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束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光学显微成像研究

周围神经束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光学显微成像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工农业、交通和社会建设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极高,已经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四肢任何部位的外伤、感染、压迫和缺血都可能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损伤。然而,由于识别技术上的相对落后以及医生对于神经的精细结构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在手术中诊断受损神经束的性质存在难度,患者的神经功能往往得不到有效治疗,据统计神经损伤修复后功能完全恢复者仅占10%~25%,有的病人因此造成残疾而丧失了劳动能力。目前,周围神经束性质鉴别的主要方法有:电生理、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解剖学定位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准确率过低或步骤繁琐,时间过长等问题,限制了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推广。光学成像方法由于其高空间分辨率,非接触式和非侵入性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周围神经束性质鉴别的研究,但目前仍然没有相关的研究和应用。相对于传统的鉴别方法,我们建立了无需染色标记的光学成像方法直观动态的显示神经束内的纤维分布组成以及神经损伤后形态结构的变化,这对于临床显微外科手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目前周围神经束精细结构认识的不足,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研究了Beagle犬脊神经感觉束和运动束的结构,并发现了感觉神经束内纤维并行排列,运动神经束内纤维扭缠分布的结构特点;通过不同厚度的连续切片,在人体尺神经的感觉束和运动束中观察到了神经纤维在束内穿行的变化过程;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对Beagle犬的脊神经进行连续光学切片,定量的比较了感觉束和运动束不同厚度光学切片的相似度,并且成功的对感觉束和运动束的精细结构进行了三维重建,最后在这些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周围神经感觉束和运动束的三维结构模型。(2)建立了基于微分干涉相衬成像快速鉴别周围神经束性质的方法,在感觉神经束内发现了规则分布的圆环特征,在运动神经束内发现了交错分布的条纹特征,并针对这些干涉特征进行了定量的提取和计算,结果表明与我们提出的神经束三维结构的投影特征完全一致。从临床实用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适用于微分干涉成像技术的快速制备方法,使整个鉴别过程(固定,包埋,切片,成像)的总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3)通过非线性光学成像的方法对急性分离的Beagle犬脊神经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790m的飞秒脉冲激光,可以同时记录神经束束膜的双光子激发自发荧光信号和背向二次谐波信号。在神经束横断面的研究中,证实了感觉束的筛孔状纤维排列特征和运动束的条纹分布特征并建立了适合于保存急性分离神经束生理状态的方法,这一结果将为临床上的活体实验提供指导;在对神经束束膜的纵剖面研究中,发现感觉束和运动束束膜上的胶原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而弹性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分析了胶原蛋白纤维分布的FFT频谱和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发现在胶原蛋白纤维取向,对比度,角二阶矩,相关性等纹理特征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轴向逐层深度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最大投影算法发现了感觉束束膜上的弹性蛋白分布呈现网状的特征,而运动束束膜上的弹性蛋白取向与神经束的走向平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周围神经结构及损伤修复
  • 1.2 周围神经的修复重建方法
  • 1.3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2 周围神经精细结构的共聚焦显微成像
  • 2.1 引言
  • 2.2 仪器和方法
  • 2.3 周围神经束的免疫荧光双色标记与成像
  • 2.4 周围神经束的共聚焦成像和三维重建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固定后周围神经束性质的微分干涉快速鉴别法
  • 3.1 引言
  • 3.2 微分干涉成像系统
  • 3.3 周围神经组织的快速制备
  • 3.4 周围神经束的微分干涉特征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急性分离周围神经束性质的非线性光学鉴别方法
  • 4.1 引言
  • 4.2 周围神经束的双光子自发荧光成像
  • 4.3 周围神经束的二次谐波成像
  • 4.4 周围神经自发荧光与二次谐波信号的共定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5.3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阿霉素神经束内注射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03)
    • [2].以神经束衣炎为首发表现的肺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6(03)
    • [3].神经束路示踪技术在脊髓损伤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06)
    • [4].当“真小人”真的出现[J]. 杂文选刊(下旬版) 2009(03)
    • [5].指骨末端神经束衣瘤1例[J]. 人民军医 2008(12)
    • [6].周围神经束的鉴别[J]. 河北医药 2008(07)
    • [7].阿霉素神经束内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3)
    • [8].神经束植入治疗家兔腓肠肌失神经支配的疗效评价[J]. 河北医学 2011(11)
    • [9].拉曼光谱法快速区分周围神经束性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11)
    • [10].神经束路追踪实验的优化及其在《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0)
    • [11].小切口微血管神经束切断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8(02)
    • [12].人体坐骨神经连续组织切片三维重建研究[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8(04)
    • [13].周围神经MicroCT图像中神经束区域的自动分离[J]. 应用科学学报 2019(03)
    • [14].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组织学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16)
    • [15].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影像学研究[J]. 实用医药杂志 2008(05)
    • [16].人体尺神经显微结构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09)
    • [17].周围神经虚拟三维重建中神经束功能及形态定位的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2(04)
    • [18].锁骨上静脉及神经束变异1例[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11)
    • [19].不同种属坐骨神经的结构差别[J]. 山东医药 2010(20)
    • [20].周围神经术后吻合处形态超声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0(10)
    • [21].神经束植入及甲钴胺治疗失神经骨骼肌的实验研究[J]. 海南医学 2013(14)
    • [22].小切口微血管神经束切断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31)
    • [23].短段腓总神经功能束三维重建的初步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09)
    • [24].尺神经沟扩大神经束间松解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临床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11)
    • [25].神经纤维图像分割与识别改进算法的研究[J].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 2015(01)
    • [26].运用相位差增强成像技术(一种新型脑干神经束成像技术)对正常解剖及多系统性萎缩疾病的初期经验[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1(06)
    • [27].神经束蛋白、抗神经束蛋白抗体与脱髓鞘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9(36)
    • [28].神经系统细胞谱系和神经束路示踪技术[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29].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9(02)
    • [30].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0)

    标签:;  ;  ;  

    周围神经束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光学显微成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