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作用研究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

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作用研究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

论文摘要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服务经济的崛起已经创造了新的经济前景。在服务经济化和经济服务化纵深发展中,以中间投入为本质属性的生产者服务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不仅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它提高了服务对象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率和适应能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和结构重构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吸引了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然而,迄今大量文献在“生产者服务业”相关研究中,广泛存在着内涵定义与统计定义的不一致,集中表现在具体行业划分的随意性和生产者指向的不完备性。前者表现为多数研究者采用列举法,只将某些服务门类划归生产者服务业,采用行业累加的计量方法,而忽视了服务业每一部类不仅为中间需求提供服务,同时也为最终需求提供服务这一事实,导致了计量结果要么高估要么低估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水平和作用的后果;后者反映在服务对象上,主要指向工业,而忽视了对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服务,带来了对服务对象产业属性的同质化,也带来了对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动因分析的局限。本文之所以以“工业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对其概念界定、计量方法、发展水平、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正是对当前研究中所存在问题批判性辨析的结果。对工业服务业的研究,既是对生产者服务业研究的深化和细化,具有其理论价值,也是切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其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主要采用规范和实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第二手资料文献的定性分析,以发现研究对象的“应然”状态;通过定量分析,以发现研究对象的“实然”本质。本文还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有:1、作为工业服务业研究的逻辑前提,对服务及其价值创造问题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得出的初步结果是:首先,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古典价值范畴基本上是实物型劳动产品的价值论,而对服务,不是将其忽略掉,就是论述不彻底,仅仅限于最终个人消费,认为服务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因而不创造价值;其次,就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人们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第三,对服务的界定,基本上停留在与实物产品相比较的感性认识层面。为此,本文所做的基础性工作是,在坚持劳动创造价值前提下,澄清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不能成为价值创造的判据,无形产品和有形产品生产不能作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的判据,进而也不能成为价值创造的判据;沿着古典实物型产品价值理论分析框架,对服务进行古典价值地位复归。就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区别,认为不在于那些感性特性,也不在于生产和消费上,最大区别在于交换特性上。2、指出目前在生产者服务业相关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内涵定义与计量结果的不一致。其根源在于依据统计口径指定的行业累积计量方法与内涵定义的不一致。本文对工业服务业的分类始终坚持两条标准:一是保持内涵定义与外延定义的一致性,进而达到内涵定义与计量结果的吻合性;二是从经济用途和统计口径两个维度进行分类,既满足了研究需要,也便于利用现有统计数据。在计量方法上,采用“投入产出法”,因为,实证显示它明显优于“行业划分法”。3、美国、日本、英国和韩国,在经济进入发达阶段,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上趋于稳中有降的趋势,介于5%-10%的区间。我国与“四国”工业服务业比重演进趋势基本一致,而且,在总体上略高于“四国”。因此,今后我国工业服务业发展重点在于质量的提高和与工业关联度的增强。4、工业服务业发展作用,发生在多个层面,既体现在工业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作为工业企业的投入要素而产生的微观基础作用,也体现为工业服务业对工业产业链、工业产业的组织和管理运营模式变革的作用,工业服务业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工业服务业对工业企业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是通过工业服务与工业企业价值活动的渗透和融合,使得价值链不断解构和重构,而实现工业企业总价值最大化的过程。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成为工业服务业作用发挥的重要外部条件和激活因素。5、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工业服务业发展对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分析表明,样本企业服务价值占总创造价值比重与企业创新能力呈显著相关关系,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了直接影响。工业企业业务相关者、与网络媒介联系的紧密程度、外显知识的传播、人力资本、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区域内配套支撑条件与工业企业服务价值比重提高均呈正相关。而知识机构、隐性知识的传播、金融资本的使用成本考虑、培训咨询与工业企业服务价值提高不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外显知识的有效传播和利用法律会计专业服务对工业企业服务价值比重提高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成为关键因素。6、从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我国服务业中间需求率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同时工业对服务业的需求系数也是逐年降低。服务业中间需求率的下降和工业对服务业的需求系数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我国工业服务业对工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减弱。就工业服务业内部结构而言,对工业推动作用较大的行业是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住宿业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行业,而教育事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为工业提供高级生产要素的工业服务行业对工业的推动作用不明显。7、分析表明,工业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本文提出并实证的“两阶段论”:在工业化初、中期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以工业为主要需求来源和工业服务业为主要动因的第一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后期至经济发达阶段以服务业自身为主要需求来源和服务生产服务业为主要动因的第二发展阶段。我国正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型时期。8、与工业服务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比较而言,其间接贡献更大。以广东为例,对工业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的倍增作用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工业的服务业完全增加值平均是工业服务业增加值的8倍多;工业的服务业直接增加值平均是工业服务业增加值的2倍多。工业服务业增加值与工业的服务业直接增加值之和占GDP比重达到15.1%;工业服务业增加值与工业的服务业完全增加值之和占GDP比重达到45.5%。这充分说明了工业服务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直接贡献,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工业提供服务进而对国民经济产生倍增效应。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回顾与评介
