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Fas基因多态性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研究及基因检测试剂盒的初步构建

p53、Fas基因多态性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研究及基因检测试剂盒的初步构建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瘢痕疙瘩是一种创伤异常愈合过程的结果,表现为瘢痕组织过度增生,超出原伤口界限并向局部正常组织浸润生长,单纯切除后容易复发。由于瘢痕疙瘩具有独特的生长特性及临床表现,因此可视为一种创伤愈合后形成的良性肿瘤。现已证明成纤维细胞是瘢痕疙瘩形成的功能性细胞,其增殖-凋亡调控的失衡是导致瘢痕疙瘩不断增生而且难以退化的细胞学基础。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维持组织自稳的主要调节机制,凋亡失衡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细胞克隆性扩增及肿瘤生长是凋亡与增殖之间失去动态平衡的结果。凋亡减少一方面使已有基因异常改变的细胞逃避凋亡,另一方面使细胞因生存期延长而过度积累,增加了不稳定基因发生遗传学改变的机率,这是肿瘤形成及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对凋亡途径和调控机制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多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p53、Fas基因即是目前较为关注的与凋亡相关的基因之一。 p53基因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短臂13(17P13.1)约20Kb的区域上,编码一种分子量53kd的磷酸蛋白。p53蛋白是一个多功能的转录因子,具有肿瘤抑制功能,在细胞周期的调控、维持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诱导细胞分化和促使DNA损伤细胞修复及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53基因和细胞凋亡有密切的关系。 Fas基因组DNA位于染色体10q24上,是全长36Kb的单拷贝基因,编码335个氨基酸,其全称是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又称CD95/APO-1,属于NGF/TNF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p53、Fas基因中多态位点的检测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结论
  • 第三章 p53第72密码子、Fas-670基因多态性与瘢痕疙瘩关系研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初步构建判断瘢痕疙瘩高危个体的p53基因检测试剂盒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附录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符号表
  • 第七章 成果
  • 第八章 致谢
  • 第一军医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Fas受体、可溶性Fas受体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20(01)
    • [2].论轨道交通FAS系统人机界面的标准化[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12)
    • [3].赤点石斑鱼FA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5)
    • [4].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单个核细胞Fas的表达及意义[J]. 检验医学 2015(05)
    • [5].Fas受体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3(06)
    • [6].Fas及其配体FasL等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参与葡萄膜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03)
    • [7].尿可溶性Fa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癌中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05)
    • [8].不同病理类型肾综患者尿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Fas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11)
    • [9].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血清可溶性Fas系统的变化[J]. 医学综述 2013(20)
    • [1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as、FasL和Ki-67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17)
    • [11].Fas在精子发生阻滞不育患者睾丸的表达[J]. 河北医药 2011(11)
    • [12].新疆卡拉库尔羊Fas基因的克隆及核苷酸序列分析[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1(02)
    • [13].FAS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1(05)
    • [14].FAS蛋白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11)
    • [15].可溶性Fas与恶性黑色素瘤[J]. 现代肿瘤医学 2009(04)
    • [16].银屑病中Fas、FasL和穿孔素的检测[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9(03)
    • [17].生物Fas和Bcl-2在胸腺瘤患者瘤组织表达中与并发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09(06)
    • [18].母胎界面Fas及其配体FasL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35)
    • [19].Fas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03)
    • [20].卡维地洛对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血清可溶性Fas的影响[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06)
    • [21].尿中可溶性Fas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07)
    • [22].胃癌组织中Fas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1(10)
    • [23].Fas、FasL在卵巢黏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齐鲁护理杂志 2010(22)
    • [24].Fas和FasL在乳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35)
    • [25].葡萄糖酸镁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和Fas及FasL的影响[J]. 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8(03)
    • [26].青蒿琥酯对哮喘小鼠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和Fas、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27].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管理与维护[J]. 消防界(电子版) 2019(02)
    • [28].六子孝亲汤联合西药口服序贯对急性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bcl-2、fas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世界复合医学 2016(04)
    • [29].FAS与综合监控接口及综合联调探究[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5(01)
    • [30].Fas、FasL因子对慢性胃炎影响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 2014(07)

    标签:;  ;  ;  

    p53、Fas基因多态性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研究及基因检测试剂盒的初步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