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外语学习论文-李婧璇

网络外语学习论文-李婧璇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外语学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非正式学习,专业,发展方式

网络外语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李婧璇[1](2019)在《网络非正式学习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针对目前外语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将网络非正式学习方法应用到培养外语教师专业培养上,并提出网络非正式学习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论文从叁方面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包括转变教师非正式学习态度、优化非正式学习环境和我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构。通过非正式学习对促进外语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37期)

孙健[2](2019)在《外语网络自主学习评价机制的建立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外语网络自主学习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开展。在网络自主学习的初期,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建立非常重要,之后应该建立有效的学习策略,还应建立组织者的评价机制。学习者还应具有自我监控能力。形成适合自身的有效的网络学习行为。(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下旬)》期刊2019年08期)

金娟[3](2019)在《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评《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教学环境、教学课程体系、学习途径和学习策略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基于此,高校、教师及学生应当主动探索计算机网络新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并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新特点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其中,由陈坚林编着的《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2010年6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结合现代信息化变革的时代背景,将计算机网络思维(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9年07期)

沈立洁[4](2019)在《微信交流对网络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网络学习用微信或微信群交流增多,给网络学习交流带来了积极的变化。针对北京一所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交流情况开展研究,重点研究学习者在使用微信群交流学习外语网络课程的情况,目的是探索网络学习者在用微信群交流时,如何形成学习集体,营造互相鼓励、互相促进的学习氛围,使学习者共同进步。从结果来看,微信群对学生的学习交流,尤其在课程考试和课程作业前交流,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通过微信群交流,学生普遍感到了学习群体的温暖,获得了学习上的推动力,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微信群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从自身的个性需求出发,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因此,可以说微信群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的集体意识起到增强的作用,有利于创造网络课程的个性化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与自身兴趣的关联程度,使得网络学习能够有更好地坚持下去。(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0期)

[5](2019)在《STEM项目式学习网络教研活动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5月8日上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联合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集团承办的"同一堂课"网络教研活动—"同一堂课走进广外附校" 2019年STEM项目式学习网络教研活动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活动特别邀请中国教科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素等专家参与现场圆桌论坛。来自省内的300多名教师代表与众多专家学者观摩课堂、现场对话。(本文来源于《教育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陈佳音[6](2019)在《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外语学习者跨文化敏感度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背景下,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规模日益扩大,交流层次亦不断深入,因此如何培养跨文化能力,特别是在对外法语教学(FLE)研究中显示了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使命。而跨文化敏感度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将借助DMIS(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来阐述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通过线上和线下课题发展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实践策略。(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21期)

崔宸萌,宁雅南[7](2019)在《立足于打破母语大环境的网络端外语学习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及文化交流等机会日渐增多,外语已不仅仅是求职面试时的参考,还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外语学习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充电"的新热点。而母语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无疑制约了"充电"的速度与效果。本文旨在立足于打破母语大环境,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网络端为外语学习者提供可以改善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平台。(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3期)

张艳[8](2019)在《从二语习得角度探讨网络环境下外语听力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出发点,结合网络环境提供的外语听力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从语言输入的角度探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外语听力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并对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外语听力自主学习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本文来源于《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郑芫,吴婷[9](2018)在《学习者自我认同发展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基于网络英语自主学习者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好奇和开放的态度、阐释和联系技能、批判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忽视了这几方面内容。而在课堂外的网络英语自主学习案例中,学习者自我认同发展体现出学习者具备上述态度、技能、意识。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可以借鉴网络英语自主学习者的自我认同发展经验,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从而发现文化差异,融合各学科知识解读文化成因,培养思辨能力从而评判文化现象。(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蒋玮[10](2018)在《网络空间中外语学习者的身份建构——以超星泛雅学习平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外语学习者重要的交流场所之一,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学习者如何在这一虚拟空间中进行交际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以语用身份研究为理论框架,采集网络空间上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话语,通过定性分析,揭示交际者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构建特定的身份,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旨在通过学习者身份构建的研究,更好地指导新媒体背景下的外语教学实践。(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33期)

网络外语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外语网络自主学习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开展。在网络自主学习的初期,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建立非常重要,之后应该建立有效的学习策略,还应建立组织者的评价机制。学习者还应具有自我监控能力。形成适合自身的有效的网络学习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外语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1].李婧璇.网络非正式学习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探析[J].校园英语.2019

[2].孙健.外语网络自主学习评价机制的建立与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

[3].金娟.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评《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

[4].沈立洁.微信交流对网络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019

[5]..STEM项目式学习网络教研活动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J].教育信息技术.2019

[6].陈佳音.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外语学习者跨文化敏感度探究[J].考试周刊.2019

[7].崔宸萌,宁雅南.立足于打破母语大环境的网络端外语学习平台[J].当代旅游.2019

[8].张艳.从二语习得角度探讨网络环境下外语听力自主学习的有效性[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9

[9].郑芫,吴婷.学习者自我认同发展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基于网络英语自主学习者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10].蒋玮.网络空间中外语学习者的身份建构——以超星泛雅学习平台为例[J].文教资料.2018

标签:;  ;  ;  

网络外语学习论文-李婧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