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全双工以太网交换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航空全双工以太网交换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论文摘要

以太网因其巨大的网络基础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已成为当前局域网的主流传输技术,但为了满足工业控制系统的特殊需求,如现场环境、拓扑结构、可靠性等要求,必须对标准的IEEE802.3以太网协议做出调整和补充,以保证以太网技术在工业现场应用的可靠性,即我们常说的工业以太网。目前,在控制级通信网络领域中,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工业以太网技术在向最底层的现场级控制系统渗透时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通信的实时性和确定性。ARINC664作为新一代的机载数据网络标准,制定了航空系统专用的具有确定性QoS保证的实时以太网方案,已经通过了航空电子委员会(AEEC)的审议并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已经根据该标准研制出了成熟的产品,并且投入了使用。不过由于西方国家高科技产品的对华限制,目前我国还没有发布成熟的机载AFDX网络设备产品。随着“大型飞机”项目的启动,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高峰期,设计出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新一代数据网络设备已经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目标。结合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机载全双工以太网(AFDX)交换机开发,即设计并实现满足ARINC664标准第7部分“Aircraft Data Network Part7 Avionics Full Duplex Switched Ethernet(AFDX) Network”中定义的AFDX交换机及核心交换芯片,要求交换机支持16个100Mbps的以太网物理端口实现全双工、无阻塞的数据分组交换,本论文主要讨论了交换系统存储队列管理模块、数据交换总线模块、端口监测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以及AFDX整体网络仿真及性能分析。存储队列管理给出了一种用于分组交换机缓存队列链表管理的方法,提出了应用FPGA实现的设计方案,仿真结果和实际硬件测试证明了该设计方案具有高效简单的特点;数据交换总线模块将接收缓存、发送缓存和片外存储器连接起来,完成数据帧由接收缓存经片外存储器至发送缓存的转移。支持在调度器控制下的数据流的双向、多播传输;捕获功能模块设计并实现了具可编程配置的捕获端口,通过捕获端口可以监测任意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和虚链路,即在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内部总线上增加额外的数据传输通道到选定的监测端口,完成信息的捕获功能。AFDX整体网络仿真及性能分析部分设计了简单的单级网络仿真环境,介绍了所设计的网络和节点的仿真模型以及获得的仿真结果,为评估系统性能、确定系统关键参数奠定了基础。实际系统测试表明上述功能模块设计正确,能够达到机载全双工以太网交换的性能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以太网技术简介及其在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 1.2.1 以太网技术简介
  • 1.2.2 实时以太网实施技术
  • 1.2.3 确定性实时以太网在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 1.3 ARINC664 标准第7 部分
  • 1.3.1 系统整体特性介绍
  • 1.3.2 端系统
  • 1.3.3 AFDX 交换机
  • 1.4 论文的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AFDX 交换机系统设计方案
  • 2.1 任务目标
  • 2.1.1 硬件需求
  • 2.1.2 功能需求
  • 2.2 系统设计方案
  • 2.2.1 交换模块
  • 2.2.2 控制模块
  • 第3章 存储队列管理
  • 3.1 缓存队列管理策略
  • 3.2 方案设计
  • 3.2.1 设计思想
  • 3.2.2 设计方案
  • 3.2.3 仿真分析
  • 第4章 数据交换总线
  • 4.1 设计方案
  • 4.2 模块功能与信号定义
  • 4.3 仿真分析
  • 第5章 捕获端口
  • 5.1 设计思路
  • 5.2 模块工作流程和接口设计说明
  • 第6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 6.1 系统建模
  • 6.2 仿真模型
  • 6.2.1 端系统
  • 6.2.2 交换机
  • 6.3 仿真环境及结果
  • 6.3.1 仿真环境
  • 6.3.2 仿真结果
  • 6.4 建模仿真对实际系统的指导意义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交换机安全由配置把关[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6(07)
    • [2].对交换机配置教学演示实验设计的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01)
    • [3].关于路由器和交换机接入方式的比较[J]. 中国新通信 2019(23)
    • [4].基于最小代价路径的交换机迁移方法研究[J]. 通信学报 2020(02)
    • [5].调度交换机系统维护管理[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0(12)
    • [6].核心网交换机的维护与管理探讨[J]. 电子测试 2020(14)
    • [7].思科与华为交换机对接故障处理[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20(07)
    • [8].交换机技术与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探索[J]. 福建电脑 2020(08)
    • [9].工业级交换机在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的运用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20(17)
    • [10].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组网[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0(07)
    • [11].交换机修复记[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9(06)
    • [12].更换汇聚交换机遇到的问题[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9(07)
    • [13].浅谈交换机的使用及日常运行维修[J]. 中国新通信 2017(20)
    • [14].二层虚拟交换机行为模式[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7(02)
    • [15].交换机的安全配置[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8(01)
    • [16].H3C S5000PV3-EI交换机 中小企业之选[J]. 计算机与网络 2018(17)
    • [17].交换机常见的几种故障及排障方法[J]. 计算机与网络 2018(21)
    • [18].寻找丢失的交换机[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6(01)
    • [19].修复交换机系统文件[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6(01)
    • [20].通信交换机的维护措施分析[J]. 科技风 2016(23)
    • [21].变电站单网络下双交换机异常报警功能研究[J]. 机电信息 2016(33)
    • [22].一根线定位法定位爱立信交换机故障[J]. 电信快报 2016(10)
    • [23].适合钢铁工业使用的几种工业交换机的比较[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7(05)
    • [24].基于通信交换机的维护措施[J]. 信息通信 2017(09)
    • [25].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组网浅析[J]. 中国新通信 2017(16)
    • [26].电力交换机状态巡检监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J]. 低碳世界 2015(33)
    • [27].基于交换机与路由器接入方式不同的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01)
    • [28].七号信令在交换机中的实现分析与讨论[J]. 中国新通信 2016(19)
    • [29].通信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措施——以通信交换机为例[J]. 通讯世界 2016(22)
    • [30].影响固网交换机计费时长准确性的专案分析[J]. 硅谷 2015(03)

    标签:;  ;  ;  ;  ;  

    航空全双工以太网交换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