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研究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有关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规定更是乏善可陈,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言词证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全面探讨了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相关问题,以正视并遏制未成年人言词证据本身的缺陷、最大化地利用未成年人言词证据为依归,介绍、论证符合科学规律和未成年人特点的收集和审查判断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方法和机制。未成年人言词证据,是以未成年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司法实践的发展,年龄已经不再是决定证人取舍的标准,未成年人的证言在很多时候确实成为认定事实的重要依据。但是,未成年人言词证据具有内容准确度较低、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难达本质、抗干扰能力较差、逻辑性较弱等缺陷,这些缺陷会影响到其言词证据的准确性,因而对待未成年人的言词证据应当有更加慎重的态度。感知、记忆和表述能力是影响未成年年人言词证据真实性的主要因素;其次,道德观念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沟通能力、易受诱导和暗示,以及一些外界因素也对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真实性构成影响或干扰。收集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方法应当有别于成年人,采用询问法时应注意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模拟案件的发生以提高言词证据的准确性;可采用科技手段以减轻未成年人的心理压力;也可灵活运用一些非语言的方法收集低龄未成年人言词证据。我国应当结合别国立法经验,对未成年人作证能力的审查程序予以明确规范;审查判断未成年人作证能力的标准包括未成年人感知、记录和回忆的能力,理解有关问题并清楚表达的能力、对说实话义务的认识能力;西方一些国家关于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审查程序与采信规则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未成年人参与诉讼程序的规定较为薄弱。为保护未成年人,促使未成年人顺利提供言词证据,应当借鉴他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专门措施加强对提供言词证据的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完善未成年人陪护制度,建立未成年人庭前服务制度,尽量减少庭审压力,赋予未成年证人拒绝作证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概述
  • 1.1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种类
  • 1.1.1 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
  • 1.1.2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种类
  • 1.2 未成年人提供言词证据的资格
  • 1.2.1 历史考察
  • 1.2.2 我国立法
  • 1.3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缺陷
  • 1.3.1 内容准确度较低
  • 1.3.2 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难达本质
  • 1.3.3 抗干扰能力较差
  • 1.3.4 语言表述的逻辑性较弱
  • 第2章 影响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真实性的因素
  • 2.1 感知、记忆和表述能力
  • 2.1.1 感知能力
  • 2.1.2 记忆能力
  • 2.1.3 表述能力
  • 2.2 其他因素
  • 2.2.1 道德观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 2.2.2 社会沟通能力有限
  • 2.2.3 受诱导、暗示或权威影响
  • 2.2.4 外界干扰
  • 第3章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收集
  • 3.1 国内外关于收集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法律规定
  • 3.2 收集方法
  • 3.2.1 询问法
  • 3.2.2 模拟案件场景法
  • 3.2.3 非语言方法
  • 3.2.4 科技手段
  • 3.3 收集未成年人言词证据中应注意的问题
  • 3.3.1 应有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或老师等人在场
  • 3.3.2 禁止暗示性提问
  • 3.3.3 注意问题的设计
  • 3.3.4 注意收集言词证据方法的灵活性
  • 第4章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审查判断
  • 4.1 未成年人作证能力的审查程序和确认标准
  • 4.1.1 未成年人作证能力的审查程序
  • 4.1.2 未成年人作证能力的确认标准
  • 4.2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审查与采信
  • 4.2.1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审查
  • 4.2.2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采信
  • 4.3 排除虚假的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的方法
  • 4.3.1 鉴别法
  • 4.3.2 对比法
  • 4.3.3 印证法
  • 4.3.4 实验法
  • 第5章 对提供言词证据的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 5.1 国外对提供言词证据的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 5.1.1 美国
  • 5.1.2 英国
  • 5.1.3 德国
  • 5.2 我国的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5.2.1 立法现状
  • 5.2.2 存在的问题
  • 5.3 完善我国提供言词证据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的几点构想
  • 5.3.1 完善未成年人陪护制度
  • 5.3.2 建立未成年人庭前服务制度
  • 5.3.3 尽量避免未成年证人出庭作证并减少庭审压力
  • 5.3.4 赋予未成年证人拒绝作证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信息传播中保护未成年人的规范内容之研究——基于全球139篇媒体伦理规范的分析[J].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05)
    • [2].未成年人网络利用活动权利保障——以网络视频直播领域为切入点[J]. 岭南学刊 2019(06)
    • [3].未成年人法的困境与出路[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11)
    • [4].柳州地区0~16岁未成年人维生素D水平研究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03)
    • [5].大数据时代未成年人刑事信息被遗忘权保护困境及构建路径[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6].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完善构想[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0(01)
    • [8].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处遇机制的完善[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9(06)
    • [9].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07)
    • [10].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瑕疵与完善[J]. 文化学刊 2020(02)
    • [11].未成年人志愿者服务的开展与探究——基于川图实践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32)
    • [12].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的法律角度分析与解决[J]. 法制博览 2020(08)
    • [13].家事审判中确立“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发展原则”论析[J]. 保定学院学报 2020(02)
    • [14].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5].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应漏掉社交软件[J]. 方圆 2020(08)
    • [16].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过度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J]. 法制博览 2020(14)
    • [17].论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问题及对策[J]. 法制博览 2020(15)
    • [18].未成年人涉黑涉恶犯罪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8)
    • [19].失足未成年人思想观念误区的调查及规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06)
    • [20].未成年人适用累犯问题再思考[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5)
    • [21].完善监护权惩罚内容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J]. 新生代 2020(02)
    • [22].信息时代的“瘾”与未成年人法律保护[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3].未成年人检察体系建设研究——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难题切入[J]. 中国检察官 2020(12)
    • [24].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之设置及相关制度完善[J]. 青少年学刊 2020(04)
    • [25].未成年人开房,怎能放任不理[J]. 方圆 2020(15)
    • [26].未成年人数据权的二元保护研究[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04)
    • [27].性侵未成年人的惩治与防范[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04)
    • [28].浅析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之降低——对“大连女孩被害案”的刑法思考[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0(04)
    • [29].我国警察主导未成年人分流路径探究——以香港地区警司警诫制度为例[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0(05)
    • [30].论打击与预防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0(05)

    标签:;  ;  ;  ;  ;  ;  

    未成年人言词证据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