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水蜜桃低温耐贮性和抗冷害保鲜技术研究

枇杷、水蜜桃低温耐贮性和抗冷害保鲜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枇杷和水蜜桃是浙江省重要特色水果,近年种植增长较快,成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全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枇杷和水蜜桃果实含水量高,皮薄质软易伤,且在高温高湿季节上市,极易腐烂;低温贮藏又易发生冷害,造成木质化和软褐,保鲜难度大,当前又缺乏有效实用的贮运保鲜技术,严重制约了产业的持续发展。鉴于此,我们研究了不同枇杷品种的冷害发生、低温耐贮性和抗冷害贮藏保鲜技术以及不同成熟度水蜜桃的冷害发生、低温耐贮性和抗冷害贮藏保鲜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枇杷品种果实的低温耐贮特性和品质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红肉类品种‘大红袍’、‘夹脚’和‘大叶杨墩’枇杷果实在0~1℃下贮藏过程中硬度上升较快、出汁率降低明显、木质素积累较多,冷害症状明显;相比而言,白肉类品种‘白沙’枇杷硬度增加和出汁率下降要小得多,木质素的积累也最少,冷害症状较轻;红肉类枇杷果实冷害的发生与木质化合成酶PPO、POD和PAL活性的增加密切相关;‘白沙’枇杷虽在0~1℃下不易产生冷害,但贮藏50天(d)后,果实腐烂率高,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快,贮藏效果差;‘大红袍’枇杷腐烂轻,但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实冷害症状明显,同时酸度下降,糖酸比失调,也不宜长久贮藏;‘大叶杨墩’枇杷在贮藏50 d后,糖酸比较为适宜,口感好,同时冷害症状也较轻,耐贮性好。2. N2预处理、减压贮藏和MAP等保鲜新技术可较好的抑制枇杷果实冷害的发生,具体为:(1)N2处理8小时(h)抑制了枇杷0~1℃下的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抑制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的幅度。同时与未经N2处理的果实相比,N2处理后POD和PAL活性在整个贮藏期间增加缓慢,表明N2处理减轻枇杷果实的冷害与组织的POD和PAL活性的增加和木质化合成有关。(2)减压贮藏抑制枇杷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降低果肉硬度增加幅度,减轻腐烂,明显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抑制了枇杷果实整个贮藏过程中POD和PAL等木质素合成关键酶活性增加幅度,降低了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减轻了枇杷果实冷害的程度,保持果实较好的品质和质地。(3)MAP可维持冷藏枇杷相对稳定的O2和CO2的气体浓度,有效地降低枇杷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度,延缓维生素C和总酸的消耗,减少硬度的增加,降低腐烂率,抑制木质化相关酶活性,减少木质素的增加,减轻冷藏枇杷木质化。3. 7~8和9成熟2种不同采收成熟度的‘湖景蜜露’水蜜桃低温贮藏效果差异较大:7~8成熟的水蜜桃在(1±1)℃条件下腐烂率较轻,但表现出硬度增加,质地发脆,出汁率下降等冷害现象,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也出现明显的下降;褐变指数不断增加;9成熟的水蜜桃贮藏期间果实硬度下降缓慢,出汁率平稳增加,褐变程度较轻,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保持较高水平,呼吸高峰较平稳,同时果实的品质和风味较好,商品价值较高,比7~8成熟的水蜜桃果实具有较好的抗冷性。因此,南方软质水蜜桃低温贮藏时应以9成熟采收为宜。4. NO、减压处理、MAP结合1-MCP处理可提高水蜜桃冷藏效果。具体为:(1)NO处理维持了水蜜桃较高的糖酸比,抑制了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硬度的下降,保持了水蜜桃较好的风味,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降低了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幅度,抑制了MDA含量的积累,相对保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了贮藏期间PPO和POD活性的上升趋势,抑制果实褐变,具有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2)减压贮藏可明显延长水蜜桃的贮藏时间,降低呼吸强度,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品质、硬度和水分。水蜜桃贮藏较佳的减压压力是50~60 kPa。(3)MAP结合1-MCP保鲜技术处理降低了水蜜桃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并推迟呼吸峰的出现时间,显著抑制了水蜜桃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的下降;同时,降低了PE、PL和PG等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的增加幅度,抑制了PPO和POD活性的增加,减轻了果实的褐变,保持水蜜桃中SOD和CAT较高的活性,减少组织内自由基的积累,延缓水蜜桃果实的衰老进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表格索引
  • 图形索引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果蔬贮藏过程的冷害现象及其机理
  • 1.1 果蔬冷害表现的主要症状
  • 1.2 果蔬冷害发生影响因素
  • 1.2.1 内在因素
  • 1.2.2 外在因素
  • 1.3 果蔬冷害发生机理
  • 1.3.1 冷害对果蔬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 1.3.2 冷害对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 1.3.3 冷害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 2 枇杷、水蜜桃采后生理及贮藏特性
  • 2.1 两种不同果品材料的选择
  • 2.2 枇杷采后生理及贮藏特性
  • 2.2.1 枇杷的采后生理
  • 2.2.2 枇杷的贮藏特性
  • 2.3 水蜜桃采后生理及贮藏特性
  • 2.3.1 水蜜桃采后生理
  • 2.3.2 水蜜桃贮藏特性
  • 3 采后果实冷害的主要调控途径
  • 3.1 温度调控
  • 3.1.1 热处理
  • 3.1.2 冷锻炼
  • 3.1.3 变温处理
  • 3.1.4 间歇升温
  • 3.2 气调贮藏
  • 3.3 植物生长物质处理
  • 3.3.1 PAs
  • 3.3.2 1-MCP
  • 3.3.3 SA
  • 3.4 结语
  • 4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4.1 选题意义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品种枇杷果实冷害发生和低温耐贮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材料处理方法
  • 1.3 果实硬度和出汁率的测定
  • 1.4 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TA)和维生素C(Vc)含量的测定
  • 1.5 果实腐烂率的测定
  • 1.6 果实呼吸强度的测定
