溶液以及长时间的静置有利于空心微球的制备。最后确定了细菌在整个ZnO空心微球制备过程中的模板作用,但单纯的细菌不足以使ZnO覆盖在其表面形成空心微球结构,需要对其表面进行修饰,而实验中加入的TEA就是用于修饰细菌表面的。(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2年22期)

韦超英,杨滨银,方新湘,娄恺,晁群芳[5](2011)在《适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DNA模板制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快速、简便和经济地获得理化性质不同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总DNA,以用于后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动态监测。[方法]采用3种提取方法对石油污染土壤中细菌总DNA进行提取,并通过DNA产量、纯度、片段大小、基因组完整性等对提取得到的DNA质量进行评价;并对16S rDNAV3可变区的PCR扩增产物进行DGGE分析。[结果]采用3种方法均能从石油污染土壤中提取得到相应的细菌DNA片段,且针对同一种提取方法,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对DNA提取效果影响不明显,但不同方法提取得到的DNA在浓度和纯度上存在明显差异。采用3种方法提取得到的DNA量分别可达98.3、79.9和43.8 ng/μl。[结论]选取方法1提取基因组DNA并进一步纯化,纯化后的DNA分别采用引物F27/R1492和F357/R518进行16S rDNA及116S rDNAV3可变区的扩增,获得了条带清晰、浓度高、无污染的DNA目的片段;对其PCR扩增产物进行DGGE分析,得到的DGGE图谱可直观反应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优势种群。(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16期)

王婷婷[6](2010)在《DNA和微生物模板合成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相应的许多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及其特性的测定已取得了显着的进展。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当前主要是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这两种方法衍生出来的复合方法,但是目前这些制备方法多数条件苛刻,产量低,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所以需要寻找一种绿色的新型合成途径,因此资源丰富、廉价易得、环保、而且构型独特丰富、形貌重复性高的生物模板合成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DNA分子具有良好的纳米尺度以及分子识别和自组装能力,另外,DNA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任意的裁剪和修饰,这些特性都为DNA作为模板和合成特定的纳米结构材料提供了可能。因此基于DNA很强的分子识别能力,自组装能力以及具有热力学上的稳定性,机械刚性和独特的拓扑机构等特点,一直以来,DNA在纳米材料的合成方面充当很好的生物模板。微生物细胞具有各种各样的几何外形,如球状、丝状、螺旋状、玉米状、刺猬状等。用现有的任何加工手段都很难加工出如此精致的叁维图形,它们为纳米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丰富的模板。一些微生物不仅可以作为生物模板,诱导调控纳米材料的生长,而且还被证实在合成过程中起还原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都是实验室中简单易得的菌体,利用DNA和菌体为模板来合成简单的纳米材料,表征其特性并研究其简单应用。详细内容归纳如下:1.利用光辐照的方法,成功合成银—DNA纳米网。在太阳光直接辐照下还原银离子—DNA前驱物,得到银—DNA纳米网。银—DNA纳米网络的孔间距大小和链的粗细可通过改变DNA溶液的浓度和太阳光照射时间的长短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纳米材料对癌症标志物—CEA有特异性响应。2.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模板合成纳米硒结构及其在生物传感器检测上的应用。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蛋白质还原亚硒酸钠为纳米级的单质硒,合成的产物在自然条件下能完成晶形的转变。由于本方法制备的纳米硒具备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电催化性质,因此构建了生物传感器实现对H202的检测。3.以大肠杆菌为模板合成纳米银颗粒。以大肠杆菌为模板合成银纳米颗粒,研究不同的生长条件对其合成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旨在探讨纳米银的新型绿色合成途径。(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0-04-01)

李安英,张潞生,高微微,王红清,王程亮[7](2009)在《适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的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的DNA模板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根际土壤中微生物DNA的有效提取是土壤微生物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的基础。研究对比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高盐抽提法、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法和预洗处理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法3种DNA提取方法对4个栽培地块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的效果。结果表明,SDS高盐抽提法和预洗处理的PVP法从不同土样中提取的微生物总DNA片段长度大于23kb,DNA均量分别达到32.94和43.06μg/g;其中预洗处理的PVP法提取DNA的A260/A280和A260/A230比值平均为1.1623和0.8135,比SDS高盐抽提法(1.1238和0.5901)分别高出0.0385和0.2234,对土壤样品中蛋白质和腐植酸的去除效果较好;CTAB法提取的总DNA非常少。纯化后的DNA,分别采用细菌F341/R534和真菌FR1/FF390引物进行PCR扩增,成功获得细菌16S rDNAV3区和真菌18S rDNA目的片段,对其PCR扩增产物进行DGGE分析,4个土壤样品均得到清晰的DGGE图谱。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DGGE分析中DNA模板制备采用预洗处理的PVP法和SDS高盐抽提法均可成功获得,预洗处理的PVP法效果最好,而CTAB法制备效果较差。(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李正茂,何文,张旭东,赵洪石,闫顺璞[8](2008)在《微生物模板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水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并引入微生物-酵母细胞作为模板,通过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热分析(TA)对HA粉体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微生物模板后,羟基磷灰石粉在700℃煅烧后的粒度在40 nm以下。(本文来源于《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微生物模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生物作为一种生物质资源不仅具有种类繁多、生物量巨大、易于再生且廉价易得的特点,而且微生物本身就具有高度复杂的微/纳米构造和丰富的功能基团,经过修饰和处理就可以得到结构和功能多样的微/纳米材料.微生物自模板法直接利用微生物天然的球形构造并以其自身物质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处理形成多孔中空微球,具有无需制备模板、反应步骤少和化学试剂消耗量低等优点,与传统的软、硬模板法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本文将利用微生物自模板法制备多孔中空微球的主要合成方法归纳为:溶剂顺序抽提法、高温碳化法和水热碳化法.微生物通过上述3种方法并结合表面修饰可以得到组成丰富、功能多样的多孔中空微球,使其在活性物质封装、控释给药、核磁成像、电极材料、催化及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当今时代,发展微生物自模板法制备多孔中空微球有着更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模板论文参考文献

[1].蔡军,胡琰琰,兰明明.基于微生物模板复合化学镀的轻质导电颗粒制造及其表征[J].功能材料.2014

[2].毕磊,潘纲.微生物自模板法制备多孔中空微球及应用[J].科学通报.2014

[3].王莉霞.微生物模板法制备多孔TiO_2薄膜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D].烟台大学.2013

[4].吕伟,周明,刘长隆.微生物模板辅助制备ZnO空心微球[J].材料导报.2012

[5].韦超英,杨滨银,方新湘,娄恺,晁群芳.适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DNA模板制备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6].王婷婷.DNA和微生物模板合成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0

[7].李安英,张潞生,高微微,王红清,王程亮.适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的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的DNA模板制备[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9

[8].李正茂,何文,张旭东,赵洪石,闫顺璞.微生物模板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标签:;  ;  ;  ;  

微生物模板论文-蔡军,胡琰琰,兰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