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腰围高于正常者血脂情况分析

100例腰围高于正常者血脂情况分析

唐金华

(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12)

【摘要】目的:观察腰围高于正常者血脂情况。方法:将100例体检腰围大于正常者血脂情况与腰围在正常范围血脂情况分析比较。结果:腰围高于正常者血脂增高发生率为52.5%,腰围在正常范围血脂增高发生率为25.6%,二者有显著差异。腰围大于正常者血脂发生率高。结论:应注意控制腰围以减少高血脂的发生率。

【关键词】体检;腰围;血脂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324-02

Waistcircumferenceof100caseswerehigherthannormalbloodlipidanalysis

TangJinhua.SaihongqiaocommunityhealthcentreNanjing21001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waistcircumferencethannormalbloodlipidsituation.Methods100casesofphysicalwaistcircumferencegreaterthannormalbloodlipidinwaistcircumferenceandbloodlipidsinthenormalscopeofthesituationanalysisandcomparison.ResultsHigherthannormalbloodlipidwaistcircumferenceincreasedratewas52.5percent,waistcircumferenceincreasedbloodlipidsinthenormalrangefortherateof25.6percent,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Waistcircumferencegreaterthannormalincidenceofhighbloodlipids.ConclusionThecontrolshouldpayattentiontothewaistinordertoreducetheincidenceofbloodlipids.

【Keywords】Medical;Waist;Lipids

为了解腰围高于正常者高血脂发生情况,2007年5月,对某小区511人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所管街道511人35岁~70岁之间的居民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99人(36.9%),女312人(63.1%)。

1.2方法与标准

根据WHO推荐的测量方法:被测者站立位,两脚分开25~30cm,体重均匀分配,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测量者做在被测者一旁,将软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cm,对其中随机抽取100人,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对中国成人来说,男性腰围大于85cm,女性大于80cm为腹部脂肪蓄积的诊断界值。此次抽取其中男性腰围大于85cm者54人,女性腰围大于80cm者46人,男性腰围小于85cm者40人,女性腰围小于80cm者60人。测血脂用空腹血浆,统一测定方法,统一时间,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总胆固醇≥6.22mmol/L,甘油三酯≥2.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4.14mmol/L。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两组血脂情况比较见附表。由附表可见,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杀手。由于心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较高的治疗费用等特点,因心血管病致贫和返贫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已十分普遍,而在城镇也成为社会医疗保障的一大负担,严重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肥胖的原因主要与生活方式有关: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少,缺乏体力活动,工作和生活当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节省体力的设备。检测肥胖的指标即用身体外表特征测量值来间接反映体内的脂肪含量和分布,通常有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但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腰臀比能做到个体化,但测量不便而难以准确。并且,对女性而言,用腰臀比来衡量肥胖可能就不比男性准确。体重指数无法区分肌肉型肥胖或脂肪型肥胖,且不能反映身高的影响。因此测量腰围比较简单可靠,用腰围预测肥胖更简单可靠。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其主要表现和主要的诊断条件是肥胖,将腹部肥胖作为诊断的基础备条件中心性肥胖者,其体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或造成已形成的动脉粥样斑块易于破裂甚至阻塞血管的相关危险因。70%的中心性肥胖患者在治疗后重获正常腰围。合并脂肪肝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转氨酶下降,92.3%的患者经CT扫描证实肝脏脂肪浸润恢复。王文健教授说,腰围增粗不是“富态”而是“病态”,凸起的将军肚不是在“发福”而是在“发炎”。相比于体重超标的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者的心血管病风险更大。高质血症即由于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或两者兼有(混合型高质血症)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尤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高脂血症与肥胖共同的病因都与摄入过多的总热量,高脂饮食有关。肥胖导致血脂紊乱的机理主要与胰岛素抵抗,特别是肝脏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肥胖个体在发生胰岛素抵抗时,腹内代谢活跃的脂肪分解增多,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人肝脏的游离脂肪酸也增多,从而刺激肝脏合成和释放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同时,胰岛素抗还可以引起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下降,极低密度脂蛋白代谢减慢,导致其血浆水平升高,表为TG,LDL-C和TC升高、HDL-C降低。血脂增高目前临床主要指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增高,我国CHO>5.72mmol/L,TG>1.70mmol/L,LDL>3.64mmol/L(内科学第六版)。而血脂紊乱可在相当长时间无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有两方面,即脂质在真皮内沉积引起黄色瘤以即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控制腰围增大即防止腹部脂肪蓄积能降低高脂血症并能早期防止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发生。肥胖与高血脂症都可通过控制饮食,限制能量的摄入量,使总热量低于消耗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足够的新鲜素菜,能有效地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另外,体育锻炼应与合理饮食同时配合,并长期坚持,参与有氧运动,减少静坐时间。减肥药,降血脂药是饮食、运动的辅助手段。另外,戒烟、戒酒,普及健康知识能有效地减少肥胖与高血脂的发生。通过测量腰围来发现腹型肥胖的方法早期发现高血脂确实是一种简单易便的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译昊,陆泽元,体重指数和腰围预测血脂变化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06,24(3):24.

[2]内科学/陆再英,钟南山等主编,—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标签:;  ;  ;  

100例腰围高于正常者血脂情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