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腐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大豆根腐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论文题目: 大豆根腐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植物病理学

作者: 温广月

导师: 许艳丽

关键词: 生物防治,大豆根腐病,生防细菌,尖孢镰孢菌,作用机制

文献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大豆根腐病是一类世界性病害,对大豆危害比较严重,白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大豆根腐病的防治研究,而且取得了重大进展,化学防治在大豆根腐病的防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又有明显的不足,化学药剂给人们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和人类自身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生物防治正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比起化学防治方法来,其不污染环境、更安全,是植物病害防治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主要尝试从生物防治的角度来防治大豆根腐病,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从长期连作田种植的大豆及其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1554株,采用平板测试、温室盆栽及田间试验等方法,筛选了对大豆根腐病菌(主要是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有很好作用效果的生防细菌6株,在离体的条件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生防细菌18BR2-2和18BR9-1表现出很广的杀菌谱,对大豆根腐病菌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燕麦镰孢菌(F.avenaoeum)、茄腐镰孢菌(F.solani)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都有很好的离体拮抗作用,并且这6株生防细菌在盆栽和田间的情况下均表现出对大豆根腐病一定的防治效果。在盆栽的条件下6株防细菌都可明显的降低大豆根腐病的发病程度,尤其18BR2-2防效最高,达到了45.90%,并且理论上,生防细菌18BR2-2处理过的大豆可以推迟发病约6天;生防细菌18BR2-2表现出对大豆幼苗很好的促生作用,菌株18BR2-2可以提高大豆株高11.24%,增干重40.91%和增鲜重35.27%。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18BR2-2防效可达65.00%,而且表现出对大豆很好的促生作用,菌株18BR2-2可以增加干重26%,增加鲜重22%。 菌株18BR2-2施入土壤后可以明显地降低大豆植株根际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的数量。18BR2-2处理后的大豆根际尖孢镰孢菌的数量(除第5天)明显地低于对照;生防细菌18BR2-2可以诱导大豆幼苗某些防御酶活性的升高。18BR2-2处理大豆幼苗后,其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始终高于对照,并且经过t测验检测,处理和对照的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的均表现出显著差异性(P<0.05)。生防细菌18BR2-2可以在用尖孢镰孢菌菌丝壁作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很好的生长,可以分泌胞外蛋白酶;生防细菌18BR2-2可以分泌抑菌物质,包括蛋白类的拮抗物质,并且初步确定了18BR2-2产生抑菌粗蛋白的最适培养基是LB培养基,最适pH为6.92,接近于中性;最佳培养时间为培养69h;在500ml的三角瓶中装入182.25ml的培养基时生防细菌18BR2-2产生的粗蛋白的抑菌活性最高。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大豆根腐病及其防治

1.1.1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1.1.2 大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1.1.3 影响大豆根腐病的发病因素

1.1.4 大豆根腐病的防治

1.2 生防细菌及其作用机制

1.2.1 生防细菌的作用机制

1.2.2 防治植物病害的细菌生物农药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细菌分离材料

2.1.2 供试大豆品种

2.1.3 供试菌种

2.1.4 供试培养基

2.2 细菌的分离、纯化

2.2.1 大豆根际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2.2.2 大豆根系内生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2.3 生防细菌的筛选

2.3.1 拮抗细菌的筛选

2.3.2 拮抗细菌对大豆根腐病盆栽防治效果的测定

2.3.3 拮抗细菌对大豆盆栽促生作用及对大豆致病性的观察

2.3.4 拮抗细菌对大豆根腐病防治及促生作用田间试验

2.3.5 生防细菌18BR2-2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的持效性

2.4 生防细菌18BR2-2对F.oxysporum作用机制

2.4.1 18BR2-2与其它5株细菌分泌物对F.oxysporum的抑制作用

2.4.2 18BR2-2分泌胞外酶的测定

2.4.3 18BR2-2对大豆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2.4.4 18BR2-2对大豆根际F.oxysporum数量的影响

2.4.5 培养条件对18BR2-2分泌粗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2.5 结果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豆根际及根系内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3.2 拮抗细菌的筛选

3.2.1 拮抗细菌对大豆根腐病菌平板抑制作用

3.2.2 拮抗细菌对大豆根腐病的盆栽防治作用

3.2.3 拮抗细菌对大豆盆栽促生作用及对大豆植株致病性的观察

3.2.4 拮抗细菌对大豆根腐病的大田防治效果及对大豆的促生作用

3.2.5 18BR2-2对大豆根腐病防治的持效性

3.3 18BR2-2对F.oxysporum的作用机理

3.3.1 18BR2-2与其它5株细菌分泌物对F.oxysporum的抑菌活性的比较

3.3.2 18BR2-2胞外酶的分泌

3.3.3 18BR2-2对大豆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3.4 18BR2-2对大豆根际F.oxysporum数量的影响

3.4.5 培养条件对18BR2-2分泌粗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生防细菌的筛选方法

4.2 生防效果的不稳定性

4.3 18BR2-2对大豆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4.4 生防细菌分泌的胞外酶

4.5 生防细菌分泌的抑菌粗蛋白

5 结论

5.1 拮抗细菌的筛选

5.2 生防细菌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和对大豆的促生作用

5.3 18BR2-2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的持效性

5.4 18BR2-2对大豆根际F.oxysporum数量的影响

5.5 18BR2-2对大豆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5.6 18BR2-2分泌的胞外酶

5.7 抑菌物质的初步定性及产生条件的初步测定

参考文献

图版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31

参考文献

  • [1].用于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木霉菌的筛选及其拮抗机理研究[D]. 邵红涛.东北农业大学2004
  • [2].大豆根腐病生防镰孢菌的筛选与鉴定[D]. 张亚朵.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
  • [3].大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种类及防控技术[D]. 姜伊.黑龙江大学2014
  • [4].木霉菌对大豆根腐病菌的生防机制及其制剂的初步研究[D]. 赵永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
  • [5].大豆根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D]. 张全党.新疆农业大学2009
  • [6].大豆根腐病病原种类鉴定及分子检测技术研究[D]. 白丽艳.新疆农业大学2009
  • [7].人参病害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防病作用研究[D]. 孙卓.吉林农业大学2014
  • [8].大豆尖镰孢根腐病拮抗菌X2生防菌剂的研制与应用[D]. 黄铭慧.东北农业大学2017
  • [9].生防细菌的分离、筛选及生防潜能评估[D]. 王梅菊.华中农业大学2018
  • [10].两株生防细菌的鉴定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 胡凌志.山东农业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营养及培养条件对大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及其产毒的作用[D]. 马立功.东北农业大学2008
  • [2].棉花生防芽孢杆菌A57、A178的抑菌机理、拮抗活性物质及防病、促生作用[D]. 陈莉.新疆农业大学2007
  • [3].四种生物制剂对大豆根腐病防效及抗病生理基础研究[D]. 王士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
  • [4].施肥及环境因子对大豆根腐病菌及主要微生物的作用[D]. 纪武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
  • [5].草莓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曹奎荣.甘肃农业大学2006
  • [6].新疆大豆根腐病病原菌鉴定与防治[D]. 王华.石河子大学2007
  • [7].广谱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抗菌物质的分离[D]. 王亚丽.兰州大学2006
  • [8].大豆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毒素及其对大豆根部致病作用的研究[D]. 台莲梅.东北农业大学2003
  • [9].黄瓜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D]. 王惠哲.河北农业大学2003
  • [10].用于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木霉菌的筛选及其拮抗机理研究[D]. 邵红涛.东北农业大学2004

标签:;  ;  ;  ;  ;  

大豆根腐病生防细菌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