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研究 ——以西安市的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为案例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研究 ——以西安市的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为案例

论文摘要

近年来,内地各大城市陆续出现了外貌特征明显,民族身份特别,以偷窃为主要生存手段的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他们并非自由身,也非出于自愿偷窃,在他们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犯罪网络,他们被拐骗、劫持来到内地发达城市,受控于不同的犯罪集团,沦为幕后“老板”的“敛财工具”。随着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在内地城市的增多,流浪中儿童靠偷窃为生的行为破坏了流入地的社会治安、激起了内地居民的怨恨。文化的不同,异族间的陌生,加之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的特殊性,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的复杂,更不容被忽视。基于对此问题的认识,笔者以西安市的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深度访谈,个案采编的方式,深入解读研究对象,从分析现象入手,探讨造成儿童流浪成因,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选题缘由。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继而提出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并结合流浪儿童、违法流浪儿童概念界定了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第二章通过前期的资料搜集,后期的整理分析,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的整体状况、群体特征、家庭背景、学校教育、离家情况、街头生活、受助方式等七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立体的分析,掌握了本研究对象的基本状况,为后续流浪成因分析,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重点阐述了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区别于普通流浪儿童的特殊性,典型的外貌特征,少数民族的身份,在流浪中偷窃行为,使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的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偷窃主体未成年性及少数民族身份也使得公安部门、民政部门在处理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时缺乏有效可行的良策,这就使更多内地人误解新疆人群体,让流浪儿童问题更为突出,更加复杂,对儿童流出地流入地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危害与影响。第四章分析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流浪的成因,既有宏观层面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上存在拐卖儿童的现象,文化上不同民族习俗上的差异;也有微观层面上家庭贫困、教养不当,学校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同辈关系的影响,社区监管力度不够、以及存在于儿童自身性格、行为上的因素。第五章提出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所提出的行之有效的“预防-救助-矫治教育”三位一体的对策建议。区分潜在流浪儿童与已流浪儿童,针对前者应从预防着手,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四方一体,共同控制潜在儿童流出的可能:针对后者应从公安部门、民政部门着手、双管齐下,治标治本,先解救后救助。对于已经有流浪史的儿童针对其流浪时间及违法程度加以划分,实施分层分类的矫治教育,完成再社会化,重新回归主流社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现实需要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流浪儿童研究
  • 1.3.2 国内流浪儿童研究
  • 1.3.3 新疆流浪儿童研究
  • 1.3.4 流浪儿童越轨、违法行为的研究
  •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2章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群体状况
  • 2.1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数量与流浪地域分布
  • 2.1.1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数量
  • 2.1.2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地域分布
  • 2.2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群体特征
  • 2.2.1 流浪儿童年龄、性别和民族构成
  • 2.2.2 流浪儿童身体状况
  • 2.2.3 流浪儿童心理、行为特征
  • 2.3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家庭背景
  • 2.3.1 经济情况:"非常贫困"占绝大多数
  • 2.3.2 父母状况:多数父母关系不良或已离异
  • 2.3.3 家庭结构:近三分之二不与亲生父母共同生活
  • 2.3.4 子女状况:多子女家庭者居多
  • 2.3.5 亲子关系与抚养教育:监护缺失与粗暴管教并存
  • 2.4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学校生活
  • 2.4.1 受教育情况:普遍未完成义务教育
  • 2.4.2 学业状况:成绩不良者居多,半数有旷课经历
  • 2.5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离家情况
  • 2.5.1 流浪时间与次数
  • 2.5.2 离家原因:被诱拐、劫持者居多
  • 2.6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街头生活
  • 2.6.1 生存方式:被犯罪集团控制,以偷盗为生
  • 2.6.2 住宿场所:公共场所到处栖身
  • 2.7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受助情况
  • 2.7.1 受助方式:被动接受救助
  • 2.7.2 对救助机构的评价:毁誉参半
  • 第3章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的特殊性及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 3.1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的特殊性
  • 3.1.1 流浪儿童成为犯罪集团的"敛财工具"
  • 3.1.2 公安部门处理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时遇到的困难
  • 3.1.3 民政部门救助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时遇到的困难
