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书》与中朝日民间故事比较故事

《五卷书》与中朝日民间故事比较故事

论文摘要

《Pancatantra》在中国被译为《五卷书》,是印度古代的一部梵文童话、寓言集。这部寓言集是一个叫毗湿奴舍哩曼的婆罗门应国王之命,为了教育好三个王子以寓言的形式而编纂的,其内容包括君臣关系、统治、外交等,分为《朋友的分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战争与和平等六种策略》、《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及《不思而行》等五卷,每卷包括若干篇,由七十八篇故事组成。《Pancatantra》是印度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印度影响很大。《Pancatantra》的故事被译成的语种之多仅次于《圣经》,传遍世界各地,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童话和寓言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ancatantra》传到了欧洲和阿拉国家,如德国的格林兄弟的童话和法国拉·封丹寓言也吸取了《Pancatantra》里的一些故事;《Pancatantra》的故事在东方也广泛流传,对中国、朝鲜和日本文学产生深刻影响。本论文采用比较文学中的跨学科研究、影响研究、实证研究、比较故事等方法,比较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中国、朝鲜、日本民间故事与《Pancatantra》所载故事的关联。主要是从《Pancatantra》中找出“婆罗门的梦”等9个故事,在中国找出《预祝》等8个故事、在朝鲜找出《卖瓮的人》等6个故事、在日本找出《做富翁的打算》等5个故事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来探明中朝日古代民间故事如何受印度《Pancatantra》故事的影响,从而揭示印中朝日各国古代文学的关联。通过比较得出《Pancatantra》的故事传播到中国、朝鲜、日本,逐渐与本土文化融合,最终成为中朝日各国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冲突、接受、融合、传承和变异的过程,是文化交流的必然现象。《Pancatantra》故事的传播也呈现出这种趋势。通过《Pancatantra》故事与中朝日民间故事加以比较,无论从探索印度与东亚文化交流的历史,正确认识民间文学的发展、演变规律,还是揭示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来说,都富有积极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五卷书》与中朝日民间故事比较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