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POSS功能聚硅烷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含POSS功能聚硅烷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聚硅烷是由Si-Si主链和侧基为有机基团组成的一类共轭高分子。由于主链上硅原子具有较低的电负性以及3d空轨道,使聚硅烷的σ电子沿主链广泛离域,因此具有类似π共轭高分子的性质。聚硅烷的离域性使6电子跃迁具有较低的激发能,因此其辐射跃迁会在紫外区或可见区有较强的荧光发射,从而在发光二极管(LED)禾口非线性光学材料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了聚硅烷光电材料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兴起的比较热门的POSS改性光电材料的研究,设计合成了两类分别以POSS为侧基和核的线形和枝状(星形)聚硅烷。并且讨论了POSS的引入对其光电性能,尤其是荧光量子产率和稳定性能的影响。用酸催化水解缩合法合成了单乙烯基七丙基POSS,再用硅氢加成法合成了β-乙基甲基二氯七丙基POSS,并以此单体与甲基苯基二氯硅烷以不同的投料比用Wurtz共聚法合成了一系列含POSS侧基的线形聚硅烷。用硅氢加成法合成了八β-乙基甲基二氯POSS,用二氯硅烷为单体用Wurtz法合成了硅羟基封端的线形聚硅烷,再以两种产物的硅氯键和硅羟基键缩合脱氯化氢合成了以POSS为核的枝状(星形)聚硅烷。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对所合成的各种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GPC对聚硅烷的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用X-射线衍射对聚硅烷的聚集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OSS的引入降低了聚硅烷的结晶性,增加了他们的溶解性能。用紫外吸收光谱对聚硅烷的紫外吸收和抗紫外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OSS的引入对聚硅烷分子的轨道能级只产生微弱的影响或不影响。此外,对于线形聚硅烷,其抗紫外抗降解性能随侧基中POSS含量的增加而加强;对于枝状(星形)聚硅烷,其则有较好的抗紫外降解性能,体现为基本不降解。用荧光发射光谱对聚硅烷的荧光发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了紫外吸收光谱对他们相对的荧光量子产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线形聚硅烷随着侧基中POSS含量的减少,ΦLa:ΦLb:ΦLc:ΦLd:Φ0=1.92:1.33:1.19:1.03:1;而对于POSS为核的枝状(星形)聚硅烷,ΦB1:ΦL1=5:1。用热失重分析表征了聚硅烷的热稳定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聚硅烷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一般超过320℃才会发生降解。对于线形聚硅烷,通过调节侧基的POSS含量可使聚硅烷的初始降解温度超过370℃;而对于枝状(星形)聚硅烷,其还有较高的热残余率,均超过60%,因此还有望应用于Si-C陶瓷先驱体。以上研究表明,这类含大立方体结构的线形和枝状(星形)聚硅烷能够明显提高聚硅烷的荧光量子产率和稳定性,因此有着优异的光电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聚硅烷的合成途径
  • 1.1.1 Wurtz还原-偶合法
  • 1.1.1.1 含功能官能团单体的Wurtz共聚法
  • 1.1.1.2 聚硅烷主链官能团修饰法
  • 1.1.2 催化脱氢偶合法
  • 1.1.3 开环聚合和掩蔽二硅烯聚合
  • 1.1.4 超声波聚合法
  • 1.2 聚硅烷的性质
  • 1.2.1 聚硅烷的共轭性
  • 1.2.2 紫外吸收
  • 1.2.3 光致发光
  • 1.2.4 电致发光
  • 1.2.5 电导
  • 1.2.6 光导
  • 1.3 POSS改性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处理
  • 2.2 单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 2.3 含氯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 2.3.1 β-乙基甲基二氯七丙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 2.3.2 八β-乙基甲基二氯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 2.4 含POSS官能团聚硅烷的合成
  • 2.4.1 POSS为侧基线性聚硅烷的合成
  • 2.4.1.1 POSS为侧基聚硅烷的合成La(单体摩尔比1:3)
  • 2.4.1.2 POSS为侧基聚硅烷的合成Lb(单体摩尔比1:7)
  • 2.4.1.3 POSS为侧基聚硅烷的合成Lc(单体摩尔比1:15)
  • 2.4.1.4 POSS为侧基聚硅烷的合成Ld(单体摩尔比1:30)
  • 2.4.2 POSS为核枝状(星形)聚硅烷的合成
  • 2.4.2.1 支链为聚甲基苯基硅烷为支链枝状(星形)聚硅烷的合成
  • 2.4.2.2 支链为聚甲基苯基-二苯基硅烷为支链枝状(星形)聚硅烷的合成
  • 2.5 表征部分
  • 2.5.1 结构表征
  • 2.5.1.1 红外光谱
  • 1H-NMR谱'>2.5.1.21H-NMR谱
  • 2.5.1.3 分子量的测定
  • 2.5.1.4 X—射线衍射
  • 2.5.2 性能分析
  • 2.5.2.1 紫外光谱分析
  • 2.5.2.2 荧光光谱分析
  • 2.5.2.3 热失重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构表征
  • 3.1.1 单乙烯基七丙基倍半硅氧烷的结构表征
  • 3.1.1.1 产物的红外光谱
  • 1H-NMR谱'>3.1.1.2 产物的1H-NMR谱
  • 3.1.2 β-乙基甲基二氯七丙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 3.1.2.1 产物的红外光谱
  • 1H-NMR谱'>3.1.2.2 产物的1H-NMR谱
  • 3.1.3 POSS为侧基线形聚硅烷的合成
  • 3.1.3.1 产物La—Ld的红外光谱