  • 3.2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流浪行为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 3.2.1 对流浪儿童自身的影响
  • 3.2.2 对流出地新疆整体的影响
  • 3.2.3 对流入地各个城市的影响
  • 第4章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现象的成因分析
  • 4.1 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流浪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
  • 4.1.1 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儿童流浪的根本原因
  • 4.1.2 区域经济不平衡下的"人口流动"为拐卖儿童提供了生存空间
  • 4.1.3 异族文化的陌生与隔阂增加了治理流浪儿童问题的难度
  • 4.2 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流浪的家庭因素
  • 4.2.1 家庭贫困是造成儿童流浪的深层原因
  • 4.2.2 功能失调的"问题家庭"是儿童离家的温床
  • 4.3 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流浪的学校因素
  • 4.3.1 学校对儿童流浪行为的影响
  • 4.3.2 同辈关系的影响
  • 4.4 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流浪的社区基层工作不力的因素
  • 4.5 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流浪的个体因素
  • 4.5.1 儿童自身性格与行为上的原因
  • 4.5.2 多次流浪经历的潜在影响
  • 第5章 对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预防、救助与矫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 5.1 对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预防的对策建议
  • 5.1.1 家庭层面
  • 5.1.2 学校层面
  • 5.1.3 社区层面
  • 5.1.4 国家层面
  • 5.2 对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救助的对策建议
  • 5.2.1 公安部门:加大力度打击犯罪集团,解救被控制的流浪儿童
  • 5.2.2 民政部门:做好接收、安置、遣返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的工作
  • 5.3 对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回归教育的对策建议
  • 5.3.1 分层分类的教育模式
  • 5.3.2 教育内容灵活多样,体现实用性
  • 5.3.3 定期回访,防止重复流浪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流浪儿童的成因及法律救济问题探析[J]. 榆林科技 2013(04)
    • [2].我国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16)
    • [3].流浪儿童救助中的社会协同机制构建[J]. 理论学习 2016(01)
    • [4].社工介入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途径[J]. 社会福利 2014(11)
    • [5].为流浪儿童开“银行”[J]. 恋爱婚姻家庭(下半月) 2019(08)
    • [6].问题流浪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发展研究——基于优势视角的解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S3)
    • [7].身体社会学视角下流浪儿童问题研究[J]. 少年儿童研究 2019(09)
    • [8].流浪儿童重复流浪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 山西青年 2018(10)
    • [9].浅析我国流浪儿童问题[J]. 山西青年 2017(05)
    • [10].浅析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政策[J]. 长江丛刊 2017(06)
    • [11].“以人为本”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问题的思考[J]. 山西青年 2017(17)
    • [12].被遗忘的天使[J]. 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2017(09)
    • [13].流浪儿童行为偏差的心理机制与干预对策[J]. 大众心理学 2014(07)
    • [14].流浪儿童救助模式转型的创新路径——基于优势视角理论的探讨[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4)
    • [15].流浪儿童福利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动力因素[J]. 重庆社会科学 2013(12)
    • [16].新疆籍返乡流浪儿童教育救助缺失问题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17].流浪儿童的温馨驿站[J]. 东北之窗 2012(Z1)
    • [18].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模式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13(07)
    • [19].关于流浪儿童“自我管理”的若干思考[J].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09(00)
    • [20].让流浪儿童不再流浪[J]. 晚霞 2011(12)
    • [21].新疆流浪儿童回家进行时[J]. 新西部 2011(06)
    • [22].流浪儿童救助困境与对策[J]. 社会工作(实务版) 2011(11)
    • [23].流浪儿童,何去何从?[J]. 温州人 2011(11)
    • [24].流浪儿童救助策略研究——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5].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探析[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8(09)
    • [26].系统论视角下流浪儿童救助的社会工作介入——对流浪儿童Y的个案分析[J]. 中国民政 2016(07)
    • [27].非政府组织救助受控流浪儿童的“微模式”[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06)
    • [28].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20)
    • [29].浅析社会工作介入新疆籍流浪儿童救助与保护的意义[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5(04)
    • [30].关于新疆籍流浪儿童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J]. 青年文学家 2012(04)

    标签:;  ;  ;  ;  ;  

    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问题研究 ——以西安市的新疆少数民族流浪儿童为案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