  • 1.7 果实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1.8 果实POD、PPO和PAL活性的测定
  • 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枇杷低温冷藏期间冷害的症状与质地变化
  • 2.2 不同品种枇杷低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腐烂率的变化
  • 2.3 不同品种枇杷低温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
  • 2.4 不同品种枇杷低温贮藏期间木质素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枇杷果实抗冷害保鲜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2预处理'>1.2 N2预处理
  • 1.3 减压贮藏
  • 1.4 MAP
  • 1.5 果实主要品质指标和腐烂率的测定
  • 1.6 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的测定
  • 1.7 果实木质素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预处理对枇杷贮藏期间冷害发生的调控'>2.1 N2预处理对枇杷贮藏期间冷害发生的调控
  • 2预处理时间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贮藏效果的影响'>2.1.1 不同N2预处理时间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贮藏效果的影响
  • 2预处理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冷害的症状与质地变化的影响'>2.1.2 N2预处理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冷害的症状与质地变化的影响
  • 2预处理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的影响'>2.1.3 N2预处理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的影响
  • 2预处理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2.1.4 N2预处理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 2预处理对枇杷低温贮藏木质素含量、POD和PAL酶活性影响'>2.1.5 N2预处理对枇杷低温贮藏木质素含量、POD和PAL酶活性影响
  • 2.2 减压贮藏对枇杷低温冷害的影响
  • 2.2.1 不同分压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贮藏效果的影响
  • 2.2.2 减压贮藏对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冷害的症状与质地变化的影响
  • 2.2.3 减压贮藏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的影响
  • 2.2.4 减压贮藏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 2.2.5 减压贮藏对枇杷低温贮藏期间木质素含量和木质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 MAP对枇杷冷害发生的调控
  • 2.3.1 枇杷MAP保鲜膜的研究
  • 2.3.2 MAP对枇杷冷害发生的调控
  • 3 讨论
  • 2预处理对枇杷贮藏期间冷害发生的调控作用'>3.1 N2预处理对枇杷贮藏期间冷害发生的调控作用
  • 3.2 减压贮藏对枇杷低温冷害发生的影响
  • 3.3 MAP对枇杷冷害发生的调控作用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成熟度水蜜桃冷害发生和低温耐贮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材料处理方法
  • 1.3 果实硬度和出汁率的测定
  • 1.4 细胞膜渗透率测定
  • 1.5 褐变指数的测定
  • 1.6 果实TSS、TA和Vc含量的测定
  • 1.7 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
  • 1.8 果实SOD、CAT、POD和PPO活性的测定
  • 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成熟度水蜜桃低温冷藏期间冷害的症状与质地变化
  • 2.2 不同成熟度水蜜桃低温冷藏期间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
  • 2.3 不同成熟度水蜜桃低温冷藏期间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变化
  • 2.4 不同成熟度水蜜桃低温冷藏期间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
  • 2.5 不同成熟度水蜜桃低温贮藏期间与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2.6 不同成熟度水蜜桃果肉色泽的变化和PPO活性的变化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水蜜桃果实的抗冷害保鲜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NO处理
  • 1.3 减压贮藏实验
  • 1.4 MAP结合1-MCP保鲜技术
  • 1.4.1 MAP保鲜膜研发
  • 1.4.2 MAP结合1-MCP保鲜处理设计
  • 1.5 果实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的测定
  • 1.6 果实褐变指数的测定
  • 1.7 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测定
  • 1.8 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的测定
  • 1.9 果实SOD、CAT、POD和PPO活性的测定
  • 1.10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O在水蜜桃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 2.1.1 NO熏蒸对水蜜桃贮藏期间贮藏品质的影响
  • 2.1.2 NO熏蒸对水蜜桃果实褐变的影响
  • 2.1.3 NO熏蒸对水蜜桃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速率的影响
  • 2.1.4 NO熏蒸对水蜜桃果实膜完整性的影响
  • 2.1.5 NO熏蒸对水蜜桃果肉PPO和POD活性的影响
  • 2.2 水蜜桃减压贮藏保鲜研究
  • 2.2.1 水蜜桃减压贮藏的效果观察
  • 2.2.2 减压处理对水蜜桃果实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 2.2.3 减压贮藏对水蜜桃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 2.3 MAP结合1-MCP处理保鲜水蜜桃的效果
  • 2.3.1 水蜜桃MAP保鲜膜的研究
  • 2.3.2 MAP结合1-MCP保鲜技术对水蜜桃冷害发生的调控
  • 3 讨论
  • 3.1 NO对水蜜桃冷害发生的影响
  • 3.2 减压贮藏对水蜜桃冷害发生的调控作用
  • 3.3 MAP结合1-MCP处理保鲜水蜜桃的效果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枇杷、水蜜桃低温耐贮性和抗冷害保鲜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