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草原土壤健康的生物学优化监测与量化评价

典型草原土壤健康的生物学优化监测与量化评价

论文题目: 典型草原土壤健康的生物学优化监测与量化评价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态学

作者: 赵吉

导师: 杨劼

关键词: 土壤健康,生物学质量,监测指标,生态生理,量化评价,典型草原

文献来源: 内蒙古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土壤是地球上关乎生命质量的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它可以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并综合体现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间的内在平衡性。人们认识到土壤作为地球生物圈的一个关键的组成要素,不仅具有生产食物和纤维的功能,而且维持着当地、区域,乃至全球的环境质量,土壤资源的质量和健康的评估已受到普遍关注。当前,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紊乱,危及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与未来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土壤的功能性是土壤质量的核心内容。土壤健康可概括为:“土壤动态生命系统具有的维持其功能的持续能力”。土壤也是地球上动态的、有生命活力的和最复杂的自然复合体,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区系的关键功能性要素,控制着天然物质和污染物质的转化和矿化作用,驱动着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通过改变能量利用策略和调整其群落生物量、活性和结构以适应环境胁迫条件。 背景土壤或参比土壤是土壤健康对比研究中的理想途径,以中温型典型草原围栏保护20年的原生群落为健康参比,测定分析不同放牧退化程度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生物量、酶的活性等土壤生物指标。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总有机C、全N均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状况的生物学指标;土壤酶的总体活性可以用来表征土壤肥力水平。围栏封育或适度放牧有助于提高退化草原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有助于土壤微生物功能的逐步恢复。近年来人们对草场不合理的过度利用已导致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明显降低。就内蒙古草原而言,从东向西,随着降水减少或辐射增强,土壤肥力水平和微生物活性总体呈现地带性下降格局。 文中探讨了土壤健康的内涵及其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提出了新的土壤健康评价的生物学指标体系,包括:土壤生物的生物量、生物活性、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功能性四个方面。以土壤生态系统能流和碳流为线索,依照生态能量学优化原理,通过因子分析等数学方法筛选出标志土壤生物学质量的9个优化监测指标或衍生参数,这些微生物生物量水平的基本参量作为土壤健康评价的量化指标和敏感参数。其中,量值指标有:微生物生物量-C(Cbio)、基础呼吸量C(CBR)、潜

论文目录:

中英文摘要

1 引言

2 研究意义和目的

3 研究区概况和样点设置

3.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3.2 土壤采样点的设置

3.2.1 中温型典型草原区采样点

3.2.2 暖温型典型草原区采样点

4 土壤生物学研究方法

4.1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4.2 土壤样品的分析内容

4.3 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分析方法

4.3.1 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的测定方法

4.3.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4.3.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4.3.4 土壤呼吸作用的测定方法

5 土壤健康评价的生物学指标

5.1 评价指标的筛选目标和原则

5.2 土壤健康评价的生物学指标

5.2.1 土壤生物物质的“库”和“流”量值指标

5.2.2 土壤生态生理功能性的商值指标

5.2.3 评价参数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5.3 土壤健康评价的时空性

6 结果与分析

6.1 典型草原区土壤的微生物学特性

6.1.1 放牧退化演替的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

6.1.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6.2 不同类型草原的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变化

6.3 土壤健康评价的生物学指标体系

6.3.1 土壤生物学质量评价体系与监测指标

6.3.2 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的评价方法

6.4 土壤健康监测指标的优化

6.5 典型草原土壤健康评价的量值参数

6.6 典型草原土壤健康质量的分析

6.6.1 中温型典型草原不同放牧退化系列

6.6.2 暖温型典型草原的不同土地利用系列

6.7 不同生境下土壤生物学质量的比较

6.8 典型草原土壤健康状况的判别分析

6.9 典型草原土壤健康评价的最小参数集

6.10 典型草原土壤健康的标准分级草案

6.10.1 土壤健康的判别指标

6.10.2 土壤健康质量的生物学分级标准

7 讨论

7.1 土壤健康与人体健康的联系

7.2 微生物多样性指标有待采用

7.3 关于微生物商的指示性

7.4 污染土壤的生物学评价前景广阔

7.5 土壤酶的评价性

7.6 预期下一步研究工作

主要结论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指标综述

附表: 土壤肥力质量和环境质量分级标准

致谢

附图

发布时间: 2005-12-05

参考文献

  • [1].典型草原区土壤湿度的时序特征[D]. 陈有君.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
  • [2].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恢复演替研究与健康评价[D]. 单贵莲.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 [3].凋落物对典型草原植被及土壤水分的影响[D]. 王静.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
  • [4].放牧强度和草地利用方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氮矿化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 单玉梅.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
  • [5].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四种禾草植物繁殖生态学[D]. 田青松.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
  • [6].典型草原主要植物繁殖特性的研究[D]. 青秀玲.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
  • [7].不同利用方式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植被—土壤系统碳储量的影响[D]. 萨茹拉.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 [8].内蒙古典型草原几种优势植物生态适应对策研究[D]. 李金花.甘肃农业大学2002
  • [9].氮沉降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碳过程的影响[D]. 文海燕.兰州大学2013
  • [10].刈割与放牧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植被和土壤影响的研究[D]. 柳剑丽.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相关论文

  • [1].土壤生态退化与生物修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 杨万勤.西南农业大学2001
  • [2].我国南方红壤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恢复研究[D]. 龙健.浙江大学2004
  • [3].不同放牧压草原休牧后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变化的研究[D]. 刘忠宽.中国农业大学2004
  • [4].羊草草原放牧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 高安社.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
  • [5].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的分子多样性研究[D]. 张于光.湖南农业大学2005
  • [6].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净氮矿化作用[D]. 王常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
  • [7].蔬菜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D]. 雷娟利.浙江大学2006
  • [8].云南纳帕海高原湿地土壤退化过程及驱动机制[D]. 田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04
  • [9].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土壤理化特征及健康指数的研究[D]. 耿玉清.北京林业大学2006
  • [10].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D]. 韩宾.山东农业大学2007

标签:;  ;  ;  ;  ;  ;  

典型草原土壤健康的生物学优化监测与量化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