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tivirus载体介导h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Lentivirus载体介导h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实验一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目的:分离和培养大鼠的骨髓间质干细胞。掌握原代细胞的培养技术,了解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材料和方法:四月龄的SD大鼠,沿用Friedenstein的方法,利用间质干细胞粘附于组织培养板的特性,首先利用梯度离心分离出单核细胞,再利用干细胞粘附于塑料培养板的特点,获得较纯的贴壁生长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结果:细胞贴壁较快,呈克隆生长,细胞形态为均一的长梭形。在接种24小时后可见成纤维状的细胞以散在的方式贴壁,2—3天就可见一些集落形成,7—10天后集落迅速增多,并且逐渐长大融合成片。随着集落生长的不断扩大而融合为单层。传代培养后细胞不再以成集落的方式生长,而是呈均匀分布生长。原代培养结束时细胞数为105左右,P10代细胞数约为1012左右。结论: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技术成熟,细胞增殖能力旺盛。实验二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鉴定目的:通过表面抗原检测确定培养细胞的正确性。为下一步实验确定良好的种子细胞。材料和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骨髓问质干细胞的表面抗原,包括CD29,CD44,CD90,CD105,CD34,CD45,CD11b,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Ⅱ。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90,CD105显示阳性,而表面抗原CD34,CD45,CD11b为阴性,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Ⅱ均为阴性。结论: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表面标志为非单一性,表达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和表皮细胞的表面标志,一般认为整合素家族成员CD29,粘附分子CD44、CD105以及胸腺和外周T淋巴细胞标志CD90等是骨髓问质干细胞的重要标志物。第二部分携带hBMP2基因的慢病毒转染骨體间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目的:观察慢病毒载体诱导rMSCs后的变化情况,检测rMSCs是否按预期方向向成骨细胞转化。材料和方法:含有hBMP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诱导rMSCs,诱导第0、3、6、9、12、15、18、21天测定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细胞染色情况;采用钙的定量测定沉积钙的浓度;免疫组化分析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后的rMSCs,随着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时间的延长,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逐渐增加,染色良好,而未经病毒诱导的干细胞,培养21天,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无明显的变化;诱导组Ca2+的浓度持续升高,到第15天后Ca2+的浓度达到最大,此后达到平稳期,未诱导组钙沉积无明显变化;诱导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染色呈阳性,而未诱导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技术证明,诱导的rMSCs细胞能够产生工型胶原、碱性磷酸酶,并具有矿化能力,证实在慢病毒载体的诱导下r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第三部分成骨细胞—β-磷酸三钙复合体的构建目的:观察大鼠成骨细胞及MSCs在β-磷酸三钙表面的贴附及生长情况。材料和方法:四块多孔β-磷酸三钙(直径8mm,厚1mm),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β-磷酸三钙在负压条件下用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100μg/ml)浸渍过夜。再将两组β-磷酸三钙分别与rMSCs和大鼠成骨细胞共同培养10天,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在β-磷酸三钙表面的贴附数量和形态。结果:实验组细胞的贴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成骨细胞实验组分泌大量胶原纤维和形成钙化结节。结论:纤维连接蛋白对β-磷酸三钙的表面修饰能明显提高大鼠成骨细胞和rMSCs的贴附率,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生长及成骨表型。第四部分自体成骨细胞—β-磷酸三钙修复大鼠颅骨极量骨缺损目的:评价携带hBMP2基因的慢病毒转染rMSCs与β-磷酸三钙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材料和方法:250~350 g雄性SD大鼠42只,均在全麻及无菌条件下取其左侧股骨及胫骨,行MSCs培养及成骨诱导。实验细胞在培养14d后消化接种于经纤维连接蛋白表面修饰的含孔磷酸钙陶瓷上继续培养10d。所有大鼠均造成颅骨极量缺损(直径8mm)模型,用自体细胞行骨缺损修复。随机分为Lev-BMP2转染细胞+β-TCP组(n=10);rMSC+β-TCP组(n=10);β-TCP组(n=10);Lev-BMP2转染细胞组(n=4);rMSC组(n=4);空白对照组(n=4)。于第4、8、12、20周从形态学及组织学角度观察比较颅骨缺损修复愈合情况。结果:无论X线摄片及组织切片均表明,实验组颅骨极量缺损修复优于同期对照组。在各时间点Lev-BMP2转染细胞+β-TCP组和rMSC+T-TCP组在植骨区均有新骨形成,而β-TCP组仅见边缘区成骨。结论:Lev-BMP2转染BMSCs复合β-TCP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可以修复大鼠颅骨极量骨缺损。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 实验一、大鼠骨髓问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1、实验动物
  • 2、实验试剂
  • 3、实验设备
  • 4、实验步骤
  • 5、培养结果
  • 实验二、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鉴定
  • 1、试剂
  • 2、方法
  • 3、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携带hBMP2基因的慢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
  • 实验一、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结果
  • 实验二、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钙沉积的定量检测
  • 1、测定方法
  • 2、钙的定量测定结果
  • 实验三、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的Ⅰ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分析
  • 实验试剂和材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成骨细胞—β—磷酸三钙复合体的构建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成骨细胞—β—磷酸三钙复合体修复大鼠颅骨极量骨缺损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  

    Lentivirus载体介导h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