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红花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红花是一种常见的活血化瘀的中药,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红花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丰富。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本文对红花黄酮类化合物(Safflower Flavonoids,SF)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和其对苹果切片的保鲜效果。1对SF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及料液比对SF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5,微波功率800W,微波时间25min,微波温度50℃,提取2次,得到红花黄酮粗提物(Safflower Flavonoid Extracts,SFE)。在此条件下,SF的提取率达到10.231%。2比较4种大孔树脂对SFE的吸附与解吸效果,从中筛选出适合SFE分离纯化的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其吸附与解吸工艺进行探讨。得到结论为:AB-8是纯化红花总黄酮较好的树脂。静态吸附:最佳树脂用量是1:10(g/m L),最佳上样浓度为3mg/mL,最适pH值为4.7,吸附6h,解吸时间4h;动态吸附:上样流速为2BV/h,上样浓度为3mg/m L,70%乙醇以2BV/h流速进行洗脱。用优化出的条件进行SF的纯化,得到红花黄酮纯提物(Safflower Flavonoid Purfication,SFP)的黄酮纯度63.31%,比纯化前的21.85%提高2.89倍。3研究了SFP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及其机理。以L-酪氨酸为底物,对SFP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进行动力学研究,并研究SFP清除自由基和螯合金属离子的作用,探讨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SFP对酪氨酸酶均具有抑制性,且当红花黄酮提取物浓度为3.0mg/mL时,抑制率达到最大值78.03%;IC50值为0.834mg/mL,抑制常数KI为0.036mg/mL,KIS为0.0064mg/mL。当SFP的浓度为3mg/mL时,SFP对酶的抑制率达63.5%。另外,SFP对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均具有一定清除力;Cu2+、Fe2+与红花黄酮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导致其紫外吸收曲线发生较大变化,实验结果说明:SFP对酪氨酸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类型为可逆的混合型抑制。同时,SFP通过清除自由基和螯合金属离子达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4研究红花黄酮对鲜切苹果片的保鲜。以不同浓度的SFE、SFP处理鲜切苹果片,考察对苹果片褐变度、TSS含量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mg/mL的SFE,浸泡2min后,苹果切片的褐变度为4.44,TSS含量为10.5%,VC含量为0.017mg/100g。研究说明,红花黄酮对苹果片具有保鲜作用。5 SFP经过Sephadex LH-20初步分离,对比高效液相色谱图和紫外吸收光谱,可以确定收集的组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芦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花概述
  • 1.2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概述
  • 1.2.1 酪氨酸酶的概述
  • 1.2.2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概况
  • 1.2.3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来源
  • 1.2.4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制备方法
  • 1.2.5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1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提取
  • 1.3.2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纯化
  • 1.3.3 酪氨酸酶抑制剂抑制效果的研究
  • 1.3.4 酪氨酸酶抑制机理的初步研究
  • 1.3.5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应用
  • 1.3.6 酪氨酸酶抑制剂稳定性的研究及组分分析
  • 第二章 微波提取红花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及主要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1.3 红花黄酮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4 红花黄酮的微波提取实验
  • 2.1.5 测定指标及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红花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3 单因素对微波提取效果的影响
  • 2.2.4 正交优化提取工艺
  • 2.2.5 浸提次数
  • 2.3 结论
  • 第三章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红花总黄酮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大孔树脂对红花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效果
  • 3.2.2 大孔树脂对红花总黄酮的动态吸附和解吸效果
  • 3.3 结论
  • 第四章 红花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及其机理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及试剂
  • 4.1.2 主要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红花黄酮对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
  • 4.2.2 抑制机理的研究
  • 4.2.3 红花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 4.3 结论
  • 第五章 红花黄酮对鲜切苹果的保鲜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剂
  • 5.1.3 仪器
  • 5.1.4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处理时间对鲜切苹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 5.2.2 不同浓度SFP对鲜切苹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 5.2.3 不同浓度SFE对鲜切苹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 5.3 结论
  • 第六章 红花黄酮的组分鉴定及稳定性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试剂
  • 6.1.3 仪器
  • 6.1.4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对SFP初步分离
  • 6.2.2 HPLC分离分析
  • 6.2.3 稳定性研究
  • 6.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科研情况说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酪氨酸酶的同源模建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8)
    • [2].红鳍笛鲷(Lutjnaus erythropterus)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6(02)
    • [3].奥扎格雷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研究[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6(03)
    • [4].虾头发黑未必不新鲜[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6(47)
    • [5].教授大讲堂[J].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6(10)
    • [6].虾头变黑未必不新鲜[J]. 食品与生活 2017(06)
    • [7].吃酱油后伤疤会变黑吗[J]. 家庭科技 2017(09)
    • [8].含氮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效应[J]. 化工进展 2014(08)
    • [9].瓯江彩鲤酪氨酸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01)
    • [10].连翘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11].锦鲤酪氨酸酶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在不同锦鲤品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J]. 水产学报 2012(11)
    • [12].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酪氨酸酶可抛式传感器研究[J]. 分析化学 2019(04)
    • [13].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湿地松松针中酪氨酸酶抑制剂提取工艺[J]. 山西农业科学 2014(07)
    • [14].红花中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的快速筛选和分析[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3(02)
    • [15].海灵菇酪氨酸酶超声波辅助萃取工艺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0)
    • [16].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17].磁共振成像评价腺病毒介导的酪氨酸酶基因在HepG2细胞的表达[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02)
    • [18].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分析卵黄抗体对酪氨酸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8(02)
    • [19].17味中药对豚鼠皮肤酪氨酸酶mRNA表达水平与致色素作用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 2017(02)
    • [20].光叉叶委陵菜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15)
    • [21].2种咖啡酸吗啉胺的合成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激活和对黑色素合成的调控[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22].白芷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09)
    • [23].15种中药活性单体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70)
    • [24].籽瓜瓤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及其成分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19)
    • [25].酪氨酸酶与羊驼毛色相关性的研究[J]. 激光生物学报 2011(03)
    • [26].3,4-二羟基氰苯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酶和抑菌作用[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27].蔷薇花总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行为[J]. 中成药 2018(01)
    • [28].异鼠李素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的抑制机理[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6(12)
    • [29].曲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酪氨酸酶抑制性能研究[J]. 日用化学工业 2014(12)
    • [30].为什么虾头会变黑?[J]. 科学启蒙 2020(Z2)

    标签:;  ;  ;  ;  ;  ;  ;  

    红花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