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国内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论文摘要

背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大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长期服用易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古今医学文献中,记载和报导了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确有疗效。目前已有许多关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但其结果存在争议。因此,对这些治疗的系统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现今临床研究对方法学的重视仍不够,而影响了其研究结论的推广和国外医学的认可。随着循证医学及系统评价的方法和结果日益得到国际医学和卫生决策部门的认可和重视,故利用循证医学及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献进行综合数据的Meta-分析,以了解其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现状。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合理选择及应用治疗措施提供临床研究证据。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国内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Web)(1994-2007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QVIP)(1989-2007年)、手工检索收集结果未发表的文献及追踪检索相关的综述、论文的参考文献。纳入有关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无混杂因素、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两名评价人员独立提取每个纳入试验关于研究质量、基线资料及结果等数据,并进行交叉核对。由同样两名评价人员对每个纳入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如有争议,则共同讨论,必要时由第3者仲裁。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系统评价纳入的14个已完成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仅有1个试验为前瞻、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两中心研究,为高质量研究,其余13个试验均为低质量研究,均未说明具体随机方法及分配隐藏方法,其中仅1个试验提及使用单盲法,余均未提及使用盲法。排除干预措施为针药合用的1个试验,初步入选13个试验作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数据的异质性检验:7个采用中药作为治疗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异质性检验:OR Q=5.82,df=6,P=0.44,I2=0%;RR Q=4.58,df=6,P=0.60,I2=0%。6个采用针灸作为治疗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异质性检验:OR Q=1.93,df=5,P=0.86,I2=0%;RR Q=1.83,df=5,P=0.87,I2=0%。因P>0.10,I2=0%,可认为无异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其合并统计量,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效应值合并的结果:7个采用中药作为治疗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分析:OR为0.28,其95%可信区间为(CI)[0.17,0.45],统计学显著性检验Z=5.21,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RR为0.32,其95%可信区间为(CI)[0.21,0.50],统计学显著性检验Z=5.13,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6个采用针灸作为治疗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分析:OR为0.13,其95%可信区间为(CI)[0.05,0.35],统计学显著性检验Z=4.02,P<0.0001,有统计学意义。RR为0.15,其95%可信区间为(CI)[0.06,0.38],统计学显著性检验Z=4.01,P<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Meta-分析的结果,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确有一定的疗效,然而由于所纳入试验的质量方法学上的诸多缺陷,所以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十分有限,期待有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国内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系统质量评价
  •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范围及策略
  • 1.3 试验纳入
  • 1.4 提取数据
  • 1.5 单个试验质量评价
  • 2 结果
  • 2.1 文献检出情况
  • 2.2 一般情况
  • 2.3 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 2.4 疗效判断标准
  • 2.5 科研方案设计的质量
  • 第二部分 国内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Meta分析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疗效指标的选择
  • 2.2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文献概况
  • 3.2 数据的异质性检验
  • 3.3 Meta分析效应值合并的结果
  • 3.4 发表性偏倚的检测
  • 3.5 敏感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证据强度
  • 2 本系统评价的意义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国内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表
  • 附件2:浅谈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用于伴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4)
    • [2].激素替代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22)
    • [3].女性肥胖伴发更年期综合征病人采取针灸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5)
    • [4].浅谈更年期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 内江科技 2018(02)
    • [5].更年期综合征[J]. 领导科学 2018(15)
    •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54)
    • [7].心理干预联合绝经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11)
    • [8].更年期综合征食疗[J]. 晚霞 2017(09)
    • [9].男子也有更年期综合征[J]. 家庭医学 2009(08)
    • [10].足部按摩巧治更年期综合征[J]. 养生月刊 2009(10)
    • [11].36岁就会得更年期综合征吗[J].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0(05)
    • [12].青海地区更年期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证候特点的相关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7(08)
    • [13].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21)
    • [14].振雄汤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29例[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05)
    • [15].更年期综合征是什么病[J]. 老友 2016(06)
    • [16].对160例更年期综合征心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
    • [17].更年期综合征[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2(06)
    • [18].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研究述评[J]. 光明中医 2009(11)
    • [19].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8(03)
    • [20].从肝论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体会[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04)
    • [21].岳仁宋教授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验案1则[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9)
    • [22].乌灵胶囊合逍遥丸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07)
    • [23].贺州地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调查研究[J]. 中国性科学 2017(04)
    • [24].浅析影响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的原因[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04)
    • [25].更年期综合征相关因素的探讨[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6(04)
    • [26].如何面对男性更年期综合征[J]. 中老年保健 2019(10)
    • [27].从肝肾论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12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08)
    • [28].更年期综合征患者248例的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1(01)
    • [29].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74例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09)
    • [30].稳心Ⅰ号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7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18)

    标签:;  ;  ;  ;  ;  ;  

    国内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