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SP复合驱)由于能够发挥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各自的最大优点,成为复合驱的发展方向之一。在SP复合驱中,获得无碱条件下仍能与大庆原油形成10-3mN/m超低界面张力的稳定的表面活性剂是关键。本文主要对新型芳基烷基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新型磺基甜菜碱BS11表面活性剂、新型羧基甜菜碱BS13表面活性剂的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EDTA、同系物复配、助表面活性剂对芳基烷基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特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碱浓度、温度、二价离子、矿化度等对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特性的影响;考察了以BS11和BS13为表面活性剂的SP二元和ASP三元复合体系在大庆油田条件下的岩心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苯基十八酸钾与油酸钾复配体系,苯基十八酸钾、奈基十八酸钾与油酸钾复配体系在无碱条件下与大庆原油间均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3mN/m数量级);BS11和BS13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在无碱和弱碱条件下与大庆原油间均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并具有耐高温、耐盐、耐二价离子的能力,且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浓度的范围较宽;BS11及BS13无碱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和加入少量Na3PO4作为牺牲剂的二元体系与加入强碱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具有同样的驱油效果,且复合驱采收率均在25%以上;从均质岩心出口流出的二元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达到10-3mN/m数量级,即在本实验条件下整个岩心长度上工作液都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这一研究为各油田进行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体系驱油工业化推广提供试验及应用依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创新点摘要前言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有碱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1.1.1 石油磺酸盐1.1.2 羧酸盐1.1.3 重烷基苯磺酸盐1.1.4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1.1.5 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1.2 无碱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1.2.1 超级表面活性剂1.2.2 孪连表面活性剂1.2.3 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1.2.4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2.5 两性表面活性剂1.3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1.3.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的研究进展1.3.2 界面张力1.3.3 界面张力的研究现状1.4 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条件第二章 新型芳基烷基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性能研究2.1 实验条件2.2 实验步骤2.3 原料来源2.4 合成工艺2.5 单一芳基烷基羧酸盐活性剂的界面张力2.5.1 苯基十八酸纳51 的界面张力2.5.2 苯基十八酸钾52 的界面张力2.5.3 甲苯基十八酸钠53 的界面张力2.5.4 甲苯基十八酸钾54 的界面张力2.5.5 萘基十八酸钠59 的界面张力2.5.6 萘基十八酸钾510 的界面张力2.5.7 其它样品的界面张力2.5.8 EDTA 对单一芳基烷基羧酸盐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影响2.6 同系物复配的羧酸盐型活性剂的界面张力2.6.1 苯基十八酸钾52 与油酸钾复配的界面张力2.6.2 苯基十八酸钾52、萘基十八酸钾510 与油酸钾复配的界面张力2.7 助表面活性剂对52 与油酸钾复配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2.8 新型芳基烷基羧酸盐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成本对比2.8.1 原料成本对比2.8.2 生产工艺成本对比2.9 新型芳基烷基羧酸盐活性剂的重复性实验2.10 小结第三章 新型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性能研究3.1 新型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结构3.2 新型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某些重要特性3.3 实验条件3.4 新型磺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BS11 界面张力评价3.4.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3.4.2 碳酸钠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3.4.3 BS11 表面活性剂活性图3.4.4 温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3.4.5 矿化度、二价离子对界面张力的影响3.4.6 BS11 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特性总结3.5 新型羧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BS13 界面张力评价3.5.1 BS1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体系的界面张力影响3.5.2 磷酸钠浓度对BS13 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3.5.3 聚合物对BS13 表面活性剂-磷酸钠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3.5.4 BS13 表面活性剂活性图3.5.5 BS13 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特性总结第四章 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4.1 BS11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体系岩心驱油物理模拟实验4.1.1 实验条件4.1.2 实验程序4.1.3 实验结果讨论4.1.4 驱油物理模拟实验采出液界面张力测定结果4.1.5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测定吸附前后体系界面张力结果4.2 BS13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体系岩心驱油物理模拟实验4.2.1 实验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发表文章目录致谢详细摘要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表面活性剂论文; 超低界面张力论文; 磺基甜菜碱论文; 羧基甜菜碱论文; 驱油效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