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与边缘 ——河西当代文学的地域文化阐释

多元与边缘 ——河西当代文学的地域文化阐释

论文摘要

河西走廊,地接四境,控扼三边,既是战略上的要冲之地,又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孔道。世界四大古文化都曾在这里播撒。地貌和气候异质多样,雪山、草原、戈壁、沙漠、湿地、绿洲共同构成了河西奇异的风光,民族成分多元,经贸往来频繁,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这里交融,宗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在这里衍变。特殊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物质生产的构成,进而影响了文化的创造。河西的异质元素,不仅丰富着中原文化的生长,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河西文化既不同于长安和洛阳的都市文化,又与丝绸之路的西段即广大新疆地区以牧业为主的文化有别,更与其南部的藏域文化和北部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迥异……河西走廊最初不是作为交通要冲、孔道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存在,而是作为孕育‘中华文明曙光’的文化母体而存在的地区之一……河西走廊不断地吸附东迁中原农耕文化和南下山戎的游牧文化,进而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同时带有游牧色彩的文化,创造了河西走廊文化的初始形态。随着历史的变迁,河西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作为三大民族走廊之一的河西走廊,更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在中国文化版图上有着不可替代性,敦煌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都曾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古代文学承接河西文化精神,雄浑粗犷,气韵高致,在古代西部(陕西除外)曾一度成为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西进热潮”,河西当代文学开始复苏,经过八九十年代的成长,新世纪后河西文学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文学成就虽没有其他地域那样丰硕,但是却跟其他地域文学一样别致。地域文学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寻根文学”肇始以来,逐渐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显学,所研究者视域宽广,地域辽阔,从东北的黑土地到西藏雪域,从湖南乡土到关中秦陇,从三晋文化到齐鲁文化,从湘楚文化到巴蜀文化,似乎囊括了中国文化的所有重镇,但是中国文化的矿藏是掘之不尽的,不断地阐释,才能不断地丰富文学的发展。鉴于此,本人对河西当代文学进行整体研究,一则是对河西当代文学作以阶段性的总结,有望能够对河西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二则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对河西文化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现状、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研究对象的界定和写作思路。研究大多是有现象所引发的,河西当代文学在甘肃的崛起,甚至部分作家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揭示其原因,就是其论述的重点。第一章,从历史和地理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廓清了在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几个关键概念;然后从地形、地貌的横向扫描和历史演变的纵向考察,形成论文研究的基本背景。第二章,对所形成的河西当代文学不同风格进行“民族心智结构”的原因探析。主要从河西先民创造的彩陶文化、河西神话和儒学西渐后的河西经史文化及宗教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溯源。第三章,从第三章开始分文体对河西当代文学进行研究,雪漠代表了河西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旨归的一派,其小说蕴藉丰富,河西民间文化表现充分,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本章以河西儒、释、道文化特征为视角进行研究,以其阐述雪漠小说的多重文化意蕴。第四章,是对河西当代小说创作的其他作者进行研究,所选择的作者都是在小说创作中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并且充分表现了河西文化精神特质,在国内都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作者。为了充分揭示其风格特色,论述都是先从整体把握,然后选其代表作品进行文本细读,揭示其艺术特征第五章,是对河西当代诗歌创作的研究,河西当代诗歌数量大,诗人多,作品质量高,逐个论述难究其创作共性,因而设专节阐释了诗歌创作的共同质素,又分节选择个案进行研究,以求得其研究的全面。第六章,河西当代散文创作者较多,但是能够具备鲜明文体特征的作者却不多,概述部分着重论述了河西当代散文创作发展过程和整体的创作状态,分节对铁穆尔和杨献平进行论述,在阐述其创作特征的同时并对杨献平的原生态散文理论进行了研究探析。本文以河西当代文学为整体研究对象,从河西当代文学的剖析中揭示其文化模式,找出河西当代文学发展背后的“无意识”,全面阐述了河西当代文学的流变、创作状况、精神内涵,风格特征、艺术特色,整体研究是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阐释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 二.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三.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写作思路
  • 第一章 河西及河西文化的考察
  • 第一节 与研究相关的几个概念
  • 一. 河西
  • 二. 走廊
  • 三. 河西走廊
  • 第二节 河西的自然地理与历史变迁
  • 一、河西的自然地理
  • 二. 河西的历史变迁
  • 第二章 河西文学特质的精神溯源
  • 第一节:彩陶文化和神话孕育的浪漫精神
  • 第二节:河西经史文化影响下的现实主义精神
  • 第三节 宗教文化在河西文学心理的折射