  • 1.2.1 服务理论研究
  • 1.2.2 生产者服务业研究
  • 1.2.3 工业与服务业关系研究
  • 1.3 本文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业服务业概念界定与计量方法
  • 2.1 “服务”界说
  • 2.1.1 服务的基本内涵与感性特征
  • 2.1.2 服务价值的传统“偏见”与价值地位恢复
  • 2.1.3 服务本质特征的再认识
  • 2.1.4 服务业分类
  • 2.2 工业服务业概念界定与计量方法
  • 2.2.1 问题提出:生产者服务业概念界定和计量方法批判性辨析
  • 2.2.2 工业服务业概念界定
  • 2.2.3 工业服务业行业划分
  • 2.2.4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工业服务业计量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服务业发展趋势与作用机制分析
  • 3.1 工业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
  • 3.1.1 发达国家工业服务业发展趋势实证分析
  • 3.1.2 我国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演进趋势分析
  • 3.2 工业服务业发展作用机制分析
  • 3.2.1 工业服务业发展作用的内在机理
  • 3.2.2 工业服务业发展作用的外部激活因素:技术和制度
  • 3.2.3 工业服务业发展对创新先导作用机理分析
  • 3.2.4 工业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倍增作用的实现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服务业发展作用微观层面分析:对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 4.1 分析模型构建
  • 4.1.1 分析模型的设计与内容体系
  • 4.1.2 影响变量与相应假设
  • 4.2 问卷研究与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4.2.2 统计分析结果
  • 4.3 实证研究结果的探讨与思考
  • 4.3.1 分析模型与相关假设的结论综述
  • 4.3.2 各变量之间实证分析结果的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服务业发展作用产业层面分析:对工业的推动效应
  • 5.1 工业服务业的工业中间需求分析
  • 5.2 工业的工业服务业中间投入分析
  • 5.3 工业服务业与工业的消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服务业发展作用宏观层面分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6.1 工业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 6.1.1 工业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贡献的“两阶段论”
  • 6.1.2 工业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及变迁分析
  • 6.2 工业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倍增效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作用发挥的工业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 7.1 正确认识工业服务业发展在经济增长及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和地位
  • 7.2 我国工业服务业嵌入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 工业服务业嵌入工业的实现策略:建立“四个”协同机制
  • 7.4 工业服务业发展重点行业和政策支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释放工业企业上云市场需求的建议[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9(12)
    • [2].疫情对山东工业企业影响情况调查报告[J]. 中国质量 2020(04)
    • [3].石家庄市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运行特点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7)
    • [4].工业企业燃气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 技术与市场 2020(08)
    • [5].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集聚的影响——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比较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1)
    • [6].工业企业成本管控的问题与建议[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8(06)
    • [7].山西工业企业成本影响因素及降成本的对策措施[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8(05)
    • [8].关于蔡甸区工业企业融资现状的调查和建议[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14)
    • [9].吉林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吉林金融研究 2018(08)
    • [10].现代烟草行业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策略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29)
    • [11].关于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 财会学习 2016(23)
    • [12].6.52万元/亩,义乌工业企业以“亩产论英雄”[J]. 领导决策信息 2016(32)
    • [13].黑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情况现状和问题研究[J]. 统计与咨询 2017(01)
    • [14].工业企业落实“去杠杆”任务的宁夏案例[J]. 金融经济 2017(12)
    • [15].浅析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9)
    • [16].工业企业建(构)筑物管理及维修研究[J]. 中国高新科技 2017(01)
    • [17].工业企业既有土地开发的分析与实践[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22)
    • [18].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J]. 工业技术创新 2015(06)
    • [19].湖南召开省经信系统推动工业企业“走出去”座谈会[J]. 企业技术开发 2016(11)
    • [20].内蒙古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J]. 北方经济 2015(02)
    • [21].工业企业信息化规划思路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5(09)
    • [22].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工业企业平稳运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J]. 温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4)
    • [23].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规上工业企业追赶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8)
    • [24].工业企业防火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同行 2016(07)
    • [25].百色大型铝工业企业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冲突现状研究[J]. 智富时代 2016(S2)
    • [26].少数派的溢价能力[J]. 温州人 2017(15)
    • [27].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政策措施的通知[J]. 武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14)
    • [28].看黄石“双千” 绘强市宏图[J]. 湖北画报(上旬) 2017(09)
    • [29].工业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广州工业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J]. 探求 2013(05)
    • [30].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规模骨干工业企业意见的通知[J].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06)

    标签:;  ;  ;  ;  ;  

    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作用研究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