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沃克的创作艺术看她的黑人女性意识

从沃克的创作艺术看她的黑人女性意识

论文摘要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其作品以鲜明且强烈的黑人女性意识而颇具影响。“妇女主义”的提出标志着沃克黑人女性意识的成熟。这种意识一方面体现在作品的创作思想中,另一方面体现在作品的创作艺术中,沃克文学创作的特征就在于她致力于表达的黑人女性意识和与此相关的文学表达方式。本论文主要研究这种意识在她作品创作艺术中的体现。基于这一研究角度,笔者首先将沃克的黑人女性意识总结成七点,然后从叙事技巧和语言策略两方面对她在不同阶段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进行分析,结合女性主义叙事学、结构主义叙事学和黑人传统文学的创作手法,来探讨沃克如何通过对创作手法的选择来体现她的黑人女性意识。随着沃克黑人女性意识的逐渐成熟与完善,她在作品中不断探索并尝试新的创作技巧,同时,她的创作始终植根于美国黑人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因此,她的作品体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沃克凭借其作品独特的思想意蕴和艺术风格成为当代美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沃克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对沃克创作艺术和黑人女性意识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沃克的黑人女性意识
  • 第一节 沃克黑人女性意识的形成
  • 第二节 沃克黑人女性意识的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叙事技巧与沃克的黑人女性意识
  • 第一节 故事层面与沃克的黑人女性意识
  • 一、情节的设置
  • (一) 姐妹情谊的重要作用:实现妇女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手段
  • (二) 对基督教的反叛:对西方白人中心文化的批判和颠覆
  • (三) 黑人男女从对峙走向共存:对整个黑人民族发展的关注
  • 二、人物的安排
  • (一) 黑人女性的觉醒与成长:对黑人女性成长的关注
  • (二) 黑人男性的转变与回归:对黑人男性转变的信心
  • 第二节 叙述声音与作品叙事权威的建构
  • 一、《梅丽迪安》:作者型叙述声音建构作品叙事权威
  • 二、《紫颜色》:个人型叙述声音建构作品叙事权威
  • 三、《父亲的微笑之光》:并用三种叙述声音建构作品叙事权威
  • 第三节 叙事结构与黑人文化价值的弘扬和作品颠覆性主题的深化
  • 一、“百衲被”式结构在三部作品中的体现:对黑人文化价值的弘扬
  • 二、《梅丽迪安》:颠覆传统的线性叙事深化主题
  • 三、《紫颜色》:变换传统书信体文本并运用“复调”技巧深化主题
  • 四、《父亲的微笑之光》:结合“复调小说”和“元小说”特点深化主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言策略与沃克的黑人女性意识
  • 第一节 黑人方言土语:对黑人文化价值及黑人民族意识的弘扬
  • 第二节 象征手法:对黑人文化传统及其内涵的重视
  • 一、颜色
  • 二、百衲被
  • 三、音乐
  • 第三节 自由间接引语:对黑人女性自身成长及获得话语权威的关注
  • 第四节 名字策略:对父权文化的颠覆及对黑人女性形象的重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同名人》中黑人女性角色的“他者”地位[J]. 现代交际 2020(01)
    • [2].女性的压迫与反抗:《毁灭》中黑人女性的属下地位解读[J]. 品位经典 2020(07)
    • [3].改善孕育希望——论特瑞·麦克米兰《力不从心》中的当代黑人女性生活[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01)
    • [4].从无名到具名——《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规训反抗和身份建构[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04)
    • [5].黑人女性精神成长之路——电影《相助》主题解读[J]. 电影评介 2016(13)
    • [6].浅论奈拉·拉森作品中黑人女性身份的逾越[J]. 北方文学 2019(35)
    • [7].“姐妹情谊”在黑人女性文学中的发展[J]. 青年文学家 2019(36)
    • [8].从女性主义视角下看《阳光下的葡萄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J]. 山西青年 2020(03)
    • [9].论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女性问题[J]. 青年文学家 2016(36)
    • [10].解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形象[J]. 唐山文学 2016(11)
    • [11].浅析《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憎恨意识[J]. 艺术品鉴 2017(02)
    • [12].论爱丽丝·沃克尔《紫颜色》里黑人女性的觉醒[J]. 山西青年 2017(12)
    • [13].《紫色》中黑人女性的形象探析[J]. 青春岁月 2017(09)
    • [14].论艾丽斯·沃克小说《紫色》中的黑人女性意识[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6(20)
    • [15].探析《野草在歌唱》中“女性他者”世界[J]. 北方文学 2017(06)
    • [16].《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女性创伤[J]. 青年文学家 2017(18)
    • [17].试析电影《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7(20)
    • [18].《紫色》中西丽的创伤与复原[J]. 北方文学 2017(23)
    • [19].《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探析[J]. 报刊荟萃 2017(04)
    • [20].艾丽丝·沃克的黑人女性意识解读[J]. 芒种 2015(14)
    • [21].《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同性关系[J]. 青年文学家 2015(27)
    • [22].艾丽斯·沃克《日用家当》中黑人女性性格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01)
    • [23].论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女性形象[J]. 芒种 2014(13)
    • [24].黑人女性小说中的文化身份问题研究[J]. 语文建设 2013(33)
    • [25].《最蓝的眼睛》中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15)
    • [26].浅析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的转变[J]. 长城 2009(10)
    • [27].试论男权意识下的黑人女性文学——赫斯顿与《他们眼望上苍》评析[J]. 作家 2011(06)
    • [28].《柠檬特调》:黑人女性传统的再现[J]. 大众文艺 2020(19)
    • [29].论《阳光下的葡萄干》中黑人女性形象[J]. 品位经典 2018(05)
    • [30].我们要革命——黑人女性先锋艺术家展[J]. 世界文化 2018(03)

    标签:;  ;  ;  ;  

    从沃克的创作艺术看她的黑人女性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