  • 第三章:璞玉浑金——雪漠小说的元文化解读
  • 第一节:儒家文化对雪漠小说创作的濡染
  • 第二节:佛教思想在雪漠创作中的渗透
  • 第三节:道教文化在雪漠小说中的弥漫
  • 第四章:错彩镂金——河西当代小说创作
  • 第一节:草原新传奇——赵燕翼的小说创作
  • 第二节:河西汗血马——张弛的小说创作
  • 第三节:西部牧羊人——王新军的小说创作
  • 第四节:凉州土地情——阎强国、唐达天、补丁的小说创作
  • 第五章:走廊心影---河西当代诗歌创作
  • 第一节:河西当代诗歌创作概述
  • 第二节:灿若星河——河西当代诗人的个性空间
  • 一. 林染
  • 二. 梁积林
  • 三. 古马
  • 四.谢荣胜
  • 第六章:戈壁行吟——河西当代散文创作
  • 第一节:河西当代散文创作概述
  • 第二节:星光下的乌拉金——铁穆尔散文论
  • 第三节 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行走与思考
  • 一.关于原生态散文
  • 二.西北体验及其平民叙事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刍议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意义[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
    • [2].文学与思想的互动共生——评《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J]. 语文建设 2019(23)
    • [3].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研究的一个新视域——五四时期至1950年代初期中国籍作者的域外华文书写[J]. 学术月刊 2019(12)
    • [4].《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3)
    • [5].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J]. 南方文坛 2020(01)
    • [6].当前国学热现象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03)
    • [7].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中的建构意识[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1)
    • [8].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意大利的译介出版研究[J]. 出版广角 2020(05)
    • [9].地域文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评《文化视角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 语文建设 2020(06)
    • [10].基于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06)
    • [11].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3)
    • [12].重新想象“当代文学”的方式——评李阳著《<上海文学>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五种形态》[J]. 大连大学学报 2020(01)
    • [13].走向创造教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变革[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4].汉语言专业现当代文学教改分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5].新媒体背景下的当代文学研究——评《媒介生态与当代文学》[J]. 领导科学 2020(09)
    • [16].越位之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原典问题刍议[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7].动态全球语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话与交流——评《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9)
    • [18].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班牙的译介与传播研究[J]. 东方翻译 2020(04)
    • [19].面向中小学语文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4)
    • [20].美食在当代文学中的文化意义——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J]. 食品工业 2020(09)
    • [21].新阶段、新时期、新时代与当代文学建构的再思考[J]. 文学评论 2020(05)
    • [22].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的对象、理念及方法[J]. 甘肃社会科学 2020(05)
    • [2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国际视野的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08)
    • [24].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观念与教学实践》[J]. 新闻爱好者 2020(10)
    • [25].广西当代文学对外译介初探[J]. 南方论刊 2020(10)
    • [26].新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德育教学实践新探索[J]. 山东教育(高教) 2020(09)
    • [27].当代文学的现实与“现实感”[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8].甘肃当代文学的影响力分析[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9].论当代文学与中学生及中学语文教学[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S1)
    • [30].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10)

    标签:;  ;  ;  ;  ;  ;  

    多元与边缘 ——河西当代文学的地域文化阐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