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豆链格孢菌对其寄主白车轴草的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

病原菌豆链格孢菌对其寄主白车轴草的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在自然植物种群中普遍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是西方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病原菌和寄主植物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寄主植物与其病原菌在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规律,为研究寄主植物对病原菌的抗病机制,及抗病遗传育种提供依据。寄主植物白车轴草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豆链格孢菌是白车轴草上一种常见的病原真菌,两者建立了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以白车轴草—豆链格孢菌作用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的生理生态学方面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豆链格孢菌的侵染对白车轴草的叶表皮形态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非常显著。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健康叶片和患病叶片的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形态差异明显,健康叶片的下表皮细胞为不规则深波状,患病叶片下表皮细胞为不规则近圆形。同时患病植株与正常植株的叶片的解剖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患病植株叶片的部分细胞遭到破坏,导致皱缩、卷曲等现象产生,影响了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2 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叶组织细胞膜透性、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明显的影响。豆链格孢菌使白车轴草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电导率显著升高,膜脂过氧化加强,MDA 水平上升,色素含量下降。电导率和MDA含量均与感病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色素含量与感病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豆链格孢菌刺激其寄主白车轴草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积累大量活性氧,使其超出防御酶的清除能力,致使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3 自然生境中,不同光照强度下,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的生理生化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病原菌对寄主植物形态及结构的影响和产生抗性的研究
  • 2 植物-病原菌互作过程中活性氧的研究
  • 3 环境对植物—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调节
  • 4 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学
  • 第二章 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一节 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的叶表皮形态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观察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生理代谢及活性氧清除系统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光照强度下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第四章 豆链格孢菌对不同种群白车轴草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致谢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梨黑斑链格孢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毒素含量分析[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0(03)
    • [2].一株产毒素葡萄链格孢菌的分离及鉴定[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7(02)
    • [3].重庆地区链格孢菌致敏特点分析[J]. 重庆医学 2019(21)
    • [4].菊科植物链格孢菌分类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8)
    • [5].以G418为筛选标记的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原生质体转化体系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9)
    • [6].植物抵御链格孢菌入侵研究获进展[J]. 农药市场信息 2014(14)
    • [7].不同温度对牡丹链格孢菌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03)
    • [8].不同的碳氮源对牡丹花链格孢菌叶斑病菌生长影响[J]. 北方园艺 2011(17)
    • [9].植物抵御链格孢菌分子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J]. 农药市场信息 2014(04)
    • [10].豆链格孢菌对寄主白三叶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0)
    • [11].银杏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08(03)
    • [12].不同碳源条件下链格孢菌培养特征的差异[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04)
    • [13].我国梨和部分国外梨果实上链格孢菌的鉴定研究[J]. 植物检疫 2009(05)
    • [14].氨基丁酸处理增强枣对采后链格孢菌引起腐烂的抗性[J]. 中国果业信息 2015(05)
    • [15].河北和山东鸭梨果实上链格孢菌鉴定[J]. 植物保护学报 2009(01)
    • [16].不同药剂对牡丹花链格孢菌叶斑病病菌的室内毒力[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2)
    • [17].玉米链格孢菌叶枯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1)
    • [18].番茄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的分离与鉴定[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19].杨树上一株链格孢菌的分离、鉴定及室内防治药剂筛选[J]. 西部林业科学 2018(06)
    • [20].链格孢菌SC-018培养工艺优化及其致病性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 [21].交链格孢菌EST-SSR信息分析与分子标记通用性评价[J]. 西北农业学报 2020(01)
    • [22].链格孢菌0845菌株粗提物对月季长管蚜的抑制活性[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04)
    • [23].极细链格孢菌66kDa激活蛋白的纯化及诱导烟草抗TMV的功能[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6)
    • [24].玉米新病害——链格孢菌叶枯病发生及综合防治[J]. 植物医生 2008(04)
    • [25].链格孢霉毒素细交链格孢菌酮酸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J]. 现代食品科技 2016(05)
    • [26].链格孢霉毒素细交链格孢菌酮酸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4(19)
    • [27].新乡地区链格孢菌病害病原鉴定[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28].云南、广西三七黑斑病病原链格孢菌的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 2020(02)
    • [29].苹果链格孢菌胞外多糖及分光光度法改用酶标仪法的稳定性[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04)
    • [30].基于刃天青微平板法测定交链格孢菌橘致病型对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J]. 农药学学报 2017(05)

    标签:;  ;  ;  ;  ;  

    病原菌豆链格孢菌对其寄主白车轴草的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