  • 1H-NMR谱'>3.1.3.2 产物La—Ld的1H-NMR谱
  • 3.1.4 八β-乙基二氯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 3.1.4.1 产物的红外光谱图
  • 1H-NMR图'>3.1.4.2 产物的1H-NMR图
  • 3.1.5 POSS为核星形聚硅烷的合成
  • 3.1.5.1 线形聚硅烷L1和枝状(星形)聚硅烷B1的红外光谱图
  • 1H-NMR谱图'>3.1.5.2 线形聚硅烷L1和枝状(星形)聚硅烷B1的1H-NMR谱图
  • 3.1.5.3 线形聚硅烷L2和枝状(星形)聚硅烷B2的红外光谱图
  • 3.1.6 分子量的测定
  • 3.2 形态表征
  • 3.2.1 聚硅烷的聚集态结构的分析
  • 3.3 性能表征
  • 3.3.1 紫外光谱
  • 3.3.2 荧光光谱
  • 3.3.3 热失重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在投)的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POSS-环氧树脂纳米分子杂化材料的固化动力学分析[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3)
    • [2].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9(03)
    • [3].聚苯并噁嗪/POSS杂化材料[J]. 高分子通报 2013(04)
    • [4].用于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化学改性POSS[J]. 化学通报 2009(06)
    • [5].含POSS侧基甲基含氢硅油的制备及应用性能[J]. 粘接 2015(10)
    • [6].聚乳酸/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工程塑料应用 2013(05)
    • [7].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2(05)
    • [8].苯并噁嗪/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06)
    • [9].含有POSS的嵌段聚合物的制备及热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06)
    • [10].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11].功能化POSS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 有机硅材料 2011(05)
    • [12].新型POSS基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光限幅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08(07)
    • [13].POSS/聚合物杂化材料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5(03)
    • [14].含有不同取代基的POSS在硅橡胶中的自组装及其对硅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J]. 塑料工业 2016(06)
    • [15].POSS催化剂改性氰酸酯复合材料的性能[J]. 宇航材料工艺 2014(04)
    • [16].离子型聚合反应机理制备聚合物/POSS纳米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J]. 弹性体 2011(01)
    • [17].POSS纳米填料对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 2010(03)
    • [18].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杂化材料[J]. 材料导报 2008(02)
    • [19].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电材料中的应用[J]. 功能材料 2010(S1)
    • [20].POSS改性植物油乳液脱模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1].辐射交联聚氨酯及其POSS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聚氨酯工业 2011(03)
    • [22].环氧树脂/POSS杂化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研究[J]. 中国塑料 2012(09)
    • [23].POSS-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5(04)
    • [24].多分散POS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3(02)
    • [25].聚苯乙烯/多面体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复合材料[J]. 高分子通报 2010(09)
    • [26].蝌蚪型POSS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及其蜂窝状多孔膜的制备和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14(01)
    • [27].丙烯酸酯/液晶/POSS复合体系光聚合过程中的体积收缩[J]. 高分子学报 2014(10)
    • [28].聚合物/POSS纳米复合材料热性能增强机理研究进展[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12)
    • [29].POSS星型聚合物对PMMA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J]. 高分子学报 2015(07)
    • [30].基于笼状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5(11)

    标签:;  ;  ;  ;  

    含POSS功能聚硅